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文化的走向及对策探讨

2016-07-12王学兰

大科技 2016年17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文化产业乡镇

王学兰

(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永定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云南永仁 651400)

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文化的走向及对策探讨

王学兰

(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永定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云南永仁 651400)

近年来,我国乡镇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地方开始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彰显地域特色文化魅力,竭力突出乡镇文化的重要地位,把大力发展乡镇文化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切入点、发展市域经济的支撑点和拉动力,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使乡镇文化有声有色地“火”了起来,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建设,切实发挥乡镇文化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市场经济;乡镇文化;走向及对策

1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以及文化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当前乡镇文化建设薄弱的问题,国家已经引起高度重视。乡镇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体现在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低,乡镇文化建设中不均衡,大量乡镇文化精品在消失是新时期乡镇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此,需要加强探究,制定对策,予以完善。

2 实例概述

云南省楚雄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山峦叠嶂,诸峰环拱,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坝”之称,因为邻区文化的影响与历代中原王朝的开发,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地方文化;在山区各少数民族地区,因与外界相对隔绝,保留了彝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深化,农业科技的普及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农副产品产量和价值。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规模生产经营的格局已经形成,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显著提高。正如俗话说:“贫困思温饱,富足想逸乐”的那样,物质生活改善了,人们对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也就多姿多彩了,所以乡镇文化的发展走向也必须适应现实的农村形势,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生活需要。

3 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文化的新走向

3.1 逐步形成产业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样具有其他商品的属性———使用价值。由于使用价值的差异性,必然产生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多样性。从生产上看,不仅有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活动,而且将出现诸如乡镇自制的文化产业。如该区域中某村镇,借助奇特的山林、灵秀的河水、美丽的乡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2011年实现了增加值30.4亿元。依托乡村旅游发源地品牌,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为主题,推出了火把节、三月会、赛装节、插花节等旅游文化产品,精心编制生态旅游线路,使其成为市民体验少数民族文化的首选地。该村镇41户农民中就有38户经营农家风情餐饮、住宿等服务项目,户均年收入30多万元。

3.2 逐步形成规模化

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的体制,而竞争实质上是规模化的竞争,只有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才能使自己的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例如,随着区域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该地区文化建设不断加速,充分发挥滇池和洱海文化,逐步建设提升改造了川滇公路、108国道等,打通了南亚边境贸易的道路。

3.3 逐步形成特色化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生产经营从分散、零碎经营逐步走向集约、规模经营,向一乡一业的方向发展。坚持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同步开发战略,深入挖掘土改文化底蕴,重点打造中国土改文化。目前,该地区已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感、激发工作热情的红色精品景区。

4 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文化的新对策

乡镇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确实不容忽视,比如各乡镇之间产业发展不平衡,有的发展的好,有的发展的不好。基此,在新形势下,各乡镇要认真研究乡镇文化的新走向及对策,将乡镇文化由过去传统单一、封闭的状态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和特色化发展道路。

4.1 加大乡镇文化基础设施投入

基础设施是我国乡镇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硬件”,改善基础设施是乡镇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①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在加大对我国乡镇文化的硬件设施建设中,必须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要在安排公共文化事业建设费用的时候,把重点向基层、向农村进行倾斜,建立乡镇文化专项资金。各级政府要能够把乡镇文化建设投入纳入到同级财政预算中,并且确保这种投入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步,重点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从而使乡镇文化建设在整体上呈现均衡发展态势。②拓宽乡镇文化建设资金渠道。a.发挥地方财政优势,加大对乡镇文化队伍的培养;b.出台鼓励政策,积极吸纳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引导各种社会资金投入乡镇文化建设。做到多渠道投入多形式参与、多元化发展。

例如结合上述地区实际情况,自2013~2015年,该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国家加大乡镇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明确了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标准,按十个有要求,创建了乡镇示范综合文化站建设面积300m2以上、文体活动广场,各功能室、设备完善;按九个有要求,创建示范村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面积100m2以室外活动场所,各功能室、文体活动设备基本齐全;创建达标村文化活动中心、室外活动场所,配备必要的文体活动设施,同时把文化体育等设施的配送向这些村集中。

4.2 创新乡镇文化产业发展体制

①培育扶持乡镇文化市场主体。以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为抓手,在资金投入、资源配置、政策配置等方面加大力度,培育“文化创意、户外影视拍摄、养生修炼、创作写生”四大园区基地,加快文化艺术村建设,引导佛雕、玻雕、石雕、苴却砚等传统工艺产业集聚规范发展,鼓励、引导民营资本进入乡镇文化产业。②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乡镇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完善修改《天台县关于加快乡镇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从明确专项资金、市场准入、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土地保障、投融资、人才建设、评优评奖等方面加大对乡镇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有关部门出台细分的配套政策,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平台。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乡镇文化产业项目库,加大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对于引进的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给予住房、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4.3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①加大文化投入力度。推进县、镇(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加快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完善,实现全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②持续推进乡镇文化大礼堂建设。加大指导力度,建管用一体化推进,建设一批具有天台文化特色的示范性乡镇文化大礼堂。扩大乡镇文化大礼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继续探索乡镇文化大礼堂长效运行机制,不断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③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管理能力。继续举办农民文化节,创新办节机制,繁荣和活跃基层文化生活。深化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电影公共服务体系。④创新社会力量“办文化”机制,培育乡镇文化非营利性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馆(站)建设,积极支持一批民办博物馆的建成。探索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拓宽社会力量“办文化”路径和公共文化服务渠道。⑤拓展传统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体系。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机制,改革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深入实施文化研究工程。加大优秀文化产品推荐推广力度,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实施地方民俗文化振兴计划。实施农村品牌文化“走出去”工程,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镇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如果建设不好势必会影响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新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根本上解决乡镇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迎合整个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1]范育政.浅谈如何进一步加强乡镇文化建设[J].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Masses,2011(8):194.

[2]王丽华,李立伟.浅谈如何办好乡镇文化站促进乡村文化发展[J].商业文化月刊,2014(21):196~197.

[3]陈小芳.对发展乡镇文化产业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2(8):94.

G270

A

1004-7344(2016)17-0218-02

2016-5-21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文化产业乡镇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市场经济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