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人离恨几多般——晏几道《诉衷情》主旨引发歧义的原因浅析

2016-07-12张爽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名作欣赏 2016年29期
关键词:歧义南国词作

⊙张爽[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都人离恨几多般——晏几道《诉衷情》主旨引发歧义的原因浅析

⊙张爽[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晏几道《诉衷情》(都人离恨满歌筵)一词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目前主要有重大时事、游子思乡、送别官员、恋人伤离四种解释。引发分歧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对词中代字的不同理解;二是对词人创作心态的不同把握;三是受《小山词》中不同词作的影响。

晏几道 《诉衷情》 代字 创作心态 小山词

晏几道有一首《诉衷情》词,对于此词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下面是原词:

都人离恨满歌筵,清唱倚危弦。星屏别后千里,更见是何年?

骢骑稳,绣衣鲜,欲朝天。北人欢笑,南国悲凉,迎送金鞭。

整首词不过短短四十四个字,但对其主旨的理解却有着很大的分歧。目前对其主旨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认为它反映了重大时事,且此事可能是靖康之变;二是认为它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三是认为它是为赴任或离任的官员饯行之作;四是认为它描写的是恋人分别的场景。

一首小词,缘何引发如此多的歧义,且这些歧义如此大相径庭呢?下文将从不同方面作一浅析。

一、对词中代字的不同理解

(一)都人。对“都人”的理解有两种:一是“京都的人”;二是“美丽的女子”。

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认为“都人”是指整个京都的人。认为此词“所反映的事件是巨大的,影响是深刻的,以致牵动和震撼了整个京都”①。覃媛元《晏几道年谱》、唐红卫《二晏研究》继承了此种观点,又进一步将此词所反映的事件确定为“靖康之变”。覃媛元据涂木水《关于晏几道的生卒年和排行》一文所引的《东南晏氏重修宗谱》中晏几道生卒年(1038—1110)断定此词是伪作②;唐红卫则将此词作为质疑《东南晏氏重修宗谱》中晏几道生卒年的证据之一。③

王双启《晏几道词新释辑评》认为“都人”是指居官汴京的宦游之人,认为“此词抒写了一位宦游之人的思乡之情”④。林兆祥《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也认为此词写思乡,但他将“都人”理解成了歌筵上的美人,认为“首二句写歌筵,美人的清歌和乐,仿佛将离恨布满了歌筵”⑤。张草纫《二晏词笺注》认为“都人”是指为官员饯行的官妓,认为“此词写一南方郡守任满返京,官妓在离筵上倚琴瑟唱曲送别”⑥。黄建荣也认为此词是为官员饯行之作,但他认为是送别某朝臣外任,认为“都人”是指“作者与京师送行的人们”以及那位朝臣。⑦刘化兵、宋祥双《晏几道〈诉衷情〉组词末首题旨辨析》认为“都人”是指“哀怨美丽的江南女子”,认为此词描写的是恋人分别的场景。⑧

单是对一个代字“都人”的不同理解,就引发了此词主旨的四种歧义。

(二)星屏。对“星屏”的理解有两种:一是“车上的障蔽”;二是“屏风”或“照壁”。

理解为前者的,都认为此词是送别之作。⑨张草纫认为是送某位官员离任之作;黄建荣认为是送某位朝臣外任之作⑩;刘化兵、宋祥双认为是江南女子送别离任返京的情郎之作①,他们都认为“星屏”代指官员。理解为后者的,都认为此词抒写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王双启、林兆祥都认为是滞留北方的南国之客的思乡之情,王双启将“星屏”理解为家中的照壁⑫,林兆祥则理解为家中的屏风。⑬

对“星屏”的不同理解,又引发了此词主旨的两种歧义。

(三)骢骑、绣衣。对“骢骑、绣衣”有三种理解:一是“金人兵马”;二是“离任官员”;三是“达官显贵”。

理解为第一种的,都认为“骢骑稳,绣衣鲜”是描写金人兵强马壮,认为此词反映了靖康之变。理解为第二种的,都认为此词是送别之作,如张草纫、黄建荣都认为是为官员饯行之作,不同的是黄建荣认为“骢骑稳,绣衣鲜”是想象中的场景⑭,刘化兵、宋祥双则认为是南国女子送别北归的情郎之作。⑮理解为第三种的,都认为“骢骑、绣衣”是指进宫朝拜的达官显贵,认为游子在与这些显贵交往时却心感悲凉。

