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预防策略

2016-07-06林天星

科技尚品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电梯检验预防措施

林天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室内运载工具,但近年来,电梯安全事故常有发生,严重威胁到乘坐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尤其是电梯检验事故伤害频发,明确电梯检验事故原因,实施有效预防措施是确保检验工作安全进行的保证。电梯检验是一项危险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安全事故,由此,为确保检验安全顺利完成,检验人员除了按照常规检验流程操作外,更要加强对潜在危险源辨识与预防。本文将对电梯检验过程中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有效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电梯检验;事故伤害;预防措施

电梯在为人们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安全因素,而电梯检验是识别这些因素,确保电梯顺利、安全运行的关键,电梯检验不仅考验工作人员技能水平,更考验着他们的心理素质,如果不注重安全隐患防范或者操作不规范极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威胁到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由此,本文将对电梯检验过程中事故伤害种类、事故危险源进行探究,提出一些事故伤害的预防对策,以确保电梯检验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1 电梯检验中事故伤害种类

鉴于电梯檢验存在特殊性,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安全因素,如果不能做好防范容易造成事故伤害。下常见事故伤害有以下几种:

1.1 机械伤害

鉴于电梯是自动化、运动型机械设备,检验过程中,如果维护保养人员操作不当或者稍有疏忽就会在电梯运动时造成人员损伤。此外,电梯机房内各种支持运行的部件较多,均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检验与维护,包括盘车手轮、限速器、曳引机轮槽等部件,需要对部件的磨损情况与运行状态有所掌握。如果维护试验中出现操作失误情况,进而造成电梯异常转动,也会引发安全事故。由此,检验人员严格依据检验步骤操作至关重要[1]。检验人员试验盘车时,操作失误或者不当,容易使盘车转动突然加速,使轿厢出现位移,极容易对操作人员手、脚造成伤害。在检验安全钳时,限速器动作不流畅,会使安全钳联动性降低,对限速器与安全钳复位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1.2 电气伤害

电梯检验事故伤害中,电气伤害也很常见,且占较大比例。电气伤害有诸多种类,常见静电损伤、漏电损伤、电弧烧伤等,造成电气伤害可能与电能湿度、接触面积或者电能大小等有关,电烧伤、电击损伤很常见。电气工具质量不过关,也容易出现漏电问题,此外,检验人员在开展各县电气作业过程中,接触到电气设备容易出现电击。由此,检验过程中规范使用电气设备,电梯维护人员也要按照规范操作,电气短接等操作需要在断电情况下进行。在轿顶作用时,如果需要长时间作业,容易出现温度升高的情况,当检验人员与灯具接触时,就容易出现烫伤[2]。

2 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

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主要有:坠落伤害危险源、机械伤害危险源以及电气伤害危险源。

2.1 坠落伤害事故危险源

鉴于电梯检验属于高空、高危作用,检验人员需进入到轿顶与底坑等部分进行细致检验,由此,极容易出现坠落事故。具体表现在:①测量导轨垂直度。在对这一部为测量时需要将身体探出到轿顶,放线、测量需在轿顶边框投影范围以外进行,由此,增大了从轿顶部坠落风险。②测量曳钢丝绳张力偏差。在对曳钢丝绳张力测量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弹簧拉力计,可以对钢丝绳张力准确测量,但此过程使坠落风险增大了。③检验电梯层门开锁装置。在对开锁装置检验过程中,打开厅门需要从电梯厅门外操作,如果过于用力或者站立不稳极容易在厅门处坠落。④进入底坑检验时,对爬梯安装牢固性检验时也容易出现坠落。⑤检验安装在轿底电梯超载装置。很多电梯超载装置安装在电梯轿底部下梁位置,在对其进行测量获知检验时需将手伸入下梁上部操作开关,如果超载失败获知操作不慎,会将上行启动,从而带起检验人员,出现坠落危险。

