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 肥 温度诸因子对塔额盆地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6-07-14康东辉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干热风冬小麦小花



水肥温度诸因子对塔额盆地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物生长发育离不开水、肥、气、热、光照五大因子,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辩证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塔额盆地位于北疆西北部,近几年来,冬小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塔额两县(市)冬小麦面积共计35万亩左右。由于水利设施的改善,大部分土地实行高新节水、增压滴灌技术,地表水的利用率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种植面积由于水的制约使播期拖长;肥料不足及不合理施肥现象造成冬小麦生长发育不良;冻害、高温、干热风的危害影响小麦产量。因此,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析研究水、肥、温度等诸因子对冬小麦生产影响非常重要。

1 水分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塔额盆地冲积、洪积平原棕钙、灰潮土区,冬小麦从拔节水到麦黄水,共浇6次水,全生育期每亩需水量为400~580 m3,各生育期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比例是:幼苗期5%,分蘖期14.4%,拔节期19.2%,孕穗期25.3%(需水临界期),开花期6.1%,灌浆期30%。其中拔节、孕穗和开花阶段是小麦对水分的敏感时期。药隔到四分子期是小花加速发育时期,缺水对小花的发育程度产生不利影响,药隔雄芯发育不好,小花结实率最低,粒数减少,在籽粒形成期缺水主要影响籽粒的发育,灌浆粒重明显下降。

干旱和高温往往同时发生,在供水不足的情况下,籽粒形成快,但时间缩短、籽粒灌浆提早结束,粒重下降。

2 施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养分肥力,以及与供应养分肥力的有关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土壤的自然肥力是历史形成的天然生物肥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通过植树造林,合理轮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压种绿肥,合理施用化肥等措施,逐渐培肥地力,提高土壤供肥水平,满足冬小麦养分需求。目前,塔额盆地逐步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在冬小麦施肥上多采用重施底肥、带小量种肥、看苗追肥的方法。因此,满足水、肥两大因子协调搭配是抓好冬小麦生产的重要环节。

3 温度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于冬小麦生育期较长,要经过越冬、历春、过夏阶段(即:低温、适温、高温阶段),不同生育期的温度对其产量形成影响较大。

3.1 低温。冬小麦的春化阶段在此期间度过,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经过60 d方能度过春化阶段。但冬小麦耐低温程度有限,在冬小麦出苗后,地表无积雪情况下,连续3 d日均气温在-17℃以下,则会冻死;若有5 cm稳定积雪,则可抵御-27℃的低温;10 cm以上稳定积雪,则可抵御-40℃的低温。

3.2 适温。主要指冬小麦开春返青后,尤其是灌浆阶段。冬小麦从三叶期至起身期,以确定小穗数为主,孕穗期以确定小花数为主。这两个阶段如果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穗分化的进程。

3.3 高温。温度过高,达到28℃以上,会使冬小麦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穗分化各阶段加速完成,造成小穗数或小花数减少,此时若水肥措施跟不上,退化的小穗或小花数亦相应增加。

4 干热风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干热风是影响麦类生产,尤其是小麦生产的气象灾害。它是在小麦开花至乳熟期间出现的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轻干热风的气象指标是:日最高气温≥32℃,14:00相对湿度≤30%,14:00风速≥2 m/s;重干热风的气象指标是:日最高气温≥35℃,14:00相对湿度≤25%,14:00风速≥3 m/s。干热风出现后,小麦芒尖干枯,叶子萎蔫,籽粒皮厚,腹沟深而秕瘦,甚至叶片卷曲、青枯死亡。轻者千粒重下降1~3 g,减产5%~10%;重者千粒重下降3~5 g,减产10%~20%。

834700新疆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康东辉

猜你喜欢

干热风冬小麦小花
每一朵小花都应该尽情绽放
小花
无名的小花
中国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进展
基于GIS的邯郸市干热风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971-2010年河套地区干热风发生规律
65年来濮阳市冬小麦干热风灾害特征分析
甘肃冬小麦田
冬小麦和春小麦
冬小麦——新冬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