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肾”活,自我管理最重要

2016-07-25本刊编辑部指导专家汪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主任

恋爱婚姻家庭 2016年21期
关键词:肾脏病肾脏肾病

◎文/本刊编辑部指导专家/汪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主任)



健康“肾”活,自我管理最重要

◎文/本刊编辑部
指导专家/汪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主任)

十面“霾伏”中,压力山大下,纵情不眠夜,大快朵颐时,您可能尚未意识到,一个“沉默的杀手”——慢性肾脏病正悄悄靠近您。

认识篇:肾脏是人体的“下水道”

每个健康的人都有两个肾脏,可国际肾脏病学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只有不到5%的人了解肾脏的位置及功能。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全球已有5亿人患上不同程度的慢性肾病。

肾脏在人的背部肋骨跟脊柱交界的地方,长得像蚕豆,大小如拳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脏器,至于它的职能嘛,就相当于人体的“下水道”,其工作职责如下:

第一,清除身体里过多的水分。喝进去的水都要从小便排出,每天我们有两百升的血液要经过肾脏过滤,最后产生1.5升左右的尿液,这是肾脏最基本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肾脏承担的负担是非常大的。

第二,排除人体里的代谢废物。这也是肾脏赖不掉的责任。

第三,管理血液的质量。这一点大家往往会忽视,肾脏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能够产生一些让我们红细胞形成的激素,叫促红细胞生成素,如果肾脏不健康,就容易贫血;肾脏还产生调节血压的物质;在胰岛素的代谢里,肾脏也举足轻重,它通过调节胰岛素来调整人体的血糖水平。

第四,让骨头健康成长。骨头痛,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看骨科,可你知道吗?肾病也可能会引起骨骼问题。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促进骨髓造血,肾脏生成的维生素D能调节人体的钙磷代谢,以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所以肾脏出了问题,就可能影响到骨骼。这就是为什么,病人患慢性肾脏病的时间越长,个子就会变得越矮。

肾脏如此重要,一旦出了问题,后果自然就相当严重。但肾脏的代偿能力很强,在病变早期,病人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肾脏功能损害到一定程度,才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在肾脏疾病中,慢性肾病最让人头痛。

慢性肾病的病程一般在三个月以上,随着年纪的增大,发病率会变高,7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可以达到30%。如果不注意自我管理,慢性肾病最后走到尿毒症的地步,不仅医疗费惊人,致残率、致死率也非常高。

预防篇:注意肾脏求救信号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疾病、药物和饮食对肾脏的损害。防治慢性肾病,要记得“三早”。

早发现:如厕后多看一眼。虽然慢性肾病起病隐匿,但并不是说它无迹可寻。日常生活中应多留意,及时发现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老年人可以养成如厕后看一眼的习惯,观察下尿液的颜色和性状。若尿中有泡沫,放置一个小时后观察泡沫仍不消失,或劳累、感冒、上火后尿色加深,呈浓茶色、酱油色,应及时到肾病科进行尿液检查。

此外,脚踝部水肿、早上起床眼睑水肿,晚上起夜次数增多、贫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腰痛等都可能是慢性肾病透露的信号。

早预防:血压血糖控制好。高血压和肾脏病可谓是两个“难兄难弟”。肾脏病往往会引起高血压,比如老年人多见的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同时,高血压反过来会导致心、脑、肾等多个靶器官损害,因此高血压患者也是肾脏病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患者有可能会发生糖尿病肾病,且病程越长危险越高,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病,往往更加难以控制。

因此,这两大人群要将血压、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以减少肾脏损伤。无症状高危人群(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最好每年至少做1次尿常规检查,便宜又管用。查尿常规前一天晚上不要大量饮水,送检尿液要用早晨起床后第一次尿的中段尿。

早治疗:三分吃药七分养。俗话说,“治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慢性肾病也不例外。

如何做好这“七分”呢?首先就是要保证合理的饮食结构。医学专家提倡优质低蛋白饮食,尤其是蛋及奶。钠盐摄入量限制在2~3克/天,同时禁食腌制食品;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汽水、酵母、内脏类、干豆类、坚果类;血钾高时,应少选用钾离子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如紫菜、冬笋、菠菜、咖啡、浓茶、鸡精等。肾病患者可以喝点黄芪鲫鱼汤或黄芪鲤鱼汤。如果有低蛋白血症,可以吃点黑大豆。切忌暴饮暴食。

