APP下载

宁夏海原县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

2016-07-27陈学明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旱作高标准

陈学明

摘要:旱作基本农田建设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途径。海原县大力实施旱作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涉及发改、水务、国土、扶贫、农发等多个部门,由于各行业执行技术标准不统一,造成工程质量良莠不齐,制定一个旱作农田建设管理办法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区,多年平均降雨量391mm,水资源总量为6830万m3,人均占有水量145m3,耕地亩均水量27m3,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4和1/51。干旱少雨,是制约全县农业和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截止2013年底,全县耕地面积250万亩,其中水浇地39.5万亩,旱地210.5万亩。

旱地中,旱平地(小于2°)21.9万亩,2°-15°坡耕地123.8万亩,15°-25°坡耕地7.4万亩,旱作基本农田57.6万亩(其中:梯田46.8万亩,沟坝地8.9万亩,压砂地1.9万亩)。

目前中国还没有专门的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依据国土资源部2012年6月发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和农业部2012年3月发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NY/T2048—2012)和2012年6月发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导则》以及2007年11月发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压砂地建设技术规范》(DB64/T501—2007)、《宁夏回族自治区梯田建设技术规范》(DB64/T001—2009),现提出我县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技术要求和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初步意见。

1 分区布局

按照地形和降雨特点,可将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为三个区,即重点区域,限制区域和禁止区域。区域划分依据是降雨量、地形面貌、地理位置,开发条件。

重点区域:指多年平均降雨量350mm以上,区域内土地集中连片,5°-15°以下坡地,占总耕地面积60%以上的地区。这包括我县的大部分地区。

限制区域:指多年平均降雨量300-350mm,区域土地相对丰富,5°-15°坡地,总耕地面积40%以上的地区。

禁止区域:指地面坡度大于15°,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区,规划为开发地区。

2 技术要求

旱作高标准农田是指在无灌溉条件下,通过土地整治等工程措施,形成的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耕作层深厚、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田、路、林等配套,能够满足农作物栽培、机械化作业等现代化生产要求,达到持续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和安全环保的农田。

3 对发展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初步意见

3.1 科学规划

充分应用卫星遥感影像、土地调查、农用地等级划分、测土配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等现有的基础数据,对全县现有的131万亩山坡地进行祥细调查,查清2°-15°坡地面积、分布。聘请专业设计单位与县农口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对发展旱作基本农田进行研究,制定适合我县的旱作农田技术标准,编制全县旱作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分区、分片进行,拿出设计方案。做到高标准规划,高标准设计,明确建设地点、建设范围、建设规模、建设时序。规划设计确定后,一定三年、五年不变,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3.2 项目整合

发改、国土、水务、扶贫、农发等部门要相互沟通,密切配合,信息互通共享。依据全县旱作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制定本部门年度建设计划,统一规划,分片分区集中实施,有序推进。项目每年要向1-2个乡镇集中,整村整乡推进,一片一片解决问题,完成一片,销号一片。按照项目规模和资金来源,每个项目区由一个部门为牵头单位,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捆绑项目和资金,统筹集中使用,既要避免重复投资,又要避免分散使用,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3 注重质量

工程质量永远是工程建设的生命,对旱作基本农田建设中的田、路、林等措施都要高标准、严要求。针对不同的项目来源和资金来源,在建设标准上要统一要求,就高不就低。

3.4 加大投入

各部门批复的旱作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都需要县级和群众投入,县财政要将县级配套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弥补有的项目国补资金不足的问题,为统一项目建设标准创造条件。同时,建立健全旱作基本农田建设群众投入机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群众投资出劳,参与项目建设。对于出资确实困难的,可用以劳代投的形式进行。

3.5 加强建后运行管理

旱作基本农田建成后不能简单移交了事,还要“扶上马,送一程”。

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管理、专业管护人员管理的管护体系。

在最初3年,土壤肥力低下,粮食产量低,高标准农田应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和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使耕作层土壤养分常规指标应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有机质提升主要包括秸秆还田、绿肥翻压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对土壤中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有机质含量、土壤酸化和盐碱等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施肥配方。应连续实施土壤培肥5年以上。

对旱作基本农田区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在促进粮食增产、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前提下,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充分发挥旱作基本农田的效益。

猜你喜欢

旱作高标准
建设高标准农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022年我省将建成5000万亩高标准农田
山西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复工
山西省举办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典型创建推进培训班
陕西神木县旱作红小豆栽培技术
高标准要求未尝不可
咸阳市旱作春玉米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高标准粮田“高”在哪
旱作对水稻的生理生态效应
旱作滴灌铺膜播种农机化技术集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