2.2 机械伤害事故源

①咬入伤害。检验电梯钢丝绳需要使用到游标卡,以检查钢丝绳是否出现断股或者断丝的情况,如果此操作没有将电源关闭,在钢丝绳进出曳引轮时咬入,从而造成事故伤害。②挤压伤害。容易在電梯的底坑与轿顶出现挤压伤害,且站立不稳、操作失误也会出现挤压伤害。③撞击伤害。旋转、移动部件均会对检验人员造成撞击伤害,比如,测量导向轮垂直度偏差、曳引轮、试验限速器过程中无意识接近这些部件容易出现意外损伤[3]。

2.3 电气伤害事故源

①与电气安全规范要求不符,各种不合格产品老化或者检验工具破损,容易出现漏电,造成事故损伤;②测量仪表及其他检验工具应用不当,超负荷、超量使用等。③无意识的接触到高压、带电的部件,比如,电梯动力电源线、高压电容等。

3 电梯检验过程中事故伤害预防对策

3.1 将检验人员的操作技能与安全意识增强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很多事故是因为检验人员操作不当或者未按照操作步骤进行而导致的,由此,需要不断增强检验人员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①增强电梯检验人员的心理素质。在开展检验任务时,很多检验素质高的人员往往更加机敏,应对与解决问题的反应与能力更强,且对检验工作有更全面的考虑,从而使检验工作得以顺利、高效完成。但是心理素质差的人员,往往缺乏全面考虑,出现问题不冷静,主动想法过多,随意性较大,从而使操作失误率与差错增多,将事故风险增大。②增强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业务素质包括操作技能与工作素养两方面,操作技能一方面来源于不断的学习,另一方面来源于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需要检验人员认真反思每一次的失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从中总结出操作经验。提高责任心,每一次检验都不能应付了事,通过扎实的技能与业务素质全身心投入到检验工作中。还要加强各项操作规范的学习与领会,每一个检验方法与步骤均有严格的规定,需要检验人员严格遵守。比如,在对各部件进行操作前需先断电,电力设备或者工具需要有绝缘防护,在进入到底坑、轿顶等部位检验时,需加强安全防范,避免出现剪切或者坠落事故。③多组织工作人员交流与学习,相互分享安全防范心得与方法,鉴于电梯检验是一项系统性、专业的工作,检验人员间相互配合与合作非常重要,共同相互交流与互动增强彼此的默契,使检验工作更加规范、顺利完成。

3.2 熟悉电梯检验环境

电梯检验需要在光线充足、无人员流动下进行,昏暗、杂乱的检验环境会增加事故损伤风险,还容易出现撞击、触电等事故,由此,营造良好的检验环境也是关键。比如,检验人员从层门进入到轿顶检验时,如果光线昏暗、视线不清晰,检验人员在打开厅门时将看不清轿厢位置,从而增大了坠落危险,同时,容易触碰到高速旋转部件,出现触电或者撞击危险。此外,检验人员轿顶对曳引钢绳张力测量时,轿顶站立面因为有油滑使滑到、坠落风险增大。由此,电梯检验过程中,保证外部光源充足的同时,还要使用专用的照明灯具,轿顶部照明不能低于60Iux,不符合电梯检验条件的单位,检验人员可以拒绝检验。此外,加强个人防护,检验时需佩戴安全帽、穿防护服、工作鞋,使用安全带。因为在对电梯检验过程中,很多不确定风险,加强个人防护是最后一道防线。

4 结语

本文主要对电梯检验过程中事故伤害种类、危险源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预防对策,体现了电梯检验是一项专业、系统性工作,需从外部环境、个人防护、技能操作水平、安全意识等方面加强防范,使检验工作得以安全、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曹开钧.浅谈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其预防措施[J].江西建材,2016,18(5):264,272.

[2]杨丽霞.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分析及有效预防[J].科技资讯,2012,14(9):239.

[3]夏燕侠.浅谈电梯检验中的潜在危险点及其防护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5,7(21):103-104.

(作者单位: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猜你喜欢

电梯检验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果树“倒春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风险评价和风险降低在电梯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电梯检验中控制系统的常见问题分析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