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极化法在铜多金属矿普查工作中的应用

2016-07-20乔天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矿队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有色金属 2016年2期
关键词:激发极化砾岩激电

乔天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矿队乌鲁木齐 830011)



激发极化法在铜多金属矿普查工作中的应用

乔天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矿队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利用激发极化法不仅可以发现致密状金属矿体,还能寻找其他电法难以发现的浸染状矿体。根据异常的明显程度,可以区分异常是电子导体还是离子导体引起。而在硫化物多金属矿床的勘查中,激发极化法是发展较成熟、极其有效的勘查手段。应用中间梯度装置和激电测深可以较好地圈定含矿地层和矿化体。

关键词激发极化法硫化物多金属矿普查中间梯度装置激电测深

DOI∶10.16206/j.cnki.65-1136/tg.2016.02.003

随着地质勘查工作程度的逐步提高,地表矿、易识别矿发现的机会越来越少,找矿难度日益增大,寻找深部隐伏矿产将成为地质工作者所面临的紧迫任务。过去,激电法主要用于普查硫化多金属矿,这类矿床往往不含磁性矿物或具有微弱磁性,且矿石多呈浸染状结构,磁法和其他电法的找矿效果欠佳,故激电法成为寻找铜、铅、锌、钼等金属硫化物矿床的主要方法。近年来,激电法在寻找无磁或弱磁性黑色金属矿、贵金属矿、稀有金属矿和放射性矿床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矿种或者因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激电效应(如某些赤铁矿和软锰矿等),或者因其与具有激电效应的蚀变矿化(特别是黄铁矿化和石墨化)共生,因而能用激电法直接或间接找到。

1 普查区地质特征

普查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塔里木古陆块中的古生代前陆盆地,处在柯坪塔格铅、锌、铜(铁、钒、钛、磷)Ⅲ级成矿带上,该矿带位于塔里木板块西北缘,北以库尔勒深断裂与南天山造山带毗邻,南和东部为环形断裂所限,与塔里木覆盖区接壤,长约300 km,宽约30~75 km,面积约15 000 km2。该成矿带的矿产以沉积型为主,自震旦纪至石炭纪基本为稳定性连续沉积,为铜矿的形成创造了良好大地构造环境。

1.1地层

勘查区出露的主要地层有:下泥盆统、上石炭统、二叠系下统、白垩系、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及第四系。下泥盆统分布于普查区的南部,岩性以砖红色石英砂岩夹薄层粉砂岩,偶见浅绿色、白色的斑块或条带。岩层具波痕,斜层理发育。上石炭统在普查区内广泛分布,岩性为厚层状生物灰岩,灰黑色灰岩为浅海条件下生物活动与化学沉积的结果,与第三系呈断层接触,岩石极为破碎,断层面附近有含铜、铅、锌热液沿裂隙充填。二叠系下统在普查区内广泛分布,出露岩性主要为灰色薄层状生物灰岩及泥灰岩。由于断层发育,地层比较破碎,蚀变现象普遍,在与白垩系接触带附近有硫化物铁帽分布。白垩系主要分布于普查区中部,与下覆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有剥蚀面。下第三系主要为一套砖红色碎屑岩及蒸发岩沉积,岩层总厚度为70.57 m,为普查区主要含矿地层。上第三系主要分布于普查区南部,第四系分布于普查区的大部,主要沿沟谷分布,由坡积及冲积物组成,其厚度为0.50~4.20 m。

1.2构造

柯坪塔格背斜为不对称背斜,北翼倾角缓,南翼倾角陡,背斜呈东西向展布。背斜倾伏端位于通古孜阿孜沟(大山口)一带。该铜矿位于柯坪塔格背斜南翼。组成背斜的地层:背斜核部为寒武-奥陶丘里塔格群灰岩,两翼为志留系、泥盆系、石灰系、二叠系、白垩系、第三系地层。普查区位于柯坪塔格背斜北翼,为一单斜构造,构造简单,地层倾角20°~30°。普查区域内未发现大的断层,但区域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为奥兹格他乌断裂、柯坪塔格断裂。

1.3岩浆岩

区域内岩浆岩较少见,仅在区域西部的二叠系地层中有辉绿岩脉及岩株产出,岩脉延长3 km左右,厚10 m,有褐铁矿化、绿泥石化,另有少量南北向的辉绿岩脉一般延长数十米,宽几十厘米。岩浆岩在本区与成矿关系不明显。

1.4成矿条件分析

含铜矿化层岩性为灰白色、浅灰色、棕色中细粒钙质砂岩,周围铜辉矿业公司区块内含铜矿化岩性变细,并含有泥质薄层。含矿层底部见有一层砾岩层,砾岩中可见有铜矿化,矿化发育在胶结物中。砾岩中见有孔雀石化,顶底板岩石均为紫红色、酱紫色粘土岩、细砂岩。

