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工程项目的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措施

2016-07-06周泽

科技尚品 2016年12期
关键词:加固措施工程项目

周泽

摘 要:下文中,笔者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案例展开分析,总结建筑工程检测鉴定的具体方法与实施过程,以期为类似项目的检测鉴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项目;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加固措施

1 工程项目的上部承重结构检测

1.1 外观和结构布置检查

现场对照设计图纸按该建筑的上部结构布置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该建筑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一层层高5.0m、二层层高4.5m,基本柱距为7.5m×8.0m,现浇框架柱梁板。经抽查上述混凝土结构构件布置与设计图纸基本相符,同时对该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了检查。经检查,二层楼面板存在较多贯穿通长裂缝,且大部分裂纹出现在混凝土现浇板的负弯矩区,板面最大裂缝宽度达1.3mm,未发现其他混凝土构件存在有影响结构安全性的裂缝、损伤、钢筋外露等缺陷。

1.2 构件尺寸及配筋复核

为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结构实施检测鉴定,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确定检测的钢筋混凝土检测对象,使用仪器检测混凝土结构的横截面积,利用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检测混凝土梁柱主筋根数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并凿出部分主筋用游标卡尺测量其直径,所测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对混凝土梁柱箍筋加密区进行抽检,实测箍筋加密间距与设计间距100mm差距不大,基本符合设计要求。但在对二层楼面板板面负弯矩区的钢筋保护层进行检测时,发现存在裂缝的现浇板板面负弯矩区的保护层厚度大多集中在60mm~70mm之间,甚至有部分超出了仪器量程(最大量程为72mm),凿出板面一根钢筋验证,其保护层厚竟达到76mm,远超出设计及(混凝土結构设计规范》y(GB 50010-2010)的要求。

2 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强度检测

对上部结构每层随机挑选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凿除粉刷层,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强度等级为C25),结果显示,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要求。该建筑外围护墙体设计为加气混凝土砌块,现场实际为乳土多孔砖砌筑。墙体中段按设计要求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腰梁。经检查,围护构件布置基本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墙面无明显侧向位移。凿开该建筑上部墙体粉刷层检查,墙体由乳土多孔砖砌筑,砌筑方式基本正确,墙厚为240mm。经检查,墙体砂浆砌筑较为饱满,灰缝薄厚较为均匀。采用贯入法检测砂浆强度,该建筑上部墙体砌筑砂浆设计强度等级为M5.0,上述抽检部位砂浆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 工程项目的检测鉴定分析与结论

根据上部结构推断地基基础安全性,上部结构未出现由于地基基础承载能力不足以及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或损伤,开挖基础无异常,地基基础工作正常,该建筑地基基础安全性等级评为B级。

由工程结构布置及构造方面的检查可知,该建筑的承重结构布置、支撑情况基本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结构布置合理,形成完整系统,传力路线正确。根据(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44-2008),该建筑上部结构整体性等级评为B级。综合以上结果,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等级评为C级。

该建筑屋面围护系统整体性无缺陷,屋面结构无损伤,墙梁及过梁设置合理,无明显缺陷,承重围护结构承重功能评为B级。墙体按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及圈梁,墙面无明显侧向位移,墙体砌筑砂浆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非承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评为B级。根据(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44-2008),该建筑围护结构系统承重结构部分评为B级。

4 工程项目的现浇板裂缝成因与加固措施

发生火灾事故的建筑工程项目楼板中产生多处裂缝,由于裂缝的产生地点为浇板的负弯矩区,因而笔者结合鉴定检测结果判断,上述的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过厚造成的。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为,连接起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并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性能、稳定性能和耐久性能。现实情况中,部分人员在浇筑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不正确、不合理的浇筑方法或者错误地踩踏了钢筋原材料,造成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不均衡,导致钢筋混的绑定位置与设计方案要求不符,最终造成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超过标准要求。经数据调查显示,在检测鉴定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案例中,有90%以上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会因为保护层厚度超标,导致现浇板的高度数值降低,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不达标,承重系数与受力系数降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承重载荷性能不足,加大了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受力数值,从而产生保护层裂缝。除了施工处理不当的原因,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不均衡,也会造成钢筋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的弹性不足,导致混凝土温度变化所产生伸缩变形超过混凝土的弹性伸展范围,从而产生混凝土裂缝。而产生裂缝后,混凝土会与大气中有害离子和二氧化碳相互作用,钢筋表面的钝化膜被活化,无法起到防护作用,容易产生腐蚀、生锈等问题,导致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扩大,造成钢筋混凝土耐久性能与承重载荷性能的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当确定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裂缝产生的原因,如果是由于弹性差、承重载荷性能较低,那么为了增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增强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结构。如果单纯使用铺设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保护层的方法,无法起到增加弹性和承重载荷性能的使用目的,那么可以考虑使用碳纤维加固的措施,利用碳纤维承重载荷力强、密度低质量小、加固方便、施工时间短暂等特点,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性能和耐久性能,另一方面能够降低施工成本,符合经济、合理的加固原则。

综上所述,从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的实例中,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注重把握检测鉴定的正确方法,合理科学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厚度,避免厚度不均衡產生楼板裂缝,同时制定科学的加固方案,采用恰当的加固措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稳定性能。

参考文献

[1]曹文慧.运用设计类软件进行既有结构鉴定的若干问题[J].建筑技术,2015,(S2):119-121.

[2]谢苏娜.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与加固方法[J].江西建材,2014,(3):50.

[3]雍定红.对混凝土强度检验方法的分析[J].城市建筑,2013,(10):294-297.

(作者单位:大连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加固措施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及加固措施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浅谈公路软土地基的加固措施与施工方法
公路桥梁墩(台)基础病害分析及加固措施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与选择
工程项目与融资
工程项目与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