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2016-07-12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3期
关键词:流通电子商务农产品

白 桦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260)



·现代农业·

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白桦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2260)

摘要农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而“互联网+农业”又势必掀起农业新一轮发展的浪潮,在此新形势下鼓励电商推动农产品流通成为政策导向。文章从分析农产品物流的自身价值出发,介绍了农产品物流的全过程及其特点,指出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程度低、专业农产品物流设施缺失、农产品流通结构松散等一系列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网络基础设施与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与信用认证体系建设、分类管理流通农产品、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与扁平化管理经验、流通体系多元化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以期对研究农产品物流未来发展态势形成补充。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农产品物流互联网+农业发展对策

1农产品物流的自身价值

传统条件下的农产品物流,流通环节多、流转周期长、农产品损耗大、保险难度高。而且,由于传统经营中的农户对于市场信息的把握不准,导致农产品物流既有很大的随机性,又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农产品流转周期过长,导致运输途中很难检测农产品质量状态,对于农产品的质量与食品安全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农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而“互联网+农业”更是新常态下的农业经济新增长点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由于信息的及时性与物流的明确指向性,倒逼规模化、订单化生产,可以有效消除传统物流条件下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双向不利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信息交流,更好地把农产品销售中的各个主体连接为一个高效的整体,从而提高其各个主体间的协作效率[1]。

在销售的全过程中,农产品销售的各个主体都能够从专门的或者是综合的电子商务平台查询到其状态信息。从农产品生产者——农民与农业企业的角度看,由于可以充分掌握市场的信息,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生产,培育与生产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从而获得更好的收益; 从农产品的渠道商与消费者的角度看,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大量农产品供应、求购及价格信息,刺激了农产品的购买行为,并且利益各方均可通过各种手段保障资金与货品安全[2]。而承接生产者与消费者利益的农产品物流,随即成为关键。

然而,我国现有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空间还比较小,所包含的农产品信息也不尽完整,而且受到各地差异与重复建设的影响,并不能非常准确地体现出农产品的各种信息。一旦通过物流实体的链接,可以把现在分散的农产品信息进行汇总,来提高农产品信息的交换效率,并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从而让我国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发展步入更高层次[3]。

2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2.1农产品物流过程

图1 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农产品流通模式占比

农产品物流的基本过程相对其它普通商品物流因其保质期短或鲜食性而不同,除分类、打包、装箱、运输及配送等基本环节外,还需要农民合作组织、各级农贸市场、终端餐饮场所等部门及时配合与参与,如图1可反映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农产品流通的全过程。与传统农产品交易采用货、款双清的模式不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流、询价及成交等过程,大大减少了交易时间,也提高了农产品流转效率。在双方达成交易之后,农产品的卖方将农产品货物委托给专门的农产品物流企业进行转运。物流企业根据网上达成的订单信息,对农产品进行分类包装或分割成件,然后根据目的地不同,对打包成件的农产品进行装箱运输。在此条件下,农产品在物流收件时只需要进行短途的揽收,而在零售端,只需要通过同城运输即可将农产品分别发送到网上订货人的手中。而其中的途中运输成本被大规模的物流体系所分摊,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物流的效率。

2.2农产品物流特点

2.2.1有效控制物流损失

大多数农产品的水分含量都比较高,从而对温度与通风等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物流条件不能符合要求,就容易使农产品在运输途中腐烂变质。此外,还有一些农产品,如水果、禽蛋等由于不耐挤压,在物流过程中也容易因为缺少保护而造成损坏[4]。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物流的好处在于在卖方与买方之间需要转运的次数较少,特别是比较成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依托于其普通商品物流线路的构建,转运速度快,直达线路多,可以降低一部分农产品的损耗。例如顺丰速运国内主要城市都可以实现次日达,而且其近年来在各地兴建了大量保鲜仓库,大大减少了农产品在物流中的损失[5]。然而,对于大宗转运需求的农产品物流,现在的快递类企业的收费过高。

2.2.2物流成本下降

与大多数工业产品或者商品相比,农产品物流在途中的损耗较大,而保鲜要求也更高,对转运速度要求高的特点都会增加其物流成本。而通过电子商务方式结合物流企业,结合大规模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农产品的交易所需环节大大减少,甚至可以做到原产地直达。而且,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交易除了大宗交易以外,可以更好地开发零售市场,直接由农庄或者农业企业将产品通过农产品物流送达到最终的消费者手中,农产品物流企业可以在集合同一目的地产品之后,在目的地城市通过自送、转包同城快递或者自提的方式做终端配送,降低自身的运行成本[6]。

3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农村地区分布广泛,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下,农业生产呈现碎片化,信息沟通难度大[7]。特别是网络基础设施落后与网络链接速度比较慢,很难建立一个完整的农产品信息数据库; 此外,目前收录了全国各地农产品信息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较少,物流企业难以获取到准确的生产与消费市场信息,因此在相对应的硬件设备建设与专门线路开设上还存在非常大的缺口。

3.2农产品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农产品信息化还处在自发阶段,很多农产品信息缺少联系,各自形成了“信息孤岛”。同时,由于农产品信息不完善,农户很难准确地把握住市场变化的趋势,并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农产品的生产策略,从而只能根据上一年度或季度的经验来选择生产策略[8]。然而,由于在传统条件下市场信息的传达不但滞后,而且还具有较强的煽动性,容易让农户产生扎堆生产的情况,造成市场上同类农产品供给过剩,农户与农业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3.3专业化农产品物流设施缺失

