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闯入”影视之后

2016-07-22杨帆

出版人 2016年7期
关键词:网文振华网络文学

杨帆

对于仿佛坐上火箭般蹿升的中国影视产业而言,“闯入者”网络文学所扮演的究竟是拯救者,还是破坏者?

《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欢乐颂》……去年至今的荧幕已成为现象级电视剧轮番逐鹿的战场;贺岁档上映的《寻龙诀》则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成为国产商业片的杰出代表;《余罪》等一众网络剧更是凭自身的惊艳表现,成为了影视界增速最快的一大领域。上述影视作品的剧本都是自网络文学改编而来,在它们走红的背后,是网络文学IP强势“入侵”影视行业的浪潮。

聚焦当下的文化市场,IP已成为绕不开的关键词,也正是经由这座桥梁,网络文学与影视——如今文化市场发展最快的两大领域间的关系正日益密切,一条全新的产业链已然形成。对网络文学而言,制作方的青睐在进一步扩大作品影响力的同时,也为平台和作者来了巨额的经济回报;而面对炙手可热的网文IP,国内的影视界在华丽光鲜的外表之下,却在酝酿着一股人人自危的情绪。对于仿佛坐上火箭般蹿升的中国影视产业而言,“闯入者”网络文学所扮演的究竟是拯救者还是破坏者的角色,答案我们仍未知晓。

当IP成为现象

电视剧是网络文学最早“入侵”的领域。网文与电视剧结缘始自2007年上映的《会有天使替我爱你》。2011年,分别改编自网络作家桐华、流潋紫原作的电视剧《步步惊心》《甄传》先后面世,掀起宫斗剧热潮的同时,也使原创网络文学在影视行业陡然升温。随后的几年里,网文改编电视剧数量激增,据统计,2015年,收视率最高的10部电视剧中有6部源自网文。步入2016,除了已播出的《亲爱的翻译官》《欢乐颂》等话题之作外,还有《诛仙》《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许多重量级IP改编作品业已杀青,很快就能与观众见面。

以在线视频网站为主要播出渠道的网络剧虽然诞生时间不长,但如今已展现出强劲的潜力:数据显示,2014和2015年播出的网络剧数量分别超过20部和40部,而这一数字在2016年有望突破百部大关。与传统电视剧相比,受限制更少,表现方式更加灵活多变的网络剧为诸如《盗墓笔记》《无心法师》《余罪》等涉及特殊题材、难以被搬上荧屏的作品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空间,而这类有“擦边”之嫌的作品,恰是构成网文世界的主体部分——网文IP与网络剧本是同根生,由此观之,前者能够在短期霸占后者超过90%的内容来源便是不足为奇的了。

通往电影院线的道路也在被网文IP一步一步打通:自2012年,由台湾网络作家九把刀同名作品改编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热映开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等一批言情系作品纷纷登陆院线,掀起了华语电影市场上青春校园片的热潮。青春片之外,改编自天下霸唱《鬼吹灯》、以“正宗摸金范儿”为卖点的《寻龙诀》不仅收获了超过16亿的票房,也获得了来自观众的普遍好评,成为更多题材网络文学作品的IP改编的样板。

与数据相比,更直观的是影视从业者的切身感受。“身为一个编剧,总有制作方拿着本子上门,而近一年来找上门来的九成是IP,其中绝大部分是网络文学IP。”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知名编剧梁振华告诉记者。梁振华的另一重身份是影视剧制作人,他表示在和播出平台打交道的时候,对方也一致表示:在同等条件下,IP改编作品具有播映的优先权。“将今天的IP热视为一种现象,毫不为过。”

IP在影视领域大行其道,一波收购IP的热潮因之愈演愈烈。2014下半年至今,抢购网络小说的热潮达到白热化。“搜寻优质网络小说占去了我们最多的工作时间。”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说,他还透露,凭《华胥引》《花千骨》跃居国产影视剧制作方第一集团的慈文传媒日前已将IP开发改编提高到战略规划的高度,网文改编剧占公司开发项目的50%以上。

有业内知情人士表示,近两年网络文学作品的版权费水涨船高,从最初的十几万元一个,到如今动辄卖出数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的高价仍供不应求;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影视企业视版权为重心,网络文学这块创意的富矿正被挖掘殆尽,而不少公司的版权库里却囤积了可能十年都拍摄不完的作品。

为什么是网文

成为现象之前,网络文学也曾经历一段无人问津的时间,据原盛大文学CEO,中汇影视、金影科技创始人侯小强回忆,最初将网络文学授权给影视公司是件艰难的事,“因为大家普遍觉得网络文学是乱力怪神、漫长浩大的文字,非常难以改编成影视。”那么如今的网络文学何以摇身一变,成为IP改编的中坚力量、影视作品的内容源泉呢?

