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短板及对策

2016-07-12张凌宇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9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短板东北

张凌宇

新常态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短板及对策

张凌宇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化为中高速增长,东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问题严重,行业经营效益低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新常态这一全新的发展观,作为引领东北地区实现新发展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必将带领东北地区走上全面振兴的新征程。

东北地区;新常态;成果;短板

一、振兴东北经济意义重大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是我国工业的摇篮,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东北受计划经济影响颇深,工业经济以重化工业为主,大型企业中国有比例较高,资源型企业较多且其相关的配套产业发展较为完善,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与全国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密切相关,东北经济焕发出的活力将带动全国经济。所以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从来都不仅仅是一项区域性的工作,而是一项意义深远、关乎全国战略的重大布局。

二、东北地区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1.经济总量迈上了新台阶。从2003年开始,12年的时间里东北地区的GDP年均增长高达11%,人均GDP由2000美元翻了两番。

2.稳步推进结构性调整,重大装备研发等行业位居全国领先水平,一些高端装备现已基本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领先优势,粮食的产量今年来也大幅提高。

3.改革开放取得积极进展。东北地区率先实行了农业税的减免和增值税改征营业税,不断简政放权,深化国企改革推行混合所有制。

4.民生持续改善。近十年来,东北地区棚户区改造已累计超过3亿m2,并且约有超过370万的农村人口实现了脱贫。

5.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强。重点水域的治理得到改善,天然林砍伐速度放缓,基本实现了由以商业采伐为主,向以环境保护为主的转变。

三、推动东北经济全面振兴要补短板

目前,我国经济“新常态”特征初显,主要包括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经济转型已进入到关键时期。此时出现了一些地区和部分企业不能够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发展遭遇瓶颈,东北地区的诸多企业就位列其中,由于其长期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再加上其僵化的体制机制束缚,改革起来难度明显加大,近年来多项关键经济指标的大幅回落足以体现其存在的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的全面振兴,应综合分析内外部的形势变化,制定更加符合现实要求的政策法规,争取实现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突破,走出具有东北特色的发展路径。

1.补市场机制的短板。补市场机制的短板是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东北历史上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较为根深蒂固,市场化程度较东南沿海地区较低,市场尚不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东北各省政府对企业的服务职能不突出,反而限制过多,过度僵硬的体制机制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投资环境较差,虽然东北地区拥有良好的地缘优势,仍无法利用其吸引优质的资本的到来,此时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于全面振兴东北经济显得尤为迫切。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东北地区国有资产比重较大,如何盘活这些国有资产,使它们焕发出新的生机,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东北地区是挑战,更是机会,东北地区应借此时机大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将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逐步从市场中退出,对于那些拥有发展潜力,但规模较小的企业予以适当的整合,提升国有资本的竞争力。

(3)更加注重发展民营经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东北三省的政府应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关注,扶植其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鼓励其与国有资本共同持股,还可让其参与大型基础设施等工程的建设,实现双方互利互惠,同时还要保障民营企业的权益,避免混改后国有资本一股独大,侵占中小股东的权益。

(4)加强法制建设。目前东北地区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企业间还存在着竞争混乱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不利于改革的深入开展,因此政府必须坚决贯彻依法行政,建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同时企业也应遵纪守法,提高诚信意识,与政府一同维护市场环境的良好运转。

2.补结构调整的短板。补结构调整的短板是促进东北经济健康发展的紧迫要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结构调整这块短板就必须克服。2016年上半年以来,东北地区产业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剧,能源、木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继续面临下行压力,而机器人、民用航空、集成电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则实现巨大发展,迅速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顺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现存的一些“僵尸企业”进行财务判断,对于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战略重组盘活其资产,对于不具备发展前景的企业,要对其进行清理,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增强国有资本的综合竞争力。

(2)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融资租赁和会展等生产性服务行业,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资产重组,推动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提升产业价值和产品附加值,创造核心竞争力。

(3)培育战略性新兴企业,争取形成产业集群,并养成一批骨干企业,鼓励扶持企业走向中高端领域,同时还要推进大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一步发挥东北粮食产区的优势,为国家安全提供保障。

3.补创新创业的短板。补创新创业的短板是促进东北经济健康发展的后接动力。东北地区有相当多数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其中,全国七所军工院校,就有两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哈尔滨,其所拥有的巨大创新力和科研实力是不容置疑的,然而这些优势却并未带动现实的经济增长,极大的制约了东北经济的转型升级。

(1)把创新作为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和不竭源泉,加快发展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发展模式,建设以公司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参与的战略联盟。

(2)建设区域内的创新集中地,建设一批大型的创新平台,建成若干机器人、新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国家级实验基地。

(3)完善人才的薪酬激励体系,鼓励各大院校培养产业结构调整后所缺少的专门人才,通过更具吸引力的薪酬体系吸引全球高端人才一同参与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

(4)鼓励大众创业,增强经济活力的同时,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同时通过国家大力扶持东北振兴的政策机遇吸引大批有志的企业家来到东北,在黑土地上尽情施展才华。

[1]张可云.失败论站不住脚新一轮东北振兴如何精准定位[J].人民论坛,2015,31:36-38.

[2]刘晖.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J].经济纵横,2004,12:46-49.

[3]陆晓凯.深化价格改革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J].金融经济,2014,18:26-28.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治理现状及建议”,项目编号:YJSCX2015-378HSD。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短板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补齐短板中的短板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大东北的春节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