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研究

2016-07-15刘淑波杜柯凝黄艳智长春市儿童医院吉林长春13005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院内感染护理措施预防措施

刘淑波 杜柯凝 黄艳智(长春市儿童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



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研究

刘淑波 杜柯凝 黄艳智
(长春市儿童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

【摘要】目的 研究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与2014年2年间我院新生儿各50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新生儿病房仍应用常规护理,2014年新生儿病房给予感染预防及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2013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11.2%,2014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4%,2014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2013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病主心院内感染应用有效的预防与护理干预,可以有显著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预防措施;护理措施

随着我院对感染研究的深入,对新生儿病房管理逐渐增强。新生儿器官功能没有成熟,缺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缺乏对疾病抵抗能力,很容易受到病房院内感染[1]。一旦受到感染就会迅速发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2]。本次研究中,2014年我院加深了对新生儿病房感染预防及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新生儿病房的院内感染率,现将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与2014年2年间我院新生儿各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500例新生儿均在我院住院5日以上。其中2013年新生儿男性241例,女性259例;2014年新生儿男性238例,女性262例,两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选择2013年与2014年2年间我院新生儿各50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新生儿病房仍应用常规护理,2014年新生儿病房给予感染预防及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013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11.2%,2014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4%,2014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2013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n,%)

3 讨 论

3.1 新生儿病房消毒: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适宜环境下,新生儿才能健康生长,新生儿病房还要每日进行通风和换气,每日对病房的地面和器械、用品等以消毒液擦洗,定期进行空气培养,及时发现问题,把空气传播的途径及时切断。对患儿使用物品,例如:被子、衣服等,以高压灭菌以后才能使用,每周对监护仪、婴儿镑称等至少消毒2次。

3.2 新生儿呼吸道管理:降低对新生儿的侵入性操作,可以把新生儿的头部、肩部抬高,取侧卧位,避免新生儿分泌物、呕吐物被吸入呼吸道内导致感染。每日对呼吸机管道进行换管与消毒,为新生儿进行吸痰操作时,选择一次性的吸痰管,对口腔和气管导管等要区别使用,避免新生儿口腔内的细菌进气道内,减少对新生儿的侵入性操作[3]。

3.3 基本护理干预。①皮肤护理:为新生儿仔细沐浴、油浴,使新生儿皮肤保持清洁,观察新生儿耳后、腹股沟等部位的皮肤是否发生破损或红疹等,新生儿排便后要进行臀部护理,避免尿道口受到污染。②口腔护理。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新生儿口腔黏膜是否发生破损或感染,以生理盐水对新生儿口腔进行擦拭。如果新生儿长期应用抗生素,在喂奶后要以制霉菌素甘油对新生儿口腔进行涂抹,避免发生鹅口疮。③眼部护理:新生儿出生时由于沙眼衣原体会定植在新生儿的结膜处,就要以泰利必妥滴眼,预防发生结膜炎,同时,还要观察新生儿的眼部分泌物颜色、数量。④脐部护理:护理人员每日为新生儿做脐部护理,使新生儿的脐部保持干燥,做好脐根部的消毒,还要观察新生儿脐根部是否有红肿、异常分泌物,若有异常就要及时进行培养和处理。⑤喂养护理:为新生儿实施营养供给,提高新生儿抵抗力,降低病房院内感染,如果新生儿的吸吮、吞咽能力不强,就要进行胃管鼻饲,控制呕吐、窒息等症状发生,新生儿恢复吸吮能力后,可以恢复正常的吸吮。保证母乳喂养,可以提高新生儿免疫力,提高抵抗外界因子侵袭[4]。⑥隔离护理:发现有传染病例、可疑传染病例,就要把患儿及时隔离,实现专人专用物品,根据不同传染病分析传播方式,选择不同隔离护理措施。⑦抗生素护理:抗生素应用较为普通,而抗生素又会导致新生儿的耐药性,所以,一旦滥用抗生素,就会使正常的菌群被耐药菌替代,出现耐药菌感染后很难控制,还会加大真菌感染率,所以,一旦要科学应用抗生素。

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一定要提前做好控制预防护理工作,了解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后,为新生儿制定有效的防控干预措施。本次研究中,2013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11.2%,2014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4%,2014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2013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应用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阳晓玲.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预防与护理管理方式研究[J].现代护理,2014,12(27):92-93.

[2] 李雪莲,翟喜灵,卢秀丽,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1(4):281-282.

[3] 邹平林,马繁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预防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14(6):272-284.

[4] 郭瑞霞,文海燕,耿庆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8):177.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264-01

猜你喜欢

院内感染护理措施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房建过程中电气安装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2013~2015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因子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