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对美国社会传统价值观的解读

2016-07-12戴无嫣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311121

名作欣赏 2016年3期
关键词:哈克吉姆个体

⊙戴无嫣[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 311121]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对美国社会传统价值观的解读

⊙戴无嫣[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311121]

摘要:“独立”“平等”和“自由”是美国精神的代表。在美国文化的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里,人们对于美国精神的理解和继承并非是固化的。而且,基于个体价值观的差异,每个公民对于美国精神和社会传统价值观的解读也不尽相同。不可否认,公民的个人价值信仰与社会对公民提出的道德要求并不可能完全契合。当个人诉求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开始深化,身处美国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都将陷入价值冲突和道德困惑。

关键词:自由平等个人主义价值冲突道德困惑

在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作者马克·吐温试图对美国文化和社会传统价值观进行解读和探讨。美国社会传统价值观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独立宣言》。表面看来,《独立宣言》中弘扬的美国精神和社会价值观念是稳定、固化的传统;在美国文化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然而,在美国文化的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里,人们对于社会传统价值观的理解和继承并非是固化的。而且,基于个体价值观的差异,每个公民对于美国精神和社会传统价值观,譬如“平等”和“自由”之含义的解读也不尽相同。不可否认,公民的个人道德和价值信仰与社会对公民提出的道德要求并不可能完全契合。当个人诉求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开始深化,身处美国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都将陷入价值冲突和道德困惑之中。

许多文学评论家认为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第三十一章是全书最值得关注的章节之一。这一章节里出现了全书中的“道德高潮”——一次令人振奋的人性本真的流露。在第三十一章中,小说的主人公哈克发现两个骗子把他的好朋友吉姆给卖了。接着,哈克回忆起离家出走前的日子:那时的吉姆还是别人的奴隶,而自己是被父亲虐待的孩子。但比起现在他俩离乡背井的困境,以前的日子似乎还不算太糟糕。哈克越细想眼下的处境,越发感觉到自己帮助黑奴吉姆出逃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如他描述的,“我的良心不停地在啃噬自己”①的感受。受到良心谴责的哈克觉得,“我周身都是麻烦,不知道该怎么办”②。冲动之下,哈克决定给黑奴吉姆的主人沃森小姐写信并告知她吉姆的现状。在做了这个决定之后,哈克开始向上帝祈祷,祈求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但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从祈祷中获得他所盼望的平静。继而,哈克“继续思考,想到我和吉姆在河上的旅程”③。这时,哈克情不自禁地怀念起他和吉姆的友谊,他们各自离家出逃后于河上一起共度的时光。很快,哈克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决定,永远地,在两者之间”④。很明显,哈利此时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他必须在社会道德良知和自己的本能直觉之间做出取舍。最终,他决定了,“好吧,我就下地狱好了”,并决意“再次将吉姆从蓄奴制度中解救出来”⑤。

哈克听从本能和直觉的引领,决意帮助黑奴吉姆出逃、寻找自由。即便哈克意识到自己帮助吉姆叛逃蓄奴制度的行为会下地狱,受到社会道德标准的谴责,甚至是法规的惩罚。哈克的个人价值信仰和独立道德判断战胜了美国文化倡导的道德良知。文学评论家Leo Marx认为,在这部小说中,密西西比河是作者刻意设置的一个象征物,给读者提供了两个并置的形象——代表两种对立相反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哈克想象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理想生活:“你想要的生活就在这木筏上,这里的每个人都很满足,大家善良真诚地对待彼此。”⑥哈克对于“平等”和“自由”之含义的理解,显然和他所处的文化所倡导的概念是两回事。哈克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无比虚伪和混乱的世界里。在这个灰暗的世界里,残酷的蓄奴制度得到法律的保护,人们对待彼此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Marx认为这部小说的核心思想是,“人们自身的价值信仰和社会压力强迫他们去相信的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⑦。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作家对美国的社会等级秩序和阶级分化的批判。

哈克终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个人道德观与美国文化弘扬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信仰是无法契合的。文学评论家Justin Kaplan认为,这部小说,尤其是第三十一章中那些引人注目的字句是对哈克的“公民正义感”战胜“畸形的社会道德准则”的无声颂歌。对哈克来说,这个伪善的成人世界充斥着歧视、偏见和愚昧无知的腐朽气味。更为不幸的是,大多数人都会不假思索地相信并且接受这个世界灌输给他们的道德教育和价值信仰。顺从的妇女和无知的小孩,譬如沃森小姐和汤姆·索亚就是这个所谓文明社会价值观熏陶下的典型。他们缺乏道德勇气,不具备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可是对于哈克来说,孩童的直觉和本能让他从心底厌恶残暴的蓄奴制度。社会和法律对于蓄奴制度的包容和保护更让他觉得在理性上无法接受。哈克是一个势单力薄,没有话语权的孩子,他对丑恶现实做出的激烈反抗也只能是无声的叛逆,他拒绝得到社会价值的肯定和周围人群的接受。Kaplan高度赞赏哈克和吉姆过人的勇气。她写到,“马克·吐温笔下这两个被驱逐的流浪者对驱逐他们的那个虚伪世界做出了无声的谴责。这两个人物实在是太善良、太真实、太热诚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让我们读者觉得自惭形秽,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富有道德感和正义感了”⑧。