农产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冷链与初加工保鲜、真空包装等功能的实现,而目前我国能覆盖多种农产品的冷链与初加工设施还非常不足。不仅如此,由于农产品的之间还极易发生品质腐坏相互传染现象,在其包装上也对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设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专业农产品物流设施的缺失也是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最首要的问题,也是农产品物流企业最现实的成本压力。

3.4农产品流通结构松散

在我国目前的农产品物流中各环节的主体之间没有形成固定的完供应链条,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尚未形成。目前许多农产品的生产者主要是利用网络手段对其农产品进行推广与宣传,而交易方式仍旧采用较为传统的方式,这样的交易既无法节省成本又会导致难以形成固定的供应渠道,每次交易都需要重新联系[9]。这对于农产品的物流企业来说,没有形成固定的物流量,在线路建设与设备采购上都缺乏积极因素。

4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

4.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与信息体系标准建设建设

图2 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标准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是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根本,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总体情况,我国应该加快建设专业型农产品物流中心,延长农产品保鲜期、降低农产品物流途中的损耗。地方政府作为行政主体,应当拨付专门扶持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及其农产品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并在财税政策上也应适当向有更大价值空间与拉动能力的农产品现代物流倾斜。

加强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应从基础标准(设施基础、技术基础、信息源基础等)抓起,逐步向信息安全、信息应用及信息管理层面延伸(图2)。

4.2加强农产品质量与信用认证体系建设

标准化农产品更适合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发展,然而由于产地及其农产品生产者的差异,有缺少统一的质量认证标准,导致农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无法简单通过文字或者图片信息判断农产品的质量与鲜活水平,这让农产品的线上交易缺少最基础的质量保障,是阻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统一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是解决农产品电子商务环境下流通中质量隐患的重要举措。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是电子商务交易的基础,电子商务由于是虚拟交易,其中的交易风险必然会比现实交易更高,而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信用认证体系可以有效地约束交易双方的行为,为电子商务交易提供更加有力的风险控制力。而且,对于未来建设全国统一的农产品电子信息系统,诚信水平应该是作为信息收录与产品推介的重要参考依据[10]。

4.3分类管理流通农产品

农产品所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各种农产品之间的特性差别也非常大。在电子商务物流中对农产品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管理,可以更加有利于提高现有条件下物流资源的利用水平,大幅降低农产品在混运、混存中造成的损失,以降低农产品的物流成本。

4.4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与扁平化管理经验

随着物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行业对于技术与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农产品物流技术方面,我国还处在发展的最初阶段。目前的农产品物流还大量依靠农产品集市充当农产品物流的中继,相关的物流企业大多数与农产品集市相对接,缺乏对农产品的综合管理,然而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兴起,农产品物流企业必须负担更多的农产品储运功能,所以必须加快对于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的引进。在现阶段可以率先引进针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需求的条码技术,可以为农产品的消费者与供应商提供更加完整可追溯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储运信息; 此外,针对农产品的特性要求,积极探索最高效的农产品物流扁平化管理办法,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

4.5流通体系多元化

多元化的基础是改造提升农村传统流通网络、建设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农业流通龙头企业、推进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等。以流通带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或商超等为主体,以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农超对接、农民经纪人、运销商贩等为补充多元参与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从而构筑农产品走向市场的便捷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大蓉. 基于地域文化的休闲性农业模式的探讨——以苏州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6): 65~69

[2]李红霞, 李珂璟,张国和.甘肃省甘谷县辣椒产业化发展规划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6): 145~149

[3]杨照, 栾义君.边疆地区现代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2): 35~39

[4]王法辉. 从市场发展机制探讨电子商务教学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 2015, 05: 95~96

[5]李瑞芬.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价值工程, 2015, 14: 41~42

[6]马增俊.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30年回顾及展望.中国流通经济, 2015, 05: 5~10

[7]洪岚. 我国城市农产品流通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中国流通经济, 2015, 05: 20~26

[8]王娟娟, 秦炜.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探索.中国流通经济, 2015, 05: 46~54

[9]赵芮, 魏鹏轩,蒯志洋,等.基于灰色模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及策略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 19: 10~12

[10]李云华, 董千里.物流企业跨界制胜之道.当代经济管理, 2015, 06: 13~17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E-COMMERCE LOGISTICS

Bai Hua

(Chongqing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Chongqing 402260,China)

Abstract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th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larger areas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is to improve the vit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cale, mechanization of production of important market suppor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commerce market continues to flourish, the logistics system has also been improved with high-tech, all-round, and multi-level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s the circul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rough e-commerce channels. It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valu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introduced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and pointed out a series of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commerce logistics, such as weak infrastructure, low level of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 equipment and system. It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infrastructure and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circulation informatization standard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credit certification system, classifying th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troducing the advanced logistics technology and flattening management experience, diversifying logistics circulation system.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 e-commerce; logistic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untermeasures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329

收稿日期:2015-06-11

作者简介:白桦(1973—),男,湖南潜江人,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与物流管理。Email:baihua007@163.com *资助项目:国家863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技术研创]项目“基于代谢组学的物流农产品保质减损技术研发”(RWB201414)

中图分类号:F762; F252.8; F713.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21[2016]03-0176-04

猜你喜欢

流通电子商务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