浮肿明显的患者必须限制每天的液体摄入量。通常经口摄入的液体量大约等于全日排尿量加500毫升为宜。

要坚持锻炼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打打太极拳,能改善慢性肾病患者肌肉的活动能力,同时改善疲乏、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等。一套简化太极拳约需5分钟,能量消耗仅为11.92卡路里,运动量较小,适合慢性肾病患者。

午时睡眠可养肾阳,子时睡眠可养肾阴,建议大家保持“子午觉”的好习惯来护肾。要保持心平气和,不能暴躁。要知道郁怒伤肝,肝气损伤也会伤肾。一个词,就是“淡定”!

做好这“三早”,防治慢性肾病就会变得简单有效。

病因篇:人口老龄化与药物滥用

慢性肾病的发病率看起来越来越高,跟很多情况有关系。

首当其冲的是我们的人口在逐渐老龄化。人在40岁以后,肾脏功能就在走下坡路,这是一个正常老化的过程,社会人口越来越老化,肾脏功能受到损害的病人必然越来越多。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肾脏的另一个危机。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生活方式疾病越来越多,它们是肾脏病的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肾损害越来越多。

药物滥用现象也让肾脏不堪重负。药物引起的肾损害在临床上面很常见,病人若本来就有一定的肾脏问题,再不恰当地用药,更容易导致肾脏损伤。现在药店什么药都能买到,止痛药、抗生素、消炎药以及成分比较复杂的中药(比如木通),都可能引起肾脏损害,至于抗肿瘤药或者化疗的药物就更不用说了。关键要记住,千万不要自己滥用药物!肾脏有损害的病人更需要谨慎用药,剂量、疗程都要合理才行。

在治疗一些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如心梗时,会用到冠状动脉造影剂,它会损害肾脏。患者经过治疗,生命是无忧了,肾脏可也出问题了。这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算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体检,更容易发现早期肾脏病。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慢性肾脏病越来越多的现象。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医判断健康肾脏的5个标准:

听力清晰。在中医理论中,耳朵的听觉功能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好听力就好。反之,当出现耳鸣、心烦、听力下降的症状时,可以多考虑肾阴虚。

皮肤有光彩。肾好,才能青春常驻,延缓衰老。肾不好,人容易显得苍老,皮肤会变得晦暗,肤色也会发生变化,眼眶发黑,眼袋明显。

头发乌黑。肾藏精,其华在发,发的营养来源于血,但其生机根本还在于肾,肾不好,头发会早发白、失去光泽,并且出现脱发。

骨骼强壮。中医认为,肾主骨,骨靠肾精滋养,肾好骨才好。肾气衰败会出现骨质疏松、腰酸背痛,甚至牙齿出现松动。

记忆力好。肾精也养大脑。因此肾不好可能会出现经常忘事、反应迟钝等现象。

链接:什么才是真正的清淡饮食

我们常说肾病患者要管理好饮食,要吃清淡点。很多人误以为,清淡饮食就是不吃盐、不放油、只吃素、不吃肉,结果导致膳食搭配不科学,非但不能保护残余肾功能,反而会加重肾脏负担,严重者甚至发生了营养不良的情况。

清淡饮食讲究营养均衡,清淡不等于无味,更不等于无油。肾病患者真正的清淡饮食是这样的:

1)食物要多样,主食以谷类为主,适当食用淀粉类来代替部分精制米和面。

2)若血钾正常,应多吃蔬菜、水果,而不是只吃蔬菜。

3)经常吃奶制品、豆制品和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计算需要摄入食物的量,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防止营养不良。

