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教育初探

2016-07-18李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好习惯教育

李涛

摘 要 我们都知道,好习惯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每一个成功人士都具有良好的习惯。而好习惯的培养是一项艰巨漫长的过程。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四心:“耐心、信心、恒心、爱心”,并能有机地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创设出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孩子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起来。

关键词 好习惯 好人生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段阶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我谈以下四点想法。

1从诚信开始培养做人的习惯

教育实践家冯恩洪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要教会孩子什么?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要引导孩子先学会做人,然后是做学问。”

做人的教育,实际上是培养孩子为人的正确态度和品格。诚信是立身之本,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产,它能让孩子保持正直,挺直脊梁、光明磊落地做人,还能给孩子以力量和耐力。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诚信的习惯呢?

(1)让他们懂得诚实守信的意义。知道诚信是最有价值的财富,懂得诚实守信是交友之道、为人之道。在社会生活中,只有诚实守信,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别人才乐意和你交往;如果不取信于人,就会失去朋友,还会影响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2)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需求,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要求。作为教师,应该多听听学生的心里话,当学生们把要求讲出来之后,跟他们一起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哪些是以后才能满足的。按照商定的内容去做,无需说谎,更不能用高压政策不满足学生正当的要求。这样,学生才会心服口服。

(3)要多给学生肯定、鼓励,使之享受到诚信带来的愉悦。当我们发现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做得好时,要及时予以夸奖,甚至是给予物质奖励,使之感受到诚信带来的愉快,从而使他们逐步养成诚信的良好习惯。

(4)有的方矢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教师要恰到好处地用举实例、讲故事的方法给他们讲诚实守信对人的发展多么重要,做人不讲诚信会带来什么恶果。而诚实守信的品质必须从小培养,从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样,长大了才能做有用的人。

(5)教师要给学生做诚信的榜样。诚信,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品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定要做好学生诚信的表率。如果在学校还能就诚信问题开展讨论,同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那效果可能更好。

2从珍惜时间开始培养做事的习惯

目前,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的作业负担过重。对此,他们简单地认为这是学校作业、考试多的缘故。其实不完全如此,因为大多数学校对小学生的学习负担问题都很重视,作业过量的现象日渐减少。造成学习时间长的主要原因,还是在这些孩子自己身上:他们时间观念不强,学习效率不高,生活没有条理化。不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对儿童当前的学习、将来的成才显然是不利的。怎样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形成珍惜时间的习惯呢?

(1)学会做事有计划。老师应从入学起就根据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建立科学的日程表,并对学生严格训练。特别要强调在规定学习的时间里,一定要坐下来学习,不能没有作业就玩,或随便改变学习时间等。

(2)从每一件事做起。要训练孩子紧张而全神贯注的习惯。应让孩子明白:认真做事,尽情玩耍,不可一心二用。为此,老师要指导孩子养成做事善始善终的习惯。

(3)自然后果惩罚法。现在很多孩子做事磨蹭拖拉,不珍惜时间,这些毛病与家长的娇惯有很大的关系。假如拖拉就会上学迟到,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一旦孩子尝到耽误时间的苦果,心里就会不舒服,自然会吸取教训,重犯的可能性就少。这种教育方法叫做“自然后果惩罚法”。

时间,是人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3从会阅读开始培养学习习惯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呢?

(1)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激发学生阅读名家名著的兴趣。有些课文本身就是名著的节选,我们在指导学好课文的同时,可介绍前后相关情节,使学生由被动地听到自觉地去读,提高阅读生活气息浓厚的名著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为了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关键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可结合阅读课文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或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爱读书的典型事例,启发学生爱读书,向他们介绍各种读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3)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要强化一种意识,必须营造相应的氛围,使孩子的内心世界不断受到这种意识的提醒和冲击,这样才能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烙印,由无意注意逐步形成为有意关注。通过氛围的营造,让好书的影子随时撞击学生的眼球,让好书的声音不断萦绕在学生的耳际,让好书的智慧不时愉悦着学生的心灵,耳濡目染中,学生渐渐地就把阅读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4)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学生要解决那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除了向老师、家长或同学请教外,还可以利用工具书求得解答。

(5)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所感、有所悟,如果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便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

4从会感恩开始培养交住的习惯

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的思想教育,包括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小学生,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

那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恩爱。这样做可能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处。因为知道别人的恩情并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其次,感恩教育应以活动为载体,让小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

猜你喜欢

好习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养成“五个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