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养”不等于“放弃”

2016-07-26杨涛

现代家长 2016年7期
关键词:英语老师自律小时候

杨涛

有家长问:现在散养孩子、快乐教育,成为很多父母的口头禅。他们似乎看开了,放手了,什么都不管了:“我什么课外班都不给他报,让他快乐一些。”“我不给孩子立那么多规矩。”“我不过多管束孩子,不能压抑他的天性。”“我们不要求他一定如何如何……”以前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又提倡散养孩子。请问,就这么一个孩子,到底怎么养才好呢?

这位家长的疑问很有普遍性。是啊,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很多爱孩子的家长们觉得孩子太可怜了,学业太重,压力太大,作业太多,考试唯成绩论,没有时间玩……一心想解放孩子,让孩子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然而,散养孩子,究竟怎样才算是散养,这个概念似乎又很模糊。

今天我就这个问题,跟家长朋友们说道说道。

完全不管孩子的危害

其实,“散养”是个很主观的说法,“散养”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孩子的教养责任。我们在给予孩子爱和自由的同时,规则和自我控制依然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父母心疼孩子,觉得“虎妈”“鹰爸”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是一种伤害,于是崇尚散养。可是如果父母对孩子完全不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1.错过从他律到自律转换的关键期

我遇到过两例个案:一个男生,16岁;一个女生,18岁。他们求助的原因都是厌学,没发生什么大事,就是不想上学了。两个孩子有个共同的经历,就是小时候都上过兴趣班:男生小时候学过围棋、乒乓球和两种乐器,女生小时候学过钢琴、素描、陶艺等。兴趣班都是他们自己提出想学,父母才给报的。后来,也都是他们自己不想学了,父母听之任之,不学就不学了。

这应该是散养的理想状态吧?由着孩子的天性,随心所欲地发展。两个孩子长大后在谈到自己以前的那段学习经历时都露出悻悻之色,对当时为什么喜欢,后来又为什么不喜欢了,学习中是否有乐趣,都表示记不起来了。

我们假设:当他们一时兴起,提出要学围棋或素描时,父母在掏钱的同时跟他们立个约定:学习的目的、过程和时间,遇到困难怎么处理等,那么孩子就可能从只是感兴趣、好奇,到真的潜心学习、钻研,直至有了心得体会。这个过程既是挑战,也是训练。借着这个过程,一个人学会了耐心,学会了勤奋,学会了在困难时鞭策、鼓励自己;学会在有所得时不自满,继续保持探索的欲望;学会协调、合理安排时间,享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自信和快乐。

孩子小时候,自控能力差,容易转移注意力,即便对喜欢的东西也容易放弃。此时,就需要父母帮助孩子慢慢习得上面说的做成一件事所需要的品质,并逐步在孩子10岁以后养成习惯,由他律变为自律。浅尝辄止,轻言放弃,不仅虚度光阴、浪费精力,更错过了孩子从他律到自律转换的关键期,容易让孩子养成任性、“想一出是一出”的坏毛病。

孩子一次次放弃才艺学习,父母觉得要给孩子自由,便由他去吧,结果让孩子凡事都难以坚持到底,不想上学就不上了,不愿参加高考就不参加了,父母这才慌了神,然而此时后悔已经晚了。因为这时即使孩子想做到自我控制也已经做不到了,这还会让孩子体验到更深的挫败感。

这种没有要求的教养,孩子是否会由衷感激呢?据我调查,非也。小时候孩子可能会觉得父母好,“不逼我”“不管我”,但是长大后他会觉得“你没有真正在意我”,因为你不操心、无所谓、随我便,你应尽的指导、培养等责任没有尽到。

孩子也会觉得你不信任他,否则怎么会不坚持让孩子学下去?“是不是不相信我有这样的能力?”孩子心里有抱怨却说不出口,因为当初是自己提出不学的,而父母体谅他,不学就不学吧,现在自己再抱怨,就成了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了,于是孩子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暗自郁闷。

2.让孩子变得散漫、任性

我接待过一个13岁的男孩和他的母亲,是学校老师要求他们来做咨询的。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觉得愧对孩子,所以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从孩子上小学开始,便门门功课请家教,孩子的成绩不错。

孩子的母亲这样叙述:“我觉得学校的英语老师教学观念陈旧,不能因材施教。他课堂上教的东西,我儿子会了,便打了个哈欠。为这,英语老师小题大做,不依不饶地批评孩子。”后来,我问英语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英语老师说:“他打哈欠的声音大到班里每个同学都听得到,还伸懒腰,然后‘扑通一声趴在桌子上,引得同学们哄笑,课都没法上了。”

这位母亲还说:“除英语老师外,数学老师也有问题。留的作业都是重复性的,我儿子都会,不想写。中国的教育真是害死人,把孩子全变成了呆瓜。我支持儿子不写作业,数学老师没有办法,便指责我儿子没礼貌,跟他讲话没用‘您。”

我就此事询问数学老师,数学老师的说法是:“我问他为什么不交作业,他的声调比我还高,说:‘你就会留作业,一点儿都不会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你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理念了。我从没见过这么没有礼貌的学生。我说有意见你可以提,但要有礼貌,跟我说话至少应该用‘您而不是‘你吧。结果,孩子回去告诉他妈妈了,他妈妈来学校找我理论。现在的父母太护孩子了!”