2 地球物理特征

本次标本采集总共18块,测量极化率和电阻率两个参数,采用小四极法,将标本浸水24 h后在标本架上测量,具体见表1。

表1 物性参数统计表

由表1可知,砖红色砂岩极化率在1.2%左右,电阻率在30 Ωm左右;灰绿色砂岩极化率在2%左右,电阻率在70 Ωm左右;砾岩极化率在1.5%左右,电阻率在320 Ωm左右。

上述岩矿石参数特征表明:砂岩呈现低阻相对高极化特征,可形成相对高极化低阻异常,为本区的重要找矿标志之一;而砾岩呈现中高阻相对低极化特征。由于普查区出露岩性比较单一,多以砂岩为主,赋矿的砖红色砂岩的极化率为本区最高,电阻率表现为最低,砂岩与砾岩的电阻率差别较大,矿化体与围岩电性具有一定的电性差异,具备激电开展的地球物理前提。结合铜矿化带赋存在古近系(E)红色砂岩岩层中,建立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为古近系含孔雀石化砂岩岩层—相对高极化低阻异常。

3 工作方法与技术

工作采用中间梯度装置,AB=800 m,MN=40 m,点距20 m,测量范围AB/2=400 m,旁测范围AB/8= 100 m,供电周期16 s,测量不极化电极内阻应小于2 000 Ω。

激电测深:根据面积测量取得的成果,在T-IP-1激电异常区L4200线布置了一条激电测深剖面。测深装置采用等比测深,点距40 m,ABmin=10 m,ABmax= 1 200 m,MN极距等于AB/10 m,以了解激化体的产状和深部变化情况。

4 成果解释

按激电异常的划分原则,统计矿区内激电极化率的背景场值是1.3%,异常值下限为1.8%,这样就可以较清楚显示异常和地质构造的对应关系。

按上述异常的划分方法把该区的激电异常自北向南分为了三个带,分别为:T-IP-1、T-IP-2和T-IP-3。T-IP-1激电异常带自西向东又分了四个次级异常分别为T-IP -1-1、T-IP-1-2、T-IP-1-3、T-IP-1-4;T-IP-2激电异常分了2个次级异常分别为T-IP-2-1、T-IP-2-2。异常分布见图1。

图1 激电异常划分图

本次所划分的三条激电异常带,极化率异常值在2.2%~2.7%之间,异常较为明显。异常位置都对应了乌恰下亚组:粘土岩、砂岩和洪积层砾岩接触带附近。

由图1可知,激电异常形态规则,集中的分布在测区北部和西部,整体呈东西走向的条带状,异常形态规则,有多个异常中心,与地表乌恰下亚组:粘土岩、砂岩地层走向一致。该异常的低电阻率特征与砂岩、粘土岩密切相关,由此推断激电异常为含砂岩地层引起,其中规模较小,形态完整的高值异常推测为矿化体引起。

针对已圈定出的激电异常,经过分析认为,T-IP-1异常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为矿致异常引起,确定为重点异常布设了激电测深剖面L4200,以查明该异常在垂向上的极化率和电阻率分布特征,从而圈定矿体,见图2。

图2 测深剖面L4200线激电异常推断

测深剖面L4200,剖面长440 m,垂直激电异常T-IP-1-1布设,在测点20720和20880下方60 m处,发现明显的激电异常,异常形态规则完整,低阻高极化特征明显,产状近似直立,延伸100 m。推测为矿化体引起,建议布设钻探验证。

5 结论

通过本次激电中梯扫面和激电测深工作,发现三处成矿条件较好的激电异常带,6个激电异常中心,均表现出低阻高极化电性特征。激电异常带推测为含砂岩地层引起,激电异常中心为地层中矿化体所引起。中梯扫面反映地下150~200 m深度的信息,测深反映的异常部位与扫面基本一致,推断矿化体埋深在150 m左右,且向下有一定的延伸,产状较陡,近似直立,这与出露地层北倾有一定的差异。整体上来说,激电异常基本圈定了含矿地层及矿化体的规模和位置,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找矿靶区,该方法在本区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程志平.电法勘探(第二版).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5.

[2]刘天佑.地球物理勘探概论(第一版).中国地质出版社,2007.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DZ/T0187-1997).

收稿:2015-07-30

猜你喜欢

激发极化砾岩激电
大功率激电测深方法在豫西董家埝银矿床勘查中的应用
激发极化法在河北兴隆县太阳沟钼矿勘查中的应用
青海大柴旦镇尕日力根砾岩型金矿成矿特征研究
高频大地电磁测深与激电中梯在金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大功率激电测量在冀北温家营—马家沟银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综合激发极化法在那更康切尔北银矿中的应用及找矿标志探讨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KS地区砾岩地层岩石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智能激发极化测井仪器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