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体会

2016-07-18李彦玲张建雄

甘肃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儿腹泻

李彦玲,张建雄

(甘肃省静宁县八里卫生院,甘肃 静宁 743400)



中西医结合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体会

李彦玲,张建雄

(甘肃省静宁县八里卫生院,甘肃 静宁 743400)

摘要:分析和探讨了中西医结合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应用。对2012年6月—2015年10月来甘肃省静宁县八里卫生院治疗腹泻的患儿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静脉补液以纠正患儿水和电解质紊乱,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西医结合灌肠液保留灌肠。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76%,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6%,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西医结合保留灌肠;抗感染和抗病毒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6个月~3岁婴幼儿更容易发病。中医范畴的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呈水样,中含不消化的乳食及粘液为其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节最为常见。尤其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夏秋季节更加容易,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防治方法不断改进,使婴幼儿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下降[1]。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主要特点,常常伴有腹痛、呕吐等症状。容易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对患儿调整饮食,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进行抗感染、抗病毒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保留灌肠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甘肃省静宁县八里卫生院对2012年 6月~2015年10月因腹泻住院的50例患儿,年龄在3个月~3岁,符合小儿腹泻诊断标准,并且病程≤3d,在就诊前24h内腹泻次数明显增加,大便次数达到1~2次/h,同时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无明显脓血及粘液;就诊前没有使用抗生素或者使用肠粘膜保护剂治疗。将5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儿采取静脉补液,纠正患儿水和电解质的紊乱,进行抗感染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静脉补液的基础上使用中西医结合保留灌肠。灌肠液使用参苓白术散加黄连素与思密达联合保留灌肠。参苓白术撒一次一包(9g),思密达:3个月~1岁患儿1/2包/次,1岁~3岁患儿1包,将黄连素研成细粉与思密达、参苓白术散混合,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配成2%溶液,充分摇匀,每次20~30ml,温度在36~39°C,选用50mL注射器抽吸灌肠液,接好一次性导尿管,在患儿排便后,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cm左右,在导尿管和肛门用液体石蜡油润滑,把导尿管插入患儿直肠内12~16cm,缓缓推注灌肠液后缓慢拔出,注意尽量长时间保留灌肠液于肠内。

1.3诊断标准

依据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止学术研讨会组委会,关于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显效:在治疗72h内,粪便次数及形状恢复正常,并且全身症状小时,有效:在治疗72h,粪便次数及形状有明显好转,并且全身症状有明显大的改善;无效:治疗72h后粪便次数及形状无好转且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加重[2]。

1.4统计学方法

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结果和治愈时间见表1,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80%,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儿治疗结果和治愈时间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以夏秋季高发,大部分是细菌和病毒感染,也可由于患儿受凉或喂养不当,食具消毒不严或食物不卫生造成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综合征[3],患儿临床特征为便次增多和性状改变,伴有发热和呕吐,精神差等,如治疗不当,容易导致病程迁延,病情加重,据WHO统计,世界每年5岁以下的儿童患腹泻约有10亿,其中死于腹泻的儿童有400~500万。在我国小儿腹泻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第二位[4]。小儿腹泻的病因是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受到病毒和细菌入侵引起—改变,导致双糖酶的活性减低[5]肠道内的水和电解质失衡,导致肠道内环境变化,患儿发生腹泻。小儿脾胃薄弱,无论感受外邪,或内伤乳食,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导致泄泻。正如《幼幼集成》所云:“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盖胃位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中医认为小儿泄泻的原因虽多,而总的来说都与脾虚湿盛有关,因脾为土脏,职司运化,其性喜燥而恶湿,脾虚则水湿不化,易致泄泻,所谓“湿多成五泄”。小儿脏腑娇嫩,一旦感受外邪,或饮食失节,均能损伤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不分,水湿与食物并走大肠而致泄泻。参苓白术散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扶脾益气;莲子肉、山药、扁豆、薏苡仁健脾化湿;砂仁、桔梗理气和胃。具有补脾、健脾益气之功效,是治疗泄泻之传统方,对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是调整饮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肠道内外感染,并加强护理,防治交叉感染及并发症。但由于婴幼儿服药困难,服药剂量及次数难以控制,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采用保留灌肠治疗操作容易,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对肠道粘膜有直接覆盖能力,并且不改变正常的蠕动和大便的颜色,药物在肠道内吸附毒素,排除体外,对患儿无痛苦,相对于患儿口服药和静脉给药,临床效果好,见效快。

参考文献:

[1]冯宝峰,周圆,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95例[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1-142.

[2]李玉莲,盐酸小檗碱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4)33-34.

[3]王琼芬,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民间医药2010(1)183-184

[4]杨顺华,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85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7)29.

[5]石静,张静,张荣书,必奇,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5):(6)29.

中图分类号:R725.7

猜你喜欢

小儿腹泻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观察
分析轮状病毒疫苗预防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联合平板电脑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等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儿腹泻原因探讨及治疗分析
联用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蒙脱石散联合乳酸菌素片治疗小儿腹泻72例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