一方面,作为读者,我们对哈克和吉姆追求自由,反抗不平等社会制度的过人勇气肃然起敬。另一方面,他们为换取个人自由,不惜脱离社会和集体的极端做法又让我们感到不安和忧心。这个悖论让我们开始思考这部小说的主旋律是否真的是一首作者对于人类本能直觉战胜社会秩序的颂歌。毕竟,试图逆转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倡导回到社会原始状态的想法实在是过于天真。这样的设想完全不可能成为解决社会矛盾冲突的方案。评论家Julius Lester议论道,“马克·吐温的自由观是一个逃避束缚和责任的简单概念。这只能符合年轻人对自由这个概念的粗浅理解。其实年轻人理想中的自由王国从来不曾存在过,而他们对自由的憧憬不过是青春期的幻想罢了”⑨。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哈克表示自己再也没有回到那文明世界的意愿,因为他深知那“文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决定义无反顾地追寻自由的新世界,并彻底将社会规范和公民职责一并抛诸脑后。我们读者看到,哈克从此踏上了自我放逐的流浪旅途。当他执意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时,等待他的终将是被社会驱逐、被集体抛弃的孤独命运。

哈克的个人道德观和美国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的不可调和性,最终暴露了在美国文化中长期存在的道德困惑。即便现实世界充满了偏见、伪善和愚昧无知,可是抛弃这个世界也意味着要和生活中所有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关联彻底割裂。Lester嘲笑哈克和吉姆这种简单化的自由观和逃避社会职责的轻率行为。我们读者也隐约意识到,哈克的个人主义最终会走向另一个危险的极端。如果个体割断与集体中其他人的互动交流,个体的性格完善,智力和情感的正常发展将无法构建。当哈克和吉姆决意要颠覆现存社会秩序时,他们已然将自己置身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与此同时,追寻另外一个理想的自由世界只怕是一场幻梦,因为个人心目中绝对公平正义的乌托邦从来不曾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过。

如此看来,美国文化中的道德困惑和价值冲突的具体表现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不可调和以及个人的自由诉求和公民社会职责的冲突。Robert Bellah在他的著作《心的惯性》一书中谈道,圣经传统是美国文化和社会传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圣经传统,个体的“个性解放”和公民的“道德自由”绝非是同一概念。“个性解放”意味着作为自由人的个体拥有无限量的自由度,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个体行为的结果未必都是于他人和集体有益的好事。但是“道德自由”是属于伦理范畴的概念。上帝是裁决和评判人类公平正义的唯一标准。上帝代表绝对的公正和平等,在他的监督之下,没有人可以享有特权,为满足自身利益而剥削他人的自由权益。这一传统似乎和哈克幻想的理想世界不谋而合。在那个理想的世界里,人与人的相处都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但是,现实却是极具讽刺意味的。因为对于哈克和吉姆而言,美国精神所弘扬的“平等”和“自由”只能通过他们的想象在另一个未知的空间里得以实现。

Ballah在他的同一本书中说道,“19世纪中期的美国文化里,功利主义和个人表现主义是和圣经传统同时共存的几种主要流行的价值观念。功利主义和个人表现主义的核心是强调个体的自我满足和进步,为取得这种个人发展可以不惜牺牲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哈克试图突破社会规范,颠覆社会传统的行为似乎正是个人表现主义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Ballah认为,个人主义的本质其实无异于个体的自我膨胀和以自我为中心。而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危险在于,“个人主义是个体在冷静思考后采用的指导其行为方式的价值观。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满足和发展,个体会选择远离集体和社会的一切活动,甚至割断自己与家庭、亲人和朋友的情感联系”⑩。如此看来,哈克对自由和未来的追求似乎付出了无比沉重的代价,因为哈克宣称自己要和这个“文明”世界彻底划清界限。

然而,当我们发现自己的个人诉求、价值信仰和这个社会对我们的期待并不相符时,选择背弃社会和集体是缺乏远见和责任感的极端行为。同时,一个健康蓬勃发展的文化应该能够包容多元价值观,并且努力平衡彼此之间的矛盾冲突。对于个人而言,没有任何个体可以脱离集体和社会而独立存在;成熟的个体应该具备健全的智力和情感,明悉自己在集体中承担的社会角色和相应职责。如同Lester在他的文章中写到,“当人们对道德的理解日趋成熟之后,我们开始从青春时代对自由的幻想中走出来,并逐渐看清自由的本质。其实自由并不在别处,它就在我们当下生活的这片土地上”⑪。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人类能够实现对爱和幸福的追求;公民可以享有平等

和自由的正当权益。这不仅是哈克和吉姆的衷心向往,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真切盼望。

①②③④⑤⑥Twain, Mark.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M].New York:W.W. Norton&Company, Inc., 1998:222, 222,223,223,223,106.

⑦Marx, Leo. Mr. Eliot, Mr. Trilling, and Huckleberry Finn[A].Mark Twain.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A Case Study in Critical Controversy. Bedford Books of St. Martin’s Press,1995:301.

⑧Kaplan, Justin. Born to Trouble: One Hundred Years of Huckleberry Finn [A].Mark Twain.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A Case Study in Critical Controversy. Bedford Books of St. Martin’s Press, 1995:355.

⑨⑪Lester, Julius. Morality and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A].Mark Twain.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A Case Study in Critical Controversy. Bedford Books of St. Martin’s Press, 1995:347,348.

⑩Bellah,Robert N. Habits of the Heart[M].Berkeley,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37.

作者:戴无嫣,硕士,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美现当代文学。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哈克吉姆个体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哈克萨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真正的强者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用心良苦
布哈克历险记
让身体从纸中穿过
水里的倒影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