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16-07-12孔宪东鲁东大学艺术学院264500

大众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教育

孔宪东 (鲁东大学 艺术学院 264500)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孔宪东 (鲁东大学 艺术学院 264500)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虽然较晚,但很多高校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一种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值得各地高校学习借鉴。本文在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我国一些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一体化

在“互联网+”时代,我国政府加快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和课程结构改革,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切入点,加大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建设力度、突出创新创业人才能力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技能,如何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碎片化学习方式,掌握国内外一流院校的创新创业最新资讯,解决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相脱节、学生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现实问题,是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认真研究探讨的课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基本素质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并且使这些知识和能力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能得到不断提高和增强,使广大高校毕业生不仅要做一个成功的求职者,而且要做一个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使学生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以有效应对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创新能力就是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最终创造创新成果。创新成果既包括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又包括具有新功能或新款式的新产品。创新能力既包含创造性思维能力又包含创造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业素质既包括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又包括敏锐的洞察力和项目研究能力;既包括团队合作精神,又包括献身精神和创造精神。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必须符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注重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双创”活动的顺利开展。

2.广谱式原则

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增强和提高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要与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相结合,要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相贯通,注重“实效”,进而实现“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3.协同性原则

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校内部、国家政策、社会环境、企事业单位等多个主体的协同配合,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科教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构建科研反哺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形成和谐共振的合力。

4.特色化原则

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立足办学定位,凝练学校特色,使学校在完成教学与研究的传统使命的基础上,不断熔铸“创业型”学校功能特色。要立足学生本位,做到“分层次”和“差异化”教育,使学生既能普遍掌握创新创业的“学”与“术”,又能成为具有开创精神坚定、专业特点迥异、思维方式悬殊的人。

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保护下,我国各地高校都在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的高校建立了创业学院、有的高校建立了大学科技园,有的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有的地方借助高校技术人才优势创建地方科技创业园区,以鲁东大学创业孵化基地为例,基地的成立,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式,培养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这些园区逐渐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器。

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学生创新创业信息服务的平台及各种自主创业网站不断涌现,如“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大赛、山东“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无不体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渐进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初始阶段。高校向大学生宣传创新创业知识,把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大学生逐步树立变就业者为创业者的思想意识。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培训,采取小组讨论、实战演练、实习锻炼等方法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也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定期举办一些创新创业培训活动,购买模拟软件教学系统,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一些实践模拟训练,对大学生的实体创业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最终落实并完成创业目标。以鲁东大学为例,学校普及创新创业公共必修课教育,落实创业教育课程不低于32学时和2个学分的要求,同时学校于2015年7月成立创业学院,学校依托创业学院,面向全体在校生开设了创业实验班,采用开放式教学、专业化指导和实战式等培养方式,向学生讲授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学生可以接受案例分析培训和创业项目实训。

2.“项目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以项目为载体,以专业教师或行业专家为导师,以学生组建的团队为项目实践主体,实现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就业与创业相互渗透的“科教研”一体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这一模式实际上是“导师+项目+团队”,学校通过整合知名企业,争取创新创业项目,项目涉及社会所有的真实项目,学生团队直接参与,可以感受到真实的压力、责任和风险,培养学生的创业心智,最终实现“互联网+”时代的更高层次的就业。

3.“一体两翼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是一个研究型教育模式,这一模式最先是在2010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实施的。“一体”就是指创业学院这个创业组织载体,“两翼”就是指“面上覆盖”和“点上突破”。“面上覆盖”就是指学校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要融入创业基础理论、创业思想意识,学校还要利用第二课堂举办各种创业计划大赛及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点上突破”就是指学校要采取专业导师指导创业团队,辅之以资金支持和创业环境营造来培养大学生创办的创业企业,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以鲁东大学为例,学校依靠创业学院,为学生提供税费减免、工商登记、社保缴费和劳动维权方面的咨询,同时可以协调小额担保贷款、风险投资和商业贷款等,开展融资服务,满足创业学生的资金需求;另外,学校还设立了创业基金和创新创业奖学金,吸收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的力度,为学校创业的学生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4.“校企合作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各行业的技术进行升级改造,随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产生了变化,高校如何培养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成了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校企合作”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模式现在应用比较普遍,以鲁东大学艺术学院为例,学院先后与富士康烟台工业园、招远春雨集团、烟台杰瑞集团、烟台保利大剧院、烟台市文化馆、芝罘区文化馆、烟台市青少年宫、烟台市歌舞剧院、福山高新区管委社区合作,签订就业协议,开展就业教育。高校与企业要实现共赢与深度的合作,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理念文化的融合与制度的融合。一方面高校要深入企业,吸收企业好的建议,完善教育方式与方法;另一方面企业要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与人才优势,加大产学研的合作。

5.“云创业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该模式是借助于云技术平台,整合知名企业、指导教师、各高校创业团队,借助虚拟空间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大学生云创业平台有“金融风投、生产企业、商贸物流、科技开发、技术服务以及教师辅导站”等多项功能,建立了一个大学生、高校、企业和第三方服务的良性共生系统,为置身其上的各类用户提供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多种服务。以鲁东大学为例,学校借助“就业帮”平台,为学生开展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课程教育。另外,“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也是利用“云创业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示例,截止到2016年3月,已经有108家高校与该平台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此类平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设计理念新颖、严谨、务实,打造了一个有机的生态链,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课程、创业培训、创业项目、运营咨询、资金支持、项目孵化等服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打造无风险、低投入的真实创业环境,能够促成大学生的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实现有机结合,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技能,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非常之观的积极影响,深受大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欢迎。

三、结语

纵观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现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实质性推进和发展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处于最宽松优化时期,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都大力支持,出台鼓励促进政策。国内各大高校也都在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多种多样,各有特色。各地高校纷纷推出创新创业教育举措,成立创业学院的成立,“虚拟创业”、“商务模拟”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教育模式正在有效融入我国已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普遍增强,知识和能力优势凸显,一些创新实战型大学生已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放眼未来,各级高校只有坚定不移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才能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工作要求,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稳步推进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1]李馨雨,祁鸣鸣,陈雪仪,等.“互联网+”模式下以工作室模式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

[2]徐飞.以创业学院为平台,构建“一体两翼”创业教育模式[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3).

[3]李占平,王宪明,赵永新.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云创业平台模式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1).

[4]肖军,陈柳.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创业创新,2013(20).

[5]宁迪.互联网行业给中国就业带来哪些影响[N].中国青年报,2015-8-13(6).

猜你喜欢

互联网+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