4)清淡少盐,对食盐进行控制,每日在2~5克。

5)选择合适的烹调方法,如蒸、煮等。既能保留营养成分,又不会产生油腻感。

6)用多种口味来刺激食欲。清淡饮食,食盐和油减少后口感不是太好,因此,可以通过改变食物风味来刺激食欲,如酸、甜口味等。

小编插话

在工作中,小编了解到,很多肾病专家都有一个相同的观点——慢性肾病患者一定要学会自我管理。

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是可以预防的,而预防的核心在于患者做好疾病的自我管理,肾脏是人体的下水道,下水道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堵住它的来源——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肾病是一辈子的病,治疗的目的不是治愈而是康复。患者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用恰当的药物、饮食与运动缓解疾病。要步步为营,步步设防,力争每个病程都能得到良好控制,都不产生新的合并症,这样就可以获得很好的生存质量。

所以我们慢性肾病患者要学会自我管理,管理好自己的疾病,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肾病并不可怕,健康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问答篇:慢性肾病能够治愈吗?

问:慢性肾病能够治愈吗?

答:慢性肾病是终身伴随的疾病,现阶段无法治愈,但是我们可以控制它,比如一个病人有蛋白尿,我们用药物让蛋白尿症状消失,能像健康人一样生活,但这并不代表病好了,只是控制住了。

问:小便中泡沫多,是不是意味着肾脏有问题?

答:形成泡沫有很多原因,有蛋白尿的病人往往是小便里面有比较多的泡沫,但是不一定有泡沫就是蛋白尿,可以做一个尿常规的检查看看,如果有蛋白,再请肾科医生确诊到底是什么病,也不需要恐慌,蛋白尿有很多办法治疗。

问:听人说肾病患者不宜吃香蕉吗,这是真的吗?

答:肾病患者是不可以多吃香蕉的,因为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钾、镁元素,肾病患者的排滤功能比较差,香蕉会使血液中的钙、钾、镁比例失调,进而促进肾病的加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食用香蕉过量,会增加肾功能的负担延缓病情的好转,并有引起病情恶化的可能。

问:我体检时查出血肌酐是150,比正常值高了一点点,不要紧吧?

答:“血肌酐”是国内检测肾功能最常见的指标,通用的指标范围是44—133umol/L,你认为150只是高了一点点,是不知道其危险性。人的肾脏功能是具有很强代偿潜力的,比如一个人只要有一个肾脏,检验血液的肾功能指标就可以是正常的。换句话说:当我们发现肾功能的指标出现异常——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异常时,其肾功能的损失已经超过50%了,也就是说两个肾脏相当于坏死了一个。

问:“肾穿”是不是很伤身体?

答:正常人体每个肾脏约有一百多万个肾单位。肾组织病理检查,俗称“肾穿”,属于B超定位下的微创性检查方法,只是穿取肾脏的少许肾单位进行染色观察。不少人认为这种检查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因此比较害怕做检查。其实,在正规医院,“肾穿”由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操作,是安全的。由于肾脏疾病的种类繁多,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许多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的组织学改变并不完全一致,治疗方案及病情的发展结果也差别极大。只有诊断明确,才能制定出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法。因此临床认为肾穿是诊断肾病的“金标准”。很多时候,拒绝“肾穿”就是拒绝了治愈的机会。

问:我父亲得了双肾多发性囊肿,现在吃中药,可以治愈吗?

答:多发性囊肿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特效的药物治疗,无论中药还是西药。现在国外在探索一些新的药物,但是没有真正走到市场上。日常护理上要预防各种各样合并症的出现,特别要注意病人尿路感染、尿路结石。

问:得了尿毒症,只能卧床养病吗?

答:几十年前,尿毒症还是一个绝症,而今天,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患者通过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甚至工作,对社会有所贡献。目前在发达国家,老年肾功能丧失患者已成为接受透析治疗的主体。有数据表明,通过适当管理,老年透析患者一样可以维持良好且稳定的生活质量。同时要注意,即使是接受透析的患者,也应注意适量运动,认为接受透析了就只能卧床不动的想法是错误的。适量的运动既能帮患者赢回健康,对保持乐观的心态也有很好的帮助。

下期预告:下期我们将推出高血压专题,敬请关注。

猜你喜欢

肾脏病肾脏肾病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哪些药最伤肾脏
“重女轻男”的肾病
凭什么要捐出我的肾脏
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的治疗及中医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