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6-07-18陈兴旺

企业导报 2016年14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对策

陈兴旺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社会影响力也随之不断提高。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高职院校在服务社会方面还存有一定的问题,亟需我们转变观念,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以尽可能提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院校招生范围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也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亮点。作为高等教育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高职院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无论是高职院校自身的实力,还是其服务社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提高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也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长期目标。

一、当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受多方面条件限制,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工作存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第一,缺乏针对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并没有与当地经济发展相挂钩,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不能够满足当地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才的培养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不能够有效服务于社会发展。第二,缺乏系统性。一般而言,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的联系相对来说是较为频繁的,两者互相合作,既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目前双方的合作缺乏一定的连续性,仅限于一两个项目或是短期内的合作发展,缺乏长期的合作目标的制定,系统性较差。第三,缺乏紧密性。虽然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接触较为频繁,但两者隶属于两种不同的性质,双方的合作也仅限于口头或是表面形式,学校服务社会的意识较为落后,两者的合作仍然缺乏一定的紧密性。第四,缺乏主动性。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甚至身兼数职,这就导致教师精力不足、时间不足,不能够主动走入社会中,了解社会需求,密切与企业的联系等。

二、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

(一)转变服务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多次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并制定了一些法规政策,旨在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来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鉴于此,高职院校教职工要改变传统“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积极性,确立起主动服务的观念。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建立起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为教师参与社会活动留有充足的时间,并将教师服务社会的行动作为考核标准之一,这样能够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主动性,能够带动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二)明确服务定位,突出服务特点,提高服务针对性。若想提高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紧密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以及优势领域,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从而为社会提供高精尖的专业人才,提高服务的针对性。

(三)加强内涵建设,培育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的有效性。首先,要加强师资建设,高职院校要注重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可建立起教师实践制度,激励教师到企业中进行交流学习,以了解到最新的行业动态,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其次,整合专业资源、加强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自身的发展需求,也要考虑到社会发展需求,要不断地对专业资源进行整合,不断加强本校的专业学科建设,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以丰富学校专业内涵、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第三,加强学校内部实训基地实体建设,奠定社会服务的物质基础。实训基地是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场所,其关系到学生实践水平能力的高低,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能力的物质基础。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以教学为主,兼顾生产、科研与培训,在保证学生技能提升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基地在服务社会中的能力。

结语:总之,服务社会发展、适应社会潮流,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高职院校能够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法宝之一。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实例、专业特色以及当地社会发展状况,来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师的服务能力,确定好服务于社会的规划,不断拓宽服务社会的范围、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这样才能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周世青.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状及思考 [J]. 高教论坛, 2009(12).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