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救火”支书保“太平”

2016-07-27

党的生活 2016年5期
关键词:乡党委救火书记

□孙 滨 张 伟 本刊记者/杨 雪



“救火”支书保“太平”

□孙滨张伟本刊记者/杨雪

人物小传:

郭云峰,桦南县大八浪乡北太平村党支部书记,2016年2月,被授予全省农村“百名好支书”荣誉称号。

1998年,大八浪乡西太平村领导班子因为经济问题集体下台,西太平村不“太平”了——村民三天两头到乡政府闹事,派去的村党支部书记没干几天就撂了挑子,选人成了难题。

大八浪乡党委就此召开专门会议。会上,好几个人都提到了乡交管所主任郭云峰,说他当过村支书,有经验、有魄力。会后,乡党委领导找郭云峰谈话:“西太平村现在很不稳定,组织上想派你下去救急,你考虑考虑?”

郭云峰知道西太平村是块烫手山芋。当晚回到家,他辗转反侧了一宿。第二天,郭云峰背着行李去了西太平村。

在郭云峰走进村里的那一刻,他还没有意识到,这只是他作为“急先锋”“救火”生涯的开始。

“救乱火”:稳定民心保和谐

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郭云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挨家挨户调查摸底,并根据村民们的意见,组建了新“两委”班子。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

然而,西太平村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村里每次开会,总有几个大户来闹场子。不管郭云峰说啥,他们都在下面起哄。看到这种情况,村民都在私下里议论:“看这架势,新书记也干不长。”

他们这样闹腾图的是啥呢?郭云峰主动找这几个大户谈心。有一个姓刘的大户,离老远看见郭云峰来了,赶紧关上大门,任郭云峰怎么敲都不开门。郭云峰的拧劲儿也上来了,小马扎一坐,就在他家门外“蹲守”。到了晌午,老刘的媳妇出来倒水,尴尬地瞅着郭云峰说:“郭书记,你不回家吃饭啊?”

“吃了一盘子闭门羹,现在饱饱的呢!”郭云峰摸着肚子打趣说。

老刘在屋里听见这话,面儿上挂不住了,喊道:“孩儿他妈,让郭书记进屋吃饭。”

郭云峰与老刘边吃边聊,终于摸到了他的心结所在——因为村上的“老三位”被抓,村里的6万块钱资产被冻结了,而这笔钱都是从村民手里借的,其中也有老刘家的。他怕这笔钱黄了,所以心里有气……

“我一定帮村里要回这笔钱!”郭云峰把筷子往桌上重重一撂。

经过郭云峰反复做工作,这笔钱最终回到了村里。拿到钱的那天,村民们都笑了,郭云峰咧嘴一乐,满嘴的火泡生疼。从那以后,村民对村干部开始信服了,散乱的人心逐渐捋齐了。

2004年9月,接班人张书任成功当选村党支部书记,郭云峰终于可以安心离开西太平村了。在村口,村民齐齐地为他送行。他挥挥手,不知不觉泪水泛上眼角。

“救穷火”:致富村民保安康

2001年年初,桦南县实施合乡并村,北太平村变成了三村合并的中心村。村子并大的同时,外债也并多了,加起来高达160万元。北太平村的村民到处上访告状,老党支部书记迫于压力辞职,北太平村成了一盘散沙。

谁能聚沙成塔?看到郭云峰把西太平村治理得井井有条,北太平村的十几位村民代表来到乡政府门口请愿:“不要钱、不要地,只要郭云峰来北太平。”

乡党委领导只好再找郭云峰,让他在兼任西太平村党支部书记的同时,到北太平村“灭火”。

北太平是郭云峰的老家,他知道破解北太平村的难题,除了增加村集体收入,最重要的就是让村民富起来。

村里人均土地不足3亩,要想让小土地出大效益,就要有特色、上规模。郭云峰将思路定在发展“一品经济”——种植高产玉米上。他担心村民有顾虑,首先做班子成员和自家亲戚的工作。

郭云峰的二伯听了他的想法之后,满腹牢骚:“你回村当了官,好事轮不上咱家,开刀想起自家人了。赔了咋算?”

郭云峰当即承诺:“挣钱算您的,赔了我双倍给您补上。”

郭云峰的话让二伯挺不好意思,嘟囔道:“这傻孩子,图啥呢?”

第二年,高产玉米喜获丰收,在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全村95%的土地改种高产玉米。种植户多了,郭云峰趁势组织成立了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将村集体土地入股。通过三年的发展和努力,村集体积累增加了60万元,村民的收入也翻了一番,北太平村的外债包袱逐渐抖清了。

看到村子在往正道上发展,郭云峰卸任北太平村党支部书记,他说:“消防员来灭火,火灭了,屋子要还给主人。”

“救散火”:整治村貌保发展

近几年,北太平村村民的生活逐渐富裕了,但是年轻人进城打工,村里老幼妇孺望着“黑墙灰瓦”,都觉得日子“没劲透了”。

2010年,54岁的郭云峰由于身体原因从乡里退养回到北太平村。听说郭云峰回来了,村委会主任赶紧过去找他:“咱们一起干呗?”

“拉倒吧,都这么大岁数了。”

见郭云峰这般推托,村主任心里暗说:“硬选你,看你干不干!”

果然,“两委”换届选举,郭云峰满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看到票选结果,郭云峰只好从命。

“要想村民有动力,少不了花红柳绿。”村道边上的土包一刮风就黄沙漫天,郭云峰带着班子成员种上了柳树和花草,环境美了;村里有块闲地垃圾遍地、臭气熏天,郭云峰领着大伙建起了休闲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和篮球架,村民有了休闲的去处;为了让村里的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郭云峰腾出一间办公室,购置了4000多册图书,孩子们有了汲取知识的场所。

郭云峰还借助“百部联百村”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与县里多个部门组成联合党支部,为北太平村争取到了路灯、自来水等项目,使北太平村成为全乡第一个实现村内路面硬化、第一个统一建造节能厕所、第一个规划安装铁栅栏的村。

有外出打工多年的村民回村后,不禁目瞪口呆:“这哪是农村,简直不输城里!”

郭云峰心里说,这才哪儿到哪儿啊,更好的日子在后头呢!

[编辑:杨雪电子信箱:ddshyx@163.com]

猜你喜欢

乡党委救火书记
读书记
集书记
搭建微信平台助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大书记讲给小书记的为政之道
电视机起火了
消防员救火
救火
雪孩子救火
又见雷书记
?换届后县乡党委要抓好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