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位需求的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模块课程设计

2016-07-23刘艳松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17期
关键词:岗位需求计算机课程医学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并结合问卷调查,掌握医学岗位对计算机技能的主要需求,由此提出基于岗位需求、打破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构建了课程设置直接与岗位技能挂钩、课程内容与过级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衔接的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模块课程设计模型,以期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推动卫生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岗位需求;模块课程;医学;计算机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121-02

2004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构建了大学非计算机专业“1+X”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方案,其中的“1”表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X”则是指Visual Foxpro、Access、Visual Basic、C等程序设计语言。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在取得不少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不少棘手的问题。

1 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因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导致学生计算机基础差距大,尤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形式设计单一,不能很好满足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未能很好地与专业紧密结合,为专业服务。

当前绝大多数院校仍沿用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和教学模式,由于缺少岗位需求调查分析,造成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突出,导致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岗位需求不匹配、职业能力低下的现状日益突出。

3)课时压缩使教学内容无法深入

近年来,课时压缩普遍存在,如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由原来的64课时压缩为32课时。面对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Office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多媒体、网络等诸多内容的教学任务,一般只教学各内容的表层浅显而简单的内容,即便是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office软件也不存在做深入介绍的课时条件。经常有专业老师向我们抱怨,毕业生连毕业论文排版都排得乱七八糟,究其原因是,目录、样式、引用等诸多高级排版操作确实没有学习过。

4)程序课程的开设不符合学生实际

开设编程类课程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达到编写高级程序的能力。但是随着生源的不断下降,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数学底子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难以接受编程类抽象的课程。所以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上课玩手机,睡觉,逃课等现象时有发生,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

事实上,以上的共性问题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都有受过困扰,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我校计算机教学团队自2014年下学期以来,在校内开展了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经问卷调查发现,有超过96%的学生认为我们SPOC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突破。虽然自2014年起取消了成建制的湖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给了各高校更灵活的课程设置空间,但是,有限的课时一直是我们课程发展的瓶颈,我们经常一起讨论的问题是:为了适应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发展,第二学期的“X”该由程序课改为什么?什么课程最合适?开设什么样的后续选修课程?

2 问卷与反思

在我们曾经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超过47%的医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在校所学计算机知识技能不足够应付工作需要,必须经过后期自学、单位培训等方式才能适应工作岗位。[1]他们认为,尤其需要加强Office软件中的Word编辑排版、幻灯片的制作、Excel知识模块的教学,比例分别占70.06%、57.96%、50.95%。[1]显然,随着计算机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广泛和深入,必然要求不仅能利用办公软件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利用其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挖掘和利用。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由此可见,Office办公软件的教学有待加强。取消程序课程的教学,新增《Office高级应用》课程已经是形势所逼。

3 基于岗位需求的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模块课程设计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合理设置计算机课程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政府的指导和模块课程设置理论给我们指引了方向。

3.1 政府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文件明确提出,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应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指导思想,以及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把“提高卫生队伍信息技术水平,推进各类医药卫生院校普遍开设卫生信息化相关课程”列为八个重点建设任务之一。

3.2模块课程设置理论

模块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以模块为组织形式、围绕学生能力或技能的形成、不从学科体系出发, 而从职业对从业者素质实际要求出发组织教学内容的课程模式[3]。模块课程设置灵活,课程内容能快速适应岗位技能需求的变化,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教学的需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2]。

3.3 具体实施计划

在上述内容的指导下,我们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从需求调查出发,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开发。

首先,进行中医专业方向的工作任务中所需计算机应用技能调查研究,以此掌握中医专业方向的工作任务中所需要的主要计算机应用技能。其次,设计通用模块课程和专业拓展模块课程,开发出与岗位对接的两门通用模块课程《医学计算机应用》和《医学Office高级应用》,两门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电子病历》和《临床信息系统应用》。最后进行各模块课程项目的设计和教学素材的开发,并付诸实践,通用模块课程和专业拓展模块课程分别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同时,通过教学效果分析和和毕业岗位适应能力跟踪调查,不断调整和完善该课程体系。

3.4 具体实施路径

1)需求调查:调查分析中医专业方向的工作任务中所需要的主要计算机应用技能。形成主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表。

2)课程开发:根据计算机应用技能表建立与之对应的计算机课程知识体系,以目前国内高职医学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为框架形成通用模块课程,包括《医学计算机应用》、《Office高级应用》两门模块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与岗位技能水平息息相关的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电子病历》、《临床信息系统应用》两门模块课程。同时,实现通用模块课程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对接,并建立专业拓展模块课程与全国医疗卫生信息技术资格认证的衔接。

3)课程设计:通过建立各模块课程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和构建各模块课程的学习和教学质量考评体系。将通用模块课程内容设计成岗位所需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知识和素质的真实情境项目。

4)教学实施:基于能力进阶规律构建课程开设路线。在一年级开设通用模块课程,二年级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专业拓展模块课程。

5)跟踪调查:课程方案实施后,调查临床专业毕业生对工作中所需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适应能力情况,比照实验组与参照组的数据,总结方案实施效果,并实时调整模块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具体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以上课程设置模式,打破了医学高职院校传统的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的课程模式和课程设置单一的局面。课程设置直接与岗位技能挂钩。课程内容与过级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衔接。同时,创新了教学载体,以医药岗位计算机应用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真实工作情境的项目为载体,构建各模块课程。基于岗位需求的模块课程开发方法,为护理、医学影像等其他医学专业的计算机模块课程开发研究提供开发模型,将大大提高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与内容的针对性,对促进专业建设、增强教学实效、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推动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艳松,彭剑,谢铭瑶. 医药岗位计算机技能需求与学生计算机基础现状调查对比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3(22):90-92.

[2]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岗位需求计算机课程医学
医学的进步
装备实践课程几种教学方法探析
基于岗位需求的青年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探讨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