对“骢骑、绣衣”的三种不同理解,又引发了此词主旨的三种歧义。

(四)北人、南国。对“北人、南国”有四种理解:一是“辽金人、北宋”;二是“京都之人、南方子民”;三是“达官显贵、他乡游子”;四是“返京官员、南国倡女”。

第一种以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锺陵《清壮顿挫小山词》为代表,他们都认为此词反映了重大时事——北宋与辽金的矛盾。理解为第二种的,都认为此词是为地方官员饯行之作。理解为第三种的,都认为此词是游子思乡之作。刘化兵、宋祥双将“北人、南国”理解为第四种“返京官员、南国倡女”,他们认为此词描写了恋人分别的场景。⑯

代字“北人、南国”的使用是此首《诉衷情》的主旨被理解成重大时事的主要因素,但历来对“北人、南国”的理解也是多样化的,这又使此词的主旨出现种种歧义。

(五)金鞭。对“金鞭”有四种理解:一是“金人的鞭子”;二是“离任官员”;三是“达官显贵”;四是“浮荡子弟”。

理解为第一种的,都认为此词反映了重大时事,并推断“显然是对靖康元年金兵攻占开封有感而发”。理解为第二种的,都认为“金鞭”代指在南方任满返京的官员,认为此词是为送别官员而作。理解为第三种的,都认为“金鞭”代指进宫朝拜的显贵,认为游子在迎送这些金鞭贵人时却心感悲凉。第四种则是刘化兵、宋祥双认为的“金鞭”代指冶游青楼的浮荡子弟,认为“迎送金鞭”是指南国倡女送走离任返京的情郎后,自己依然要倚门卖笑,迎送那些手持华美马鞭的浮荡子弟,想到这里,就不免心生悲凉。⑰

对“金鞭”的不同理解,又引发了此词主旨的歧义。

综上所述,此词引发歧义的内因是代字过多,借代的使用有利也有弊。正如黄建荣所说的:“这种多处的借代,虽然使词意更为含蓄,但也有不足,即给人一种较为晦涩难懂之感。”⑱

二、对词人创作心态的不同把握

(一)“析酲解愠”“期以自娱”。刘化兵、宋祥双认为此词是一首普通的恋情词,并指出“如果这是一首表现时事政局的词作,也与晏几道本人的性格特点和填词态度很不相符”⑲。他们认为,《小山词》基本都是描写男女恋情的词作,罕有其他的内容。并依据晏几道《小山词自序》中“续南部诸贤馀绪”“补乐府之亡”“析酲解愠”“期以自娱”等语断定晏几道的词作只是他游戏想象的产物。

(二)“不第以绮语称矣”。锺陵《清壮顿挫小山词》一文认为此词反映了重大时事,他认为“小晏虽曾沉湎歌酒风月,混迹绮罗脂粉,但并非真正醉心妓情女色的浪子,他的词也绝非只是抒写个人恋情和哀愁之作”⑳。

他依据黄庭坚《小山词序》中“持论甚高,未尝以沽世”“以为有临淄之风尔,罕能味其言也”等对晏几道其人其词的评价指出晏几道人品高傲,词风顿挫。并认为《小山词》中有一部分内容与当时政治形势有关,认为晏几道“并非只是流连歌酒的花间词客,而是密切关注国势兴衰、关心国家命运的有识之士”㉑。他还以陈廷焯之语来概括他的观点:“叔原之为人,正有异于流俗,不第以绮语称矣。”

上述两种观点对晏几道创作心态的把握可谓大相径庭,这就导致了对此词主旨完全不同的理解。

这两种观点均有各自的道理,但均有失偏颇。

首先,晏几道曾在《小山词自序》中深情地回忆道:“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垅木已长,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记悲欢离合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㉒词人的创作显然是有感而发的,他是在将往昔的悲欢离合点点诉入词章。“当时垂泪忆西楼,湿尽罗衣歌未遍”“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如此情深意切、足以动摇人心的词句,若说“只是他游戏想象的产物”㉓,未免过于武断。

