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 推进分级诊疗第三届京津冀区域医疗发展学术会议在京召开

2016-07-07张萌欣

中国科技产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京津冀分级

◎ 本刊记者 张萌欣

京津冀协同 推进分级诊疗第三届京津冀区域医疗发展学术会议在京召开

◎ 本刊记者 张萌欣

在我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规划《“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出台实施的背景下,2016年7月2日,第三届京津冀区域医疗发展学术会议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召开。会议由中国医疗产学研创新联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举办,100多位来自政府、科研院校、卫生行业协会、医疗机构等代表参加会议,围绕京津冀协同下的分级诊疗这一主题进行研讨。

今年是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构建分级诊疗新的就医秩序,成为医改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北京作为首都,对京津冀区域医疗协同发展下的分级诊疗起着引领和典范的作用。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对推进京津冀协同下的分级诊疗提出看法和建议。

人社部社保中心医疗服务管理处处长 段政明推进全国医疗保险联网结算

分级诊疗的核心是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要建立以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为重点的分级诊疗制度。我认为,分级诊疗的根源在于资源的配置,实现从全科到专科转变。只有做到全科和专科的有效分离、有效结合,分级诊疗制度才是合理的诊疗制度。我们正在推进全国医疗保险联网结算。从人社部来说分三步走:第一,市级统筹,地市范围无异地。第二,省内异地就医解决。第三,跨省异地就医。目前全国范围来说,大部分省市,甚至绝大部分省市省内异地就医已经通过不同方式给予解决,跨省异地就医方案也正在制定,卫生计生委、人社部门都拿出了方案,而且已经上报国务院,但是有一些具体的设计,部门之间还在协商。目标是通过跨省异地就医,解决参保人员跑腿和垫资的问题。

北京朝阳医院理事长、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原局长 封国生朝阳医院做了两方面探索

朝阳医院一方面从2012年起在朝阳区建立医疗联盟,目前包括两家三级医院、两家二级医院和十家社区医疗中心。联盟成立有朝阳医院医疗联盟管理委员会,重点建立了专科对口帮扶机制、绿色通道机制、远程会诊机制和建立业务指导关系。通过远程会诊对社区医疗机构实时指导;通过建立业务指导关系,向每家社区医疗中心派出一个业务主任,提升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

另一方面,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朝阳医院和河北燕达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合作。燕达医院是一家大型综合性私营医院,朝阳医院向其派出医疗院长、医疗管理部门人员,包括医务处主任、护理部主任、院改主任、医保主任、主要科室技术人员等。行政和经营管理由燕达医院负责,医疗运营由朝阳医院负责。该合作模式提升了燕达医院服务能力,尤其方便了在燕郊居住的北京市民和当地居民就医,为京津冀一体化与河北医疗机构合作探索了一条路。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雷海潮筹资制度安排和改革至关重要

国务院扶贫办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当前贫困人口中,致贫原因排名第一的是因病致贫,占整个贫困家庭的42%。卫生领域当中的筹资方式应该进一步转变和变化,尽可能减少医疗服务中老百姓个体支付的医疗费用,应该更多的采用提前预付制,把卫生事业转变到全民举办的方面上来,而不是让医疗卫生服务成本仅仅让患者分担,这才是治本之策,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于“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扶贫攻坚战役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四年半,在医疗卫生事业当中,筹资制度的安排和改革至关重要。

北京医改办主任 燕 瑛用价格引导居民先到基层就诊

今年,卫生计生委和我们一起研究,以医联体为载体,以价格和报销政策为引导,建立“1+N”的政策体系。“1”是指在分级诊疗上2016~2017年重点做的工作;“N”指的是医保要拿出政策,财政、人事薪酬、绩效考核、信息化建设等配套政策。

在一级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总量进行上浮,建立乡村医生管理制度,提高乡村医生岗位人员的补助标准,通过公开招聘、订单定向培养、上级派驻等方式拓宽乡村医生的补充渠道。探索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今年第一步要把基层药品目录和三级医院目录相衔接,扩大医保定点社区卫生机构药品报销范围,保障在医联体内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用药报销内容对接,越在基层报销比例越高,在基层医院能拿到和大医院一样的药。这都是“1+N”里的相关政策。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四类疾病签约患者,在社区可享受150多种药品2个月的长处方便利。要注意形成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价格梯度,用价格杠杆引导居民优先到基层就诊。

北京天坛医院院长 王 晨构建京津冀一体化脑卒中急救体系

中国目前尚未形成脑卒中救治体系,从发病到医院救治的平均时间是105分钟,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用时较长。脑细胞、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的,所以缩短救治时间非常重要。由天坛医院牵头,构建京津冀一体化脑卒中急救体系,是通过初级卒中、急救系统以及大医院联合,为病人做“和时间赛跑”的项目。北京、天津、河北很多地区的县以上医院都配备有数字介入机,由天坛医院进行培训认证,对当地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分层转运,让离患者最近的医院医生具备手术水平,为患者在“黄金一小时”内得到抢救努力。我们还将转运流程做成手机APP软件,搭建了一个特殊的平台,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治疗。

世纪坛医院院长 徐建立世纪坛医院建立三个分级系统

世纪坛医院的分级诊疗主要是依托三个系统,第一个是世纪坛医院直属的8个社区站所;第二是世纪坛医院的联合体,2013年成立时,是北京市三个医联体的一个试点,目前有12家单位;第三个是京外对口支援医院,河北省大概占5家。我们通过建立分级诊疗工作制度、专家机制、培训医疗技术人员、参与社区医疗中心的医疗质量管理等具体做法推进分级诊疗。近几年花费大量精力建设信息系统,促成世纪坛医院和基层医院的信息共享,实现网上预约、转诊和双向转诊。

中国医疗产学研创新联盟秘书长 缪志华发挥联盟创新型组织作用

推动京津冀区域医疗协同发展,要充分发挥联盟创新型组织的作用。希望利用联盟内央企、北大、三甲医院等一流的学术力量、先进的技术、顶尖的医疗资源以及雄厚的资金,以医疗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方式,来促进京津冀医疗一体化。目前,联盟正在开展医保控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即PPP模式)、分级诊疗等的研究与落地,也是为医改、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寻求一条京津冀医疗一体化的可行路径,来引领我国区域医疗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京津冀分级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京津冀一化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