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葬”遇冷与“坟房产”过热

2016-07-18文丨杨维兵

遵义 2016年8期
关键词:坟地墓地生态

文丨杨维兵

“生态葬”遇冷与“坟房产”过热

文丨杨维兵

从以前对墓地的忌讳到现如今“死不起”的自嘲和担忧。殡葬改革的口号虽已提出了很多年,但一些地方始终没有落到实处,迫切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以强有力的手段深入推进,树立文明的丧葬理念,为高价墓“退烧”,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生前厚养,逝后薄葬”的良好风气。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问墓价欲断魂。清明前后,有关墓地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坟地产”暴利超过房地产的声音不绝于耳。据媒体报道,山东全省生态安葬率仅为20%左右,鲁西南一些地区则更低,节地生态安葬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全国至少有14个城市的墓地平均价格在2万元每平方米及以上。在北京、上海等多地,由于墓地价格飞涨甚至超过房价,“阴宅”贵过“阳宅”,不少人无奈奔赴异地买墓。

因为担心房子涨价,很多人在抢购房子的过程中成为了“房奴”;因为担心墓地涨价,又出现了人们抢购墓地的风潮并沦落为“墓奴”。从以前对墓地的忌讳到现如今“死不起”的自嘲和担忧,从房地产价格飞涨而引爆的“房地产经济热”到现如今墓地价格飞涨而引爆的“墓地经济热”,“死不起”不仅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成为了各级党委、政府不得不面对的民生问题。虽然很多地方都在积极开展“绿色清明生态葬”公益活动,免费向社会提供鲜花葬、树葬、草坪葬、壁墓等不保留骨灰、节地的生态墓位,但这种惠民行动却备受冷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殡葬市场一边是“冰山”,一边是“火海”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中国的传统习俗说起。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不仅表现在生前,也表现在死后。生前的孝,可以通过物质的、精神的方面展现出来,而死后的孝只有通过厚葬和豪华祭奠等方式来体现。因此,厚葬,既与传统习俗有关,也与晚辈的孝心有关。在厚葬理念和面子观念的支配下,一部分“先富起来”的阶层在殡葬时就会相当奢侈,经“攀比之风”吹拂,墓地价格就越涨越高,外观越来越豪华,以殡葬为轴心的增值服务也越来越多。虽然很多人对这种现象都骂声连连,但在家有丧事时也不由自主的趋之若鹜,不仅助推殡葬行业乱象丛生,也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死结”。

与人们抱怨“死不起”相反的是,那些经营“坟地产”的人却赚足了银子。据记者在一些经营性陵园调查发现,“坟地产”的利润一般都在50%以上,一些卖到几十上百万元的“天价墓”甚至可以获取10倍以上的利润,这些利润被“坟地产”的投资方、开发方、经营方和销售方按不同比例瓜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花高价买来的“坟房产”还有年限,过了20年还要继续“交租”。《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暴利的“坟地产”,不仅浪费土地,践踏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尊严,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扰乱了国家殡葬改革秩序,应该得到遏制与规范。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钢筋水泥修建的硬质墓地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而且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殡葬改革的口号虽已提出了很多年,但一些地方始终没有落到实处,迫切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以强有力的手段深入推进,在依法整顿和规范殡葬行业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全面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文明的丧葬理念,让“生态葬”成为社会主流,成为人们办丧事时的首选。

近年来,尽管多地殡葬改革提供了经济补贴的方式来推行“生态葬”,但一些老百姓还是觉得不够体面,呼吁百姓转变观念的同时,也希望政府部门将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多照顾老百姓的情感需求,为高价墓“退烧”,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生前厚养,逝后薄葬”的良好风气。

猜你喜欢

坟地墓地生态
滑轮
“生态养生”娱晚年
坟地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最大坟场
怪鸟夺妻杀夫(上)
莫斯科墓地拟覆盖免费WIFI方便扫墓者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