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布列逊的符号学理论看中国的艺术史研究

2016-07-13封梨梨东北师大人文学院130117

大众文艺 2016年22期
关键词:布列林风眠艺术史

王 婧 封梨梨 (东北师大人文学院 130117)

以布列逊的符号学理论看中国的艺术史研究

王 婧 封梨梨 (东北师大人文学院 130117)

诺曼•布列逊通过符号学理论的提出,将艺术看作特殊符号,将艺术史视作符号内部可相互转化的历史,进而明确了艺术史特例的定位。与其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在艺术史研究方面通常通过社会历史学的研究进行,如今看来,对布列逊的符号学理论的深入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布列逊;传统;林风眠;中国艺术史

课题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B060号)的阶段性成果。

诺曼•布列逊,当代欧美著名艺术理论家、艺术史家。布列逊作为“新艺术史”研究中倍受瞩目的学者之一,对后世在艺术史领域的研究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布列逊出版了艺术史研究著作,被称作“新艺术史三部曲”,同时被后世推崇为“西方‘新艺术史’研究中最享有盛誉的学术成果”。布列逊思路新颖,且勇于打破常规,敢于挑战,为艺术史研究领域注入新鲜血液。

一、布列逊的符号学理论视角

布列逊对传统的态度集中体现在他的《传统与欲望:从大卫到德拉克罗瓦》一书中,在书的开篇,他说“正是在贡布里希强调艺术是对假说的验证时,他同普里尼和瓦萨里合而为伍了:绘画重又确认为处在它的前进运动中,而过去从来不成为什么负担”。贡布里希认为艺术故事是对传统故事的代代相传,通过对艺术作品及其与其他作品的渊源、关系的叙述,对艺术史相关事件的变革进行详细解释,这样看来,好像画家所接受的传统观念更多。布列逊认为,作为后世的画家,通常将自己看作是一个艺术作品的迟到者。在对待传统作品的态度方面,布列逊基于对传统为艺术家造成的影响的观察,全面分析其心理效果,并以此来表达对贡布里希传统观念的质疑。在艺术史的研究方面,布列逊将传统视作“影响的焦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以布列逊的符号学理论视角解读林风眠

林风眠一生都在致力于走出不同于中西方的新艺术道路。通过对林风眠作品的分析,能够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与传统观念为林风眠带来的影响。林风眠的作品中有许多要素的根源来自于东西方传统作品,他以这种形式来体现传统为其造成的压力,缓解“影响的焦虑”,最终实现了对传统艺术的超越。“林风眠吃透了东西方艺术的共同规律,他咀嚼着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美,用传统绘画的气韵生动来‘消化’它。”林风眠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传统艺术的融合,创造出一条新的艺术道路,并逐渐摆脱东西方传统文化为他带来的焦虑。分析林风眠的作品可以探寻到中西方传统艺术的影子,下面以林风眠的戏曲人物画为例,就其对传统艺术的态度展开分析。

1959年的布面油彩《霸王别姬》,对西方立体派几何形象与中国传统的民间皮影戏、剪纸艺术进行了巧妙地结合,艺术创造性非常独特。从独创性角度来看,这幅布面油彩画中所涉及的任何要素均不具有独创性。首先,就霸王、虞姬的造型设计上讲,采用的是中国传统民间皮影戏人物的造型特点,呈现出程式化与平面化的造型,同时在人物的夸张动作中也能看出民间皮影戏中人物的影子。其次,就画面表现效果来看,主要吸取民间剪纸艺术的独特韵味,霸王、虞姬与剪纸贴画十分类似。最后,就观看视角而言,主要借助于立体派特点,由此可见林风眠对立体派在画面上的抽象表达与时空转化十分推崇。就林风眠所处时代而言,他对传统压力的体会更为深刻,并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超越传统,并闯出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林风眠的《霸王别姬》将传统图像容纳在内,虽然画面内容选择的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但可以说是对传统的崭新呈现。在大多数人沉迷于传统,且未体会到压力之时,林风眠却通过对整个传统的衡量,有了自己的感悟,并执着于超越传统。

从林风眠的许多作品中,或多或少地能够探寻到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影子。“他将民间线描、敦煌壁画与巴黎画派的色彩与造型进行了巧妙融合,并形成含情脉脉、静雅单纯的现代仕女画图式;他将塞尚的画面力度与画面结构融入到宣纸上,彻底打破了国画柔软、萎靡、僵化的束缚,并形成情感表达饱满、画作形式多样的现代中国画”。

基于以上分析,对林风眠作品的分析已经不只停留在前辈作品的引用方法上,更重要的是分析林风眠引用前辈作品的原因。从布列逊的理论角度来分析,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对林风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由此产生“焦虑”,这种“焦虑”促使林风眠对强大的传统进行大胆改造与创新。在强大的传统艺术影响下,林风眠在许多作品中借鉴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与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艺术,进而形成了独具林风眠特色的新的艺术形式,最终实现了超越传统的伟大理想,使其自身也跻身于前辈艺术大师齐名的行列中来。

三、布列逊的符号学艺术理论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启发

布列逊的视觉文化理论与符号学艺术理论与传统艺术史形成了一定的对立,并逐渐获得知识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布列逊的艺术理论是一种极端化的对创造性与能动性的另一种解读。从某一种角度来讲,布列逊的符号学艺术理论更像是一种特殊手段与策略,将以往的传统观念彻底打破,改变以往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吸收过分重视的现状,对影响过程中的创新观念非常重视,并提倡研究者充分发挥主观意识,将作品原有的客观理念摒弃,进行充分的创造性解读,进而发现新角度,创造新事物。这样就为我国的艺术史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与思路。

中国在艺术史研究方面历史悠久,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到现如今多种版本的《中国美术简史》,数量非常多,但基本采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对美术发展的考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文化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进行联系,特别关注政治经济对美术产生的影响。对于艺术理论专业学习者而言,自大学开始对美术史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通常情况下,教师会安排学生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对名师名画以及其他艺术作品进行了解,同时向学生介绍此作品的创作者、创作时间、表现题材、表达意义及作品的构图、线条与色彩运用。从某种角度来看,采用社会历史学写法的美术史及以上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法,容易导致艺术理论人才通常具有相同的思维定势,无法摆脱传统观念,只要涉及艺术史就立即想到创作者的生平、艺术技巧的运用、艺术运动的形成等大多艺术理论研究者较为关注的方面。尤其在对中国美术史的解析中,通常将艺术作品通过平淡的画面描述来分析,或对艺术作品的意义进行简单分析,多数人基本从以上两个角度来分析,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另外,部分学者通过对西方新艺术史的研究,借鉴其研究方法对中国美术史个案及课题进行研究。从这方面来看,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布列逊的符号学理论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1][英] E.H.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2][英]诺曼•布列逊.《传统与欲望:从大卫到德拉克罗瓦》.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

[3]杨秋林.《林风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郑朝,金尚义.《林风眠论》.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布列林风眠艺术史
艺术史研究的锚点与视角
——《艺术史导论》评介
《近代艺术史研究资料续编》评介
林风眠《静物·瓶花》
毛扎扎艺术史
纪念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剪影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下
阿布列林·阿布列孜:新疆“焦裕禄”
新疆焦裕禄
理解彼此的差异
林风眠妙答“得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