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点滴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016-07-09宋星颖

考试周刊 2016年52期
关键词:课前准备课堂氛围学习兴趣

宋星颖

摘 要: 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反思我们当前的教育,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对学习会有厌烦心理,对老师、对学校产生畏惧心理。我想这与我们平时教学中的点滴是分不开的,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内心,忽视了孩子的兴趣,使许多做法成为一种形式。尤其是数学,作为一门理科,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枯燥乏味的,所以要学生学好数学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分不开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融合在数学课堂内外的点点滴滴。本文从数学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和谐氛围和课后的及时关注这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 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 课前准备 课堂氛围 课外关注

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浅显地说也就是源于对事物的兴趣。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学生学校生活的唯一,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学生的精神生活仅被局限在这个领域,也就是说,他只能在掌握知识上、分数上表现自己,使学习变成一种痛苦。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下面就从数学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和谐氛围、课后的及时关注三个方面谈一谈我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一、课前的精心准备

每一节课在上之前,我必定要做一番精心准备,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渗透,设置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能激得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使后进生有问可答,让中等生参与其中,让学优生不觉简单无味。数学教材的内容相比其他科目来说更趋向于理性化,人文类的内容相对要少些。但是,只要用心,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创设情境触发质疑,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巧设情境,启发学生不断质疑问难。如我在教学“判断平年还是闰年”时,先让学生考考老师:“只要你报一个年份,老师能很快判断出是什么年。”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报各个年份,力求难住我,当我能够准确迅速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求知欲,迫切想了解其奥妙,思考“为什么老师能判断地又对又快呢?”这就点燃了学生质疑的思维火花。

又如我在上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千米》一课,我很自然地找一些公路、铁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比例尺图,以及学校的操场等,引出上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记得在上完《农村新貌》这一课后,学生很积极地上前来和我探讨一些有关我们生活现状的问题,这是我意想不到的。在上这节课之前,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并将其做成课件,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这样数学课也能像语文课那样有号召力。

二、课上的和谐氛围

除了课前的精心准备外,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相当重要的。

首先,只有教师自身具有热情而愉快的情绪,才有可能让学生受到感染,在课堂学习中产生同样热情而愉快的情绪。数学学习相对于小学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激发自身和学生的愉快情绪,把一些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用生活中的活动场景来展示。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排列》时,我就以学生拍照创设教学情景。这样,学生的积极情绪就被调动起来,从而冲垮学生心理上的防线,让学生感到轻松自在,没有压力,全身心地投入知识学习中。

其次,仅仅是师生互动还远远不够,教师在课堂上更应该注重生生间的交流。同学之间,因具有相似的心理水平,相通语言,情感容易交流,在交往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相互教育的作用。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与成人交往时,总会感到来自成人的压力,而同学间的平辈关系,以及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相似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他们之间传递的信息。并且在交往过程中,会在同学那里得到帮助、支持,从而增强自信,敢于表现。

最后,不能忽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可在自主动手操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思维源于他们的动作。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儿童的手指尖上,手是儿童思维的镜子。”新课程教材中经常出现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折一折、摆一摆、画一画的内容。比如三年级下册内容中有在平移与旋转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设计花边的操作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设计出不同的图案,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习兴趣。又如三年级数学活动“找规律”,在学生学会间隔排列规律以后,让学生自主扮演不同角色设计出几种不同的排列规律。这一活动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很快设计出多种不同的排列,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动手中激发学习兴趣。

三、课堂以外的关注

数学的课堂是理性的,那么课堂以外就需要多一些感性。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同时也应注意分层教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学生学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所教的学生中总有几个学生是不求上进的,上课开小差,作业不完成,等等。一般情况下,他们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得到的批评比较多。可是批评过了、思想教育过了,还是和原来差不多,基本没什么改变,给人一种麻木的感觉。究其原因,我想有一点就是过分关注课堂而忽视了他们课外的时间。就拿我现在教的一名女同学来说,她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种状态。直到最近,我发现她上课开始认真了,课后似乎不那么逃避老师了,有一天还拿了不会的题目来问我。对于她的进步,我感到很惊喜,而她的改变仅仅源于我对她的关注,无关学习的一句赞美、鼓励地拍了拍她的小脑袋。某一瞬看着课上殷切的眼神,我被感动了。因此,教师在课后学习以外的时间里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肯定也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学生更是如此,只要使他们感受到“我能行”、“我可以的”,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的目光不能狭隘,不是教学生一时的数学,而是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课堂上尽量让学生精神放松,唤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打开思维的闸门。形成学生乐学、乐思,由被动学变成主动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杜利敏.浅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科学大众,2007(06).

[2]顾志跃.科学教育概论.科学出版社,1999.2,第1版).

[3]雷正光.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职教论坛,2005(14).

[4]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猜你喜欢

课前准备课堂氛围学习兴趣
对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思考
试论中英语言教学的异同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