对此梁振华表示,不是网络文学本身,而是整个影视行业的环境在发生改变:大量涌入影视产业的商业资本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缺乏对原创作品的判断力,只能靠追逐有名气的IP控制试错成本,“资本笃信的是风险最小、利益最大的逻辑。IP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他们的这种需求。”

对于影视作品而言,粉丝数量大意味着转化为观众的基数大,粉丝类型更集中则营销效率更高。传统文学不知道自身有多少读者,网文则不然。数据、内容、从原作到影视转换的难易,是影视业内衡量网络小说改编价值的公认标准,其中尤以数据最为突出。“基于大数据技术,网络文学的点击量、粉丝人数、搜索数、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度等硬指标都能一目了然,使其成为绝大多数公司的首选项目。”梁振华告诉记者。

IP的另一层功效是提升影响力。“影视制作不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可以和受众实现充分互动,提高关注度的过程。”马中骏说,热门IP在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创作者可以通过与观众保持互动的方式赢得更多关注,从而在宣传推广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侯小强认为,对时代情绪的迎合,是网络文学能够在影视界大行其道的重要的原因。他指出最近几年所有的爆款几乎全都是女性向的小说:“女性审美正在成为主流审美,而这和‘小鲜肉的走红密不可分。两年前大家还在围着吴秀波转,如今不用小鲜肉,剧就根本拍不下去。”

对此梁振华也表示,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受追捧的对象,并不是因为其创作水平突然有了很大提升,而是源于“80后”“90后”乃至“00后”们成为了网剧和年轻态电视剧的主导消费力量。“这些群体也是拉动广告销售的主力,促使平台都要播出符合其趣味的剧目。”梁振华说,“这一现象的本质是消费群体的改变导致消费方式的改变,反向要求生产者生产符合其期望的作品。”

喧嚣背后的隐忧

资本的涌入、收益的攀升正令中国的影视产业步入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但当IP日渐成为一种霸权,并开始改变产业原有的创作方式时,影视人看待IP的目光里就多了几分隐忧:谁能保证最好的时代过后,最坏的时代不会接踵而至呢?

网文IP固然极大丰富了影视行业的内容源,但这些内容真的适于改编吗?梁振华告诉记者,站在个人的角度上,他并不排斥IP,网络文学中许多不落窠臼的新奇视角也令他颇为赞叹,“但有大量的网文作品要么和市场上已有的作品极度雷同,要么写作潦草、走纯粹的戏谑风,还有一些出自边缘化的趣味,本就难以被影像化。将这些作品强行改编、推上荧幕,一时的火爆过后又能留下多少呢?”

口碑的两极分化,是网文IP改编影视作品面临的严酷现实。据不完全统计,登陆院线的国产IP电影里,仅一部《寻龙诀》豆瓣评分超过7分,而不足5分的却超过半数;而有“国民IP”之称的《盗墓笔记》在拍成网络剧后虽然刷新了播放量记录,但对其山寨风十足的特效和令人啼笑皆非的猎奇改编,众多粉丝却并不买账,给出了3.7分的“公允评价”。

热门IP遭到哄抢,为原作者带来的也不只有高收益,还伴随着与制作方的种种纠纷。《何以笙箫默》作者顾漫就遇到一桩头疼事:乐视购买《何以》电影版权后迟迟未能拍摄,合约期满,顾漫将版权卖给了光线传媒。正当光线宣布投拍作品之际,乐视却半路杀出,凭借其在合约到期前临时备案取得的摄制许可证将电影抢拍了出来。最终乐视版《何以》收获3.5亿票房,被抢先的光线版《何以》至今仍未启动。

顾漫与乐视的矛盾源于影视作品摄制的不确定性与版权条款的漏洞,而围绕《九层妖塔》的官司则因改编而起。《鬼吹灯》的两部改编电影成绩喜人,原作者天下霸唱却高兴不起来:在导演陆川拍摄的《九成妖塔》中,原作几乎被改得面目全非,以盗墓为生的摸金校尉居然变成了外星遗族,对此名列编剧的天下霸唱本人竟束手无策。2016年,天下霸唱以“超出法律允许的必要的改动范围”将陆川和三家影视公司告上法庭,6月28日,法院一审宣判天下霸唱胜诉,但仅获赔礼道歉,索赔百万元损失费的要求被驳回。侵权的成本微乎其微,原作者在与影视方的周旋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2015年底,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因一番“IP为王,不再请专业编剧”的言论成为影视圈中人口诛笔伐的对象,也让人看到资本对IP的盲信和对原创的漠视。对此梁振华表示“对于那些没有经过市场验证,但同样具有巨大创新价值的事物,数据是无法进行预估的,所以纯粹的数据论下一定会有很多遗珠。”他还指出数据崇拜正在摧垮影视行业的文化基石:只要数据高,就能直接在资本市场上兑现,“导致很多人在经营所谓IP的时候几乎把全部经历放在提升关注度上,更有甚者直接去做数据。越来越多的人不谈实业,在项目不断转手的过程中,所谓的资本原始积累往往就已经完成了,至于作品到了终端后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是否能令观众满意倒是没人关心了。”

博纳国际影业总裁于冬有言:“IP不是剧本,只是创意的原始材料。要转化成剧本,需要创意人才。”相对IP本身,能实现其艺术形式转变的成熟的团队才是更宝贵的财富。令人欣喜的是,目前经验最丰富的影视人也在积极尝试IP剧的摄制,正午阳光影视的侯鸿亮团队已经拍出了《琅琊榜》《欢乐颂》等网文改编作品,著名电视剧导演张黎也宣布将试水IP剧,执导改编自天蚕土豆同名小说的《武动乾坤》。这些力量对IP从文字到影视的转换也许会起到非常好的引导、示范作用。但一两部优秀作品的出现,或许还不足以遏制粗制滥造的盛行。在有限的生产力和市场承载力下,改编和原创、资本和创作者间仍将历经彼此适应、相互交融的长期过程。未来网文和影视能否和谐共舞,将取决于两个领域创作者的不断努力和资本市场的耐心程度。

猜你喜欢

网文振华网络文学
家住西安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Cole-Hopf Transformation Based Lattice Boltzmann Model for One-dimensional Burgers’Equation∗
网络文学的诞生
网文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