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现代智能建筑的发展

2016-07-18安宇尘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山西建筑 2016年6期
关键词:发展状况智能建筑智能化

安宇尘(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谈现代智能建筑的发展

安宇尘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阐述了智能建筑的定义及其系统构成,介绍了现代智能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从建筑设计、系统升级等方面,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智能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智能建筑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智能建筑,系统构成,发展状况,智能化

0 引言

建筑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中,科技和文化的浓缩,体现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每个时代的建筑都富有内涵和哲思,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的发展,经济空前繁盛,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对建筑物所能提供的信息化服务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智能建筑的产生成为了建筑历史发展的必然。智能建筑的热浪渐渐蔓延全球,在20世纪90年代,智能建筑的新兴概念开始出现在中国,9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形成智能建筑建设高潮。智能建筑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工作、商务和居家生活的模式,建筑物从此有了温暖人性化的内涵,继而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建筑物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1 智能建筑的定义与构成

1.1智能建筑的定义

美国联合科技集团公司(UTBS)首先提出智能建筑,使得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这一词汇首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何为智能建筑,我国根据修订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1]。总的来说,智能建筑符合现代人类对建筑的追求,它的智能化不仅提高了舒适度和方便度,还有利于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两者高速地发展。

1.2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

智能系统是智能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相当于人类的大脑,是整个环境内系统集成的核心,它的设备由重要的综合布线系统与终端设备相连接,并且由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整栋大楼实时控制,从而实现高度的建筑智能化。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自动化系统共同组成了建筑智能化系统,三者相辅相成,促进智能化系统的有效运行,见图1。

图1 智能化系统结构图

2 智能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2.1智能建筑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在智能建筑领域,国外有较早的认知,所以拥有较为完善的先进科研体系,美国作为智能建筑的发源地,其研究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军地位。美国早在1986年就成立了“美国智能建筑协会(AIBI)”,并且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经过6年的不断研究和努力,在1991年发布了第一版《(ANSI/TIA/EIA586A)商业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和《(ASI/TIA/EIA569)商业建筑物电信布线通道及空间标准》[2]。如今,美国的办公大楼有近80%为智能型的,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如IBM公司(见图2)、AT&T公司总部大厦等。

日本于1985年年底成立了“建设省国家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和“日本智能建筑研究会”,并开始建设智能建筑,于1985年在东京建成了箱崎大厦(见图3),政府也给予政策上的支持,积极推动并制定了四个层次的发展规划,同时民间成立了“日本智能建筑研究会”[2]。

欧洲生态智能建筑的发展处于世界前列,有代表性意义的是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市的维多利亚保险公司总部大楼,它采取非常成熟的技术,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智能玻璃幕墙,置换式新风系统等。

图2 美国IBM公司大厦

图3 日本箱崎大厦

2.2智能建筑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我国智能建筑开始起步在20世纪90年代,它的雏形是北京发展大厦,但管理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困难,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趋进步,我国正在努力建设一个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建筑大环境。1992年房地产的迅猛发展使得智能建筑真正普及、推广,随后其发展迅猛,表现出无限的市场潜力,社会、经济效益突出,伴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热潮,智能建筑在各方面也有大的提高,具体的发展状况见表1[4]。

表1 智能建筑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3 现阶段我国智能建筑领域的不足

我国智能建筑在近十年来有方兴未艾之势,在一线城市建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意义的智能建筑,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发展水平,有着诸多不足之处和问题。设计单位对智能建筑的认识不全面且存在疏漏,造成功能和质量上的缺陷,设计单位期望值往往很高,有些功能的实现并不符合实际需求,甚至提出了一些超出建筑本身规模及水准的智能化建筑要求,设计的图纸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在智能系统方面,建筑师的思考尚处于不成熟阶段,有时甚至忽略智能建筑的要求和功能性,选择在建筑结构主体完工后再去考虑,造成日后系统安装、调试、运行出现极大的困难,纵然系统施工完成,日后运行的安全问题是不可忽略的。我国现阶段提出了3A系统的理念,其中包括通讯自动化(CA)、建筑设备自动化(BA)和办公自动化(OA),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常采用集散式控制,也有分布式控制[5]。其中智能建筑系统的“升级”问题尤其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由于社会科技水平日益进步、提高,经济实力日趋增长,用户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系统总会有落后甚至被淘汰的一天,而智能建筑一经建成后,外形及内部结构就固定不会发生变化,这要求建筑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建筑的基础设施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综合布线系统,建筑单位往往没有真正考虑其互联性,导致建筑内楼宇、消防、保安、安全通道相互独立,没有真正实现智能化的同时,还造成智能3A系统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资源极大浪费。

4 针对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看法

在进行智能建筑设计时,要多方面考虑,如建筑物的性质、用户真正的需求、建筑规模、市场定位、财力等因素。建设智能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就是了解整个工程服务对象的需求,只有全方面了解需求,在智能化方面的定位才会不产生疏漏。其次是规范运作程序,有效避免工程不必要的风险,只有运行良好、效益明显、整体性优越的系统才是一个好的智能系统。之后交由建设方,由建设方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进行专业评审,评审方案合格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方可作为设计的依据。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高度统一且相互配合,向同一个目标迈进,同时要考虑整体智能建筑的经济性和功能性,还有建筑布局等宏观方面的协调配合。

学习古人的思想,国外优秀的智能化先进技术和产品要引进和吸收,同时发挥本土优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建筑市场,努力构建和打造我国的专业化、智能化工程设计及施工队伍,一步步地拉近技术方面与尖端国家水平的差距。在系统开发方面,每个地区的不同大楼使用性质不同,系统集成软件及软硬件的二次开发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就要开发出适应中国国情的软件,与我们的建筑相适应,进一步独立完成对智能建筑系统的相关工作,如开发、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管理等,减少资金外流以及外商垄断智能建筑技术的状况。同时还应利用科研机构,各大建筑企业不断发掘产品开拓市场,将中国现在重视的IT行业与智能建筑相结合,将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5 结语

智能化对于现在的建筑设计是一个新的突破,我国智能建筑的起飞阶段已经过去,我们正处于一个市场从无序到有序,整顿建筑规范的大环境下,挑战与机遇并存。新的技术、工艺以及管理方面的概念都在不断突破过去固有的模式,科学技术大大提高实质上是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智能建筑为人们提供了更高品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我们应该为了这个目标作出更大的努力,推陈出新,走出一条中国化的智能建筑路线。

参考文献:

[1]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

[2]建设部智能建筑发展对策赴美培训考察团.智能建筑发展对策——赴美考察报告[R].1999:48-52.

[3]徐兴声.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方向[J].建筑学报,1997(6):20-21.

[4]尹伯悦,赖明,谢飞鸿.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在世界和我国的发展与应用状况[J].建筑技术,2006(10):735.

[5]王尧,陈鹏,王婷.智能建筑的现状及分析[J].山西建筑,2006,32(4):47-48.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telligent building

An Yuchen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Elaborated the definition and its system structure of intelligent building,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modern intelligent building at home and abroad,from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system upgrade and other aspects analyzed some existing problems in present stage our intelligent building development,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solution measures,had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related research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Key words:intelligent building,system structure,development status,intelligent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825(2016)06-0025-02

收稿日期:2015-12-14

作者简介:安宇尘(1995-),女,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发展状况智能建筑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研究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模式、问题与对策
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与竞争力研究
我国互联网+环境下内容产业发展态势研究
萍乡市油茶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