其次,晏几道曾在其词作中多次表明自己的心迹——“学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载不干身”“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回思十载,朱颜青鬓,枉被浮名误”……从《小山词》中,我们所感受到更多的是一位落拓公子天真而纯情的内心世界。晏几道固然“并非只是流连歌酒的花间词客”㉔,但若说他是一位“密切关注国势兴衰、关心国家命运的有识之士”㉕,也未免过于牵强。

三、受《小山词》中不同词作的影响

(一)《鹧鸪天》(绿橘梢头几点春)。《小山词》中有一首《鹧鸪天》,全词如下:

绿橘梢头几点春,似留香蕊送行人。明朝紫凤朝天路,十二重城五碧云。歌渐咽,酒初醺。尽将红泪湿湘裙。赣江西畔从今日,明月清风忆使君。

张草纫认为这首《鹧鸪天》与《诉衷情》(都人离恨满歌筵)作于同时,都是为离任返京的地方官员饯行之作。㉖这两首词确有相似之处,“明朝紫凤朝天路,十二重城五碧云”与“骢骑稳,绣衣鲜,欲朝天”;“尽将红泪湿湘裙”与“都人离恨满歌筵”;“明月清风忆使君”与“南国悲凉”……这些句子,如果按照张草纫的理解,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诉衷情》组词中其他七首。《诉衷情》(都人离恨满歌筵)是《小山词》中《诉衷情》组词八首中的最末一首。前七首词除了第一首在理解上略有分歧外,基本都是描写相思恋情之作。

刘化兵、宋祥双认为“如果这是一首表现时事政局的词作,则与本组词作中的其他七首在基调和题旨上很不协调”,并断定此词“与《诉衷情》同词牌下的其他七首词作一样,只是一首普通的表现男女恋情的词作”㉗。

综上所述,词中代字过多是《诉衷情》(都人离恨满歌筵)的主旨引发歧义的内部原因,也是根本原因。“都人”“星屏”“骢骑”“绣衣”“北人”“南国”“金鞭”,短短一首小令,竟用了如此多的借代,也难怪其主旨要引发争议了。

接受者对词人心态的不同把握是《诉衷情》(都人离恨满歌筵)的主旨引发歧义的重要原因。刘化兵、宋祥双《晏几道〈诉衷情〉组词末首题旨辨析》和锺陵《清壮顿挫小山词》二文,就因为对词人创作心态的把握不同而得出了对此词主旨完全相反的理解。此外,受《小山词》中不同词作的影响也导致了对《诉衷情》(都人离恨满歌筵)的主旨理解的不同。

①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0页。

②覃媛元:《晏几道年谱》,《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85页。

③唐红卫:《二晏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④⑫王双启:《晏几道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年版,第237页。

⑤⑬林兆祥:《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800页。

⑥⑨㉒㉖张草纫:《二晏词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91页,第602页。

⑦⑩⑭⑱黄建荣:《诉衷情》,《抚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1、2期,第114—115页。

⑧①⑮⑯⑰⑲㉓㉗刘化兵,宋祥双:《晏几道〈诉衷情〉组词末首题旨辨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11—15页。

⑳㉑㉔㉕锺陵:《清壮顿挫小山词》,《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9—14页。

[1]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覃媛元.晏几道年谱[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

[3]唐红卫.二晏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4]王双启.晏几道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7.

[5]林兆祥.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6]张草纫.二晏词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7]黄建荣.诉衷情[J].抚州师专学报,1997(1、2).

[8]刘化兵,宋祥双.晏几道《诉衷情》组词末首题旨辨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作者:张爽,渤海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5级硕士生,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歧义南国词作
南国红豆发新枝
美丽的南国多传奇
现代汉语歧义类型的再讨论
语文教学及生活情境中的歧义现象
立体再现《南国荔枝红》
南国牡丹
浅议李清照词风格的变化与时代的关系
基于关联理论的歧义消除研究
英语中的歧义浅析江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