最后,孩子的母亲苦恼地说:“我向班主任了解情况,班主任说孩子想听课就听课,不想听就两脚蹬墙半躺在椅子上。他不交作业,不举手参与学习,在班里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如果不管他,就管不了别的学生。说现在是义务教育,没法让孩子退学,否则早让孩子退学了。还说我们父母非但不配合,反而纵容孩子……唉,听得我头疼。我是管不了了,只要他不影响别的同学,就由他去吧。”

这位母亲数落孩子时,孩子就在我的办公室里旁若无人地东摸西看,坐累了就伸直腿半躺在沙发上。他母亲说:“哎,坐好!”他哼了一声,一动没动。他母亲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了解情况后,我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词就是“散漫”。

我曾应邀在小学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对象都是三年级以上、学校和老师认为有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言行上各有不恰当的地方,但高度一致的是他们不会、不愿、不想去审视周围的环境和状态,也辨不清自己的最终目的和眼前的冲动,跟三四岁的孩子一样,只顾满足自己随时兴起的需要,却又没有三四岁孩子的天真和单纯。

设身处地地想想,我是不愿当他们的同学的,因为他们不能跟我互动,只顾自己,老打扰我;我也不愿当他们的老师,因为他们不能跟着我的教学走,自以为是,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浪费大家的时间。而这些孩子最终会长大步入社会,若一直保有这样的行为习惯,谁会愿意当他们的同事、朋友?在社会上受的挫折多了,吃的苦头多了以后,他们可能会变得收敛些,但与自律不同的是,他们的收敛是被动的,是因为失败和教训让他们不得不收敛。因此,他们不会心甘情愿,而是会抱怨、失望、无奈、愤懑。他们既是不成熟的,也是不自由的。

所以我认为,不管现在怎么强调要散养孩子,父母都千万不要忽视对孩子自控、自律的培养。我强烈反对打着“散养”的旗号,放弃对孩子的教养责任的做法。

应该管,但怎么管

一、培养孩子作为社会人应有的能力

父母要培养孩子作为社会人应有的能力,如做事的条理、规划、耐心、毅力等行为自律性和与人相处时的关心、同情、友善、沟通等互动情感力。这些会影响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他对自我价值的界定、对人生意义的判断。

二、做循序渐进的自我控制训练

前年,我在美国会见一个老朋友。他的外孙女Lila 5岁,跟着爸爸妈妈到我们的露营地玩。因为时间关系,他们需要提前回去。当时Lila正玩得开心,非常不情愿离开,于是站在帐篷边迟迟不肯上车。这时,她的妈妈既没有命令她必须走,也没有耐心地讲道理或者提醒她“我们之前已经说好……”她只是站在车边大约两米外,对Lila说:“Self-control(自我控制),Lila.”

对一个5岁的孩子,她的母亲已经在要求、训练她的自我控制能力了。Lila站在那里,眼神中透露出挣扎,看得出她正做着艰难的选择。一分钟后,谁都没说什么,Lila转身上车去了,神情落寞。

这件事让我深有感触,因为有了自我控制能力,才谈得上责任。但是我个人认为对5岁的孩子进行自我控制训练还是稍早了点,最好从六七岁开始,到10岁建立起孩子的自我控制意识,到13岁孩子能够主动去实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家长应该管这些

1.对孩子要有与其年龄相匹配的言行要求,如要有礼貌、讲卫生、准时等。孩子将来的行为自律,有赖于一开始父母的他律。

2.可以不要求结果,但不能忽略过程。如,不要求孩子考100分,但要求孩子主动、认真地学习。

3.对孩子的错误一定要管。犯错,并不意味着就是坏孩子,孩子常常是在试错中明白了该怎么做才对,从而长了本事。所以,看到孩子的错误时父母一定要管,不要让孩子丧失成长的机会。

4.要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基本的道德准则必须管,如诚实、善良、正直、尊老爱幼等。

5.孩子提出疑问和要求后,家长一定要给予回复,不能拒绝或忽视。

6.如果有人给你反映孩子的问题,无论是孩子的老师、同学还是其他人,一定要管。要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不要“护犊子”或否定别人的看法和意见。

7.选择散养的父母一般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或者“外国如何”,或者“我小时候如何”。一定要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时,是否与你家的具体情况相符,是否符合孩子的个人特点等,避免教条主义。

猜你喜欢

英语老师自律小时候
坚持自律 赢得的是整个人生
英语老师必须跨越的一座大山
新语
自律的力量
回到小时候
果然什么东西都是小时候最可爱啊
知耻自律
没意思
那些回不去的小时候
小时候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