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桐城佘冲金矿找矿方向初探

2016-07-13查睿

西部资源 2016年3期
关键词:找矿方向

查睿

摘要:佘冲金矿区位于安徽省桐城市陶冲镇一带,处在郯庐成矿带与桐柏——大别成矿带交汇部位,成矿条件较好。区内以往矿产勘查工作程度不高,只在20世纪80年代做过1∶2.5万土壤测量、水系沉积测量及部分矿点踏勘工作。本文结合地质填图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成果,提出区内具有蚀变岩型金矿找矿潜力,并初步探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关键词:郯庐成矿带;成矿条件;蚀变岩型金矿;找矿方向

1. 矿区地质特征

佘冲金矿区位于安徽省桐城市陶冲镇一带,处在郯庐成矿带与桐柏——大别成矿带交汇部位,成矿条件较好(图1-1)。矿区地层简单,主要为表壳岩——枧山组合和变质侵入体——陶冲片麻岩。区内构造较复杂,主要发育NE向、近EW脆性构造和NW向、NE向韧脆性剪切带,次之为不同方向的小型断裂构造及韧性剪切带。岩浆岩较为发育,主要为矿区北侧边缘中生代钾长花岗岩(金鸡寨单元)和石英二长岩(中义单元),其次为花岗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等岩脉。

沿桐太断裂分布多个金矿床,其地质条件与之有共同之处,燕山期岩体侵入,金矿化体处于桐太断裂(郯庐断裂带组成部分)与燕山期岩体交汇部位。多期次构造及岩浆作用,使区内多处岩石中见有多期黄铁矿化,并存在与金矿化关系较密切的成矿期黄铁矿。区内构造也明显具多期叠加现象,其中韧脆性剪切带是重要的成矿部位。

2. 矿床地质特征

区内以往矿产勘查工作程度不高,只在20世纪80年代本队做过1∶2.5万土壤测量、水系沉积测量及部分矿点踏勘工作。2008年,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1地质队在枧山—佘冲一带开展矿点检查,发现地裴西南侧Ag194.5g/t、Cu 0.2%、Au160×10-9的高含量点及洪家金矿化点。

佘冲矿点位于堪查区NE外侧,主要金矿体AuⅠ、AuⅣ,产于二长花岗岩与斜长片麻岩接触面断层带内,矿化体呈15°~25°方向展布,脉状,陡倾(290°∠85°),出露长135m~170m,宽0.2m~0.7m,Au含量2.34g/t~3.36g/t,两侧围岩已具金矿化,Au含量0.1g/t~0.55g/t,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金的糜棱岩。矿化带内岩石具较强的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萤石化、铅锌矿化等蚀变矿化现象,金矿化体的围岩为构造蚀变岩及二长花岗质片麻岩。

洪家金矿化点位于堪查区西南部,其矿化类型为含金构造蚀变岩型。含金构造蚀变岩带呈25°~45°方向展布,脉状、透镜状,陡倾,分布长80m~150m,宽0.5m~1.95m,金含量在0.1g/t~1.5g/t。带内岩石具硅化、碎裂岩化、褐(黄)铁矿化等蚀变矿化现象。金矿化体的围岩为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区内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主要发育在北东向构造蚀变岩及糜棱岩带中,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石英质矿物沿裂隙充填,形成石英细脉或网脉状石英及硅质细脉;二、石英在构造岩中以团块状、碎斑、碎粒、碎粉状产出。凡硅化作用强烈者岩石坚硬,金背景值相对较高,达20×10-9~40×10-9。其次为黄铁矿化,常与硅化伴生,呈团块状、细脉浸染状、星散状分布在岩石裂隙中及其旁侧,多呈自形——半自形晶粒状。地表氧化强者成褐铁矿薄膜附着在岩石裂隙面上,或形成溶蚀孔。还有铜、铅锌矿化,常与黄铁矿化、硅化共生,呈细脉状产出,见有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金属硫化矿物晶体多为自形——半自形晶,沿后期构造裂隙充填,矿化细脉发育部位含金丰度值增高。区内铜矿化点主要有三安、长冲及枧山等铜矿化点。其中,长冲、三安两铜矿化点分布于堪查区北东侧外掛镇——佘冲之间,枧山铜矿化点位于枧山水库北侧。三安铜矿含铜量为0.83%~1.68%;长冲铜矿含铜量为0.20%~0.50%,个别高达4.95%,已民采;枧山铜矿含铜量为1.03%~2.18%。矿化均受330°∠75°、250°∠65°两组裂隙控制,规模较小。

3. 找矿潜力分析

从堪查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查区夹持于桐城——太湖断裂与五聚岭超单元岩体之间,具有多期复杂的构造活动和频繁的岩浆活动,分布有前寒武纪变质表壳岩组合及变质侵入体。区内分布的黄金重砂异常、化探多元素组合异常及众多的金、铜矿化点,不仅反映了地层、构造、岩浆岩对本区成矿的综合控制作用,而且也显示了在该区寻找金铜多金属矿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从化探异常特征分析得出,①区域重砂异常夏家包——佘冲黄金重砂异常金含量突出,且主要分布于本次勘查工作区内;②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的4个异常中夏家包、平堂畈两个主要异常落在勘查区内,这两个异常皆于黄金重砂异常重叠,且中带内带面积大于1km2,成矿元素富集明显;③1∶2.5万土壤测量圈定的金异常Au1~Au7基本都在堪查区内,且都在重砂黄金4异常内,其中Au1号异常和Au7号异常分别与平阳畈和夏家包1∶2.5万水系沉积物金异常相套合,异常区分布有构造蚀变岩、碎裂岩、糜棱岩等含矿岩石。说明异常与矿化关系密切;④堪查区内分布有多个岩石测量异常,异常区内见金铜等金属矿化。矿点检查已发现洪家、夏家包、平堂畈等多处金矿(化)体,在地裴西南侧发现银高含量点;已发现的矿点和高含量点处出露构造蚀变岩、碎裂岩、糜棱岩,岩石硅化、黄铁矿化明显,且表面火烧皮现象明显。汪家瓦屋——小寨金矿化构造蚀变岩带呈北东东向贯穿整个查区,规模大,矿化蚀变现象普遍而强烈,且具有脆——韧性剪切变形特征,是本区较理想的找矿靶体。

综上所述,查区位于有利的成矿构造部位,区内多期次的次级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为成矿作用提供了赋矿空间和矿质来源,前期工作已圈定出规模大、强度高的金异常区,经异常检查在堪查区内发现数量众多的、规模较大的构造蚀变岩带和金铜多金属矿(化)体(点),在蚀变岩带和矿化体(点)出露部位,岩石蚀变强烈,且具脆—韧性剪切变形特征。因此本区具有较好的寻找构造蚀变岩型及韧性剪切带型金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

参考文献:

[1] 常印佛, 刘湘培, 吴言昌. 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M]. 北京: 地 质出版社, 1991.

[2] 唐永成, 吴言昌, 储国正, 等. 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8.

[3] 吴维平, 徐树桐, 江来利, 等. 大别山东部桐城挂镇地区超高压变 质杂岩的变形历史[J].安徽地质. 2000, 10(3): 199-204.

猜你喜欢

找矿方向
鄂西南地区铅锌矿找矿方向浅析
安徽省贵池区赖湖岭金多金属矿矿床及外围地质特征、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