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雅远教“智多星”

2016-07-25宋福

关键词:洪雅智多星中组部

宋福

柳江古镇的朗风雅月映照着青羌文化的历史辙印,瓦屋老山的奇闻胜景传诵着道教发源地的优美传说。四川省洪雅县因曾为春秋时期纵横家、智者鬼谷子的潜修之地而闻名。时至今日,工作在这里的远教人承袭先贤的智慧与韬略不断书写出洪雅远教的新篇章。

“沈有准”

开拓的思路如同明亮的航灯,指引着远教之船乘风破浪;创新的点子仿佛精妙的先手,谋划出远教棋局的方寸江山——这就是洪雅远教的掌舵人、远教中心主任沈健。他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干远教必须心里有准儿!”这个“准儿”是他基于远教实际所谋划出的工作方向。因此有人就叫他“沈有准”。

2012年夏日的一天,蜿蜒的山路上,沈健一行人正艰难跋涉着。挥汗如雨的天气,让体力流失得很快,当地同志婉言相劝:“歇歇再走吧。”他却笑着说:“再咬咬牙,还有两个村没跑到呢。”原来前不久县上拨了一笔经费,对一百多个站点进行了设备更新。更新情况如何?沈健不把所有站点跑一遍不放心啊!终于,所有的村都跑完了,别人都以为完事大吉了,沈健却眉头紧锁,有了新的担心:“更新设备是好事,但硬件设备新了,对管理员的要求就更高了,如果管理员的管理水平不跟着‘新起来,这好事就容易变成坏事!”就这样,超出常人意料的超前思维促使他赶紧下了一步先手棋:率领中心所有成员深入站点,对如何提高站点规范管理水平进行细致的走访调研,最终出台了符合工作实际的《洪雅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考核细则(试行)》。这个新机制保障了管理员能用好新设备、用出新水平。看到好事终谐,沈健才露出了宽慰的笑容。而这件事更证明了“名字有叫错、外号不会错”,沈健还真是“有准”!

“龚敢想”

一部部音画皆美的党教片,凝聚着智慧的结晶;一则则图文并茂的远教信息,闪耀着思想的火花, 这是电教股股长龚启雄的工作写照。无论朋友还是同事,对他的评价就是“这个人敢想”,而且想的都是为了能让洪雅远教更上一层楼的良策。

那是2012年,龚启雄刚跨入电教门槛,就换了个新QQ签名:“上省台上央视上组工上投主流播发制片信息;下乡镇下村组下站点下沉基层服务党员群众——上下联动抓好远教!”一个县的远教信息和党教片能登上中组部和央视的平台?看到此签名的同事和朋友都调侃道:“小龚这回太敢想了吧?”他却回答:“连想都不敢想,还怎么去做?”

当然,事业不能只靠想,总结经验时,他锻炼自己学会从各方信息中找出“看点”;组织制片时,他也将“策划”放在第一位,挖空心思要让党教片能“耳目一新”;平时他更注意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脚踏实地地向着梦想的目标不断迈进着。终于,梦想实现了。2013年,在“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中,“敢想”的他在落实方案中,敏锐分析、及时采写,很快“洪雅远教暖冬行动”的信息便被中组部共产党员手机报发布;也是在这一年,他一手制作的《深山奇迹》《暖心》等电教片先后被央视、中组部共产党员栏目采用。“敢想”的龚启雄靠实干收获了硕果。

“王招多”

一个个巧思见缝插针,真真切切地让党建栏目吸引了党员群众的眼球;一个个妙招画龙点睛,实实在在地让党建宣传唱响了时代强音。这说的就是远教中心的年轻人王乔舟,由于他脑袋活、招数多,因此人送外号“王招多”。他的招儿,可是让洪雅的党建专栏增色了不少。

刚进远教中心,小王就遇到一块“硬骨头”——《党建之窗》升级改版。编导专业毕业的他,开动脑筋想起招数来:增设栏目板块,让菜单更丰富点;充实素材来源,去乡间田野取材;实地纪实拍摄,让画面带着露珠;加入微动画、微视频、手机互动等元素,让节目形式新颖……为了办好栏目,他数不清“死了多少脑细胞”、熬了多少个通宵,终于使栏目为基层所喜闻乐见,也收获了无数赞誉。2014年年底,在全市电教片观摩评比中,由他精心编排设计的电视栏目勇夺第一,现场评委连连感叹:“洪雅电教真是人才辈出啊!”荣誉只属于过去,这不,招数多多的小王正琢磨着要为洪雅远教再立新功呢!

(作者单位:四川省眉山市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洪雅智多星中组部
欢迎关注中组部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
中组部、人社部调研组到福建省开展仲裁机构队伍建设工作调研
An Analysis of Definitions and Views of Language
小小智多星
洪雅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今日智多星
中组部领导到海兴看望五老帮教团代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访问缅甸、印度尼西亚、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