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改下体育教育教学模式

2016-07-26邵忠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新课改教学模式

邵忠

[摘 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重新审视和评价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摆在广大体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体育教师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教学的复杂多变性,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其真正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开放性和实效性,就成为了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教育;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1.注重学生的主体发展和个性成长。在新课改中,体育课程改革标准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体育课程所确立的价值取向,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同时,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确立了生物、心理、社会性的三维健康观。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应当立足于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水平的提高、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兴趣的形成,以及人格完善与个性的培养。

2.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更灵活。过去的体育教学往往囿于体育课堂教学资源,缺乏实用性,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却不愿意上体育课。因此,要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可以选择大众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民族民俗体育及新兴体育项目加入教学内容中,凡是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体育运动内容、运动形式都可引入体育课堂教学。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选择自己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灵活地、有创造性地教学,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从而引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

3.在学习中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只是接受性地学习。然而,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学习者自主性地充分体现。新课程要求体育教师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力求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努力做到:①给学生一个自己的空间。②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其中包含认识过程中的选择;参与过程中的选择和发展的选择。③给学生一个展现的机会。教师要给予所有学生以同等的展现机会,展现个性、能力和学练成果,让学生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

4.教学空间更富有拓展性。可以说,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体育教师不应该把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局限在课堂这一极小的范围内,而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破除那种把体育教学与体育课堂等同起来的观念,让学生走进生活,在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与体验中去学习体育、发展个性,以此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体育课堂延伸活动和良好的体育环境为辅助的体育教学体系。将由三个层面来构成:课堂体育,课外体育,校外体育。

5.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新课程体育教育方法多样,有情境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以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也被广泛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情境、过程等,全部再现于学生面前,使许多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教学化繁为简。

二、课改后体育教学模式调整的意义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有着绝对的权威,从队列、队形练习到正规技术的学习,从教学内容到目标达成,都没有真正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没有全面照顾学生技能差别和身体形态的区别,特别是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存在着低水平上重复的现象,不能满足学生对不断提高技能的要求。而新课改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知识、技术水平基础,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技能的提高。

1.促进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新课改中,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选择权,从课程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确定到学生自觉、主动地练习、以及自我评价与定位,均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了学习的独立性特征。而教师对学生选择的尊重,也促进了学生自尊、自强、自律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我意识。

2.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技术基础。在新课改教学模式下,中学体育教育鼓励学生针对多项体育项目,结合自身的兴趣和需要作出自主选择,加强自主学习。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通过实际的学习及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模式,培养其学习能力,从而有利于他们适应现在及未来社会发展的学习活动,锻炼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促进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新课改中,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选择权,从课程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确定到学生自觉、主动地练习、以及自我评价与定位,均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了学习的独立性特征。而教师对学生选择的尊重,也促进了学生自尊、自强、自律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我意识。

三、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措施

1.知识结构系统化、教学方法现代化。厚基础、高素质、富于创新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基础。所以,优化课程结构、拓宽课程设置、调整知识结构是进行改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夯实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相关知识是新课改下学生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要加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的教学,讲解他们之间的联系,提供直观的信息资料以启发学生将相关知识融合到体育课程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教学的深入浅出做准备。

2.更新体育教学方法。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之大和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体育教师要跟上当今改革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方法设计的重心应由教法向学法转变、由教授向指导转变。积极运用自主型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性学习,在实践中相互学习,在自主练习中掌握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兴趣和快乐。

3.更新体育教学观念,从技术观念、竞技体育观念走向健康观念。新课标明确提出,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发展学生“健康理念”为主,指导和教育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的方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也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锻炼价值和锻炼方法。

总之,新课改的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更全面、更健康地发展。当然,在新课改进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按照具体的标准,结合实际,总结经验,积极探索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周林.试论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商界,2008.2.

[2]陈振兵.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J].体育成人学刊,2004.20 .

[3]谢芳.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新课程体育师资[J].体育师友,2005.1.

[4]王超.试论高校体育课改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4).

[5]阳厚明,周林.试论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2).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新课改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