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英美文学教学中文体学的运用

2016-07-05张柏柯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体学语言学

张柏柯

【摘要】文体学是语言学的一个现代分支,它兼有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的公共特点,属于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文本的体裁、语言风格、修辞特点等,对于大学英美文学教学有指导性意义。本文将立足于文体学的基本内容,分析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内涵,谈谈如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运用文体学。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 文体学 语言学

大学教学中的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课程,往往开设在大学三、四年级,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原版的英美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基础阅读能力,以及欣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本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学生通过使用正确的文学分析法去理解、赏析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自身对某个作家、作品等进行全面专业解读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为了完成英美文学的教学目标,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就必须在教学中运用文体学知识,教给学生文体分析的具体方法。

一、文体学的基本内容

文体学(stylistics),又称风格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综合了语言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特征,是一门正处在发展和完善中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其实,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很多文学研究家、修辞学家,就开始对文学语言进行深入研究,这就是包含了语言学和文艺学等新的文学---文体学的孕育阶段。它是多种学科共同发展的结果,是时代文体持续向前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二十世纪初,法国人Bally就发表了《法语文体论》,它预示着现代文体学的诞生。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完善中,文体学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现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如李龙植的《文体学与语言实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学百科辞典》以及我国学者王佐良的《英语文体学研究及其他》中都有对文体学的深入研究。此外,它也衍生出眾多分支,如形式文体学、文学文体学、翻译文体学等。

文本的语言风格是文体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众所周知,流传久远的文学作品是语言成形的艺术,它们大都词句优美,思想深刻。读者在阅读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用词造句的高超能力,也会对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语言风格难以忘怀。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是作家独特的个性化、典型化以及艺术化的综合体现,不同作家具有相异的语言写作风格。语言风格的个性化指的是作家在写作时运用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标新立异,异乎寻常;语言风格的典型化指的是作家在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在整体上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范例,读者可以在阅读中识别出来;语言风格的艺术化指的是作家在写作时所运用的语言措辞优美细腻,带给读者美的体验。

二、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内涵

英美文学包括了英美两国以英语语言文字为形式的艺术作品,是世界文学界的一颗璀璨明珠。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内涵主要涉及五个方面。

(一)、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和认知体验

这是英美文学课程的感性认知经验层次,关注的是学生阅读的体验过程。给予学生大量的原版英美文学作品,让学生初步培养起文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历程

这是英美文学课程的理性认知经验层次,学生学习的重点是学习和掌握英美文学史,了解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流派,发展的文化背景,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以及著名的文学作品等。

(三)、英美文学评判的知识和方法

这是有关学生思辨能力的审美层次,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的文学批评知识的具体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具体的例子中,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让学生在使用严谨的批评方法对文本进行分析、鉴赏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得以提升。

(四)、英美文化和民族特点

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独特表现形式,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英美国家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国民性格,进而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以后的跨文化交际打下基础。

(五)、人文情怀和道德塑造

文学作品题材广泛,鲜明的主题也是学生感悟人生、提高道德修养的有效载体。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陶冶情操,认识人生,培养人文关怀,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

在英美文学的五个培养目标中,教给学生文学批评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一直是一个较难实现的目标,之前的英美文学教学中使用的大多是以历史传记为形式的研究法,关注的仅仅是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家的生平事迹,缺少对作品语言的深入探究、系统分析和科学鉴赏,导致“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的审美目标一直形同虚设。

三、文体学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宏观运用

通过分析文体学的基本内容和目前英美文学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发现,文体学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具有运用的可行性。它兼有语言学和文学的双重性质,可以对文化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解释、分析和研究。

文体学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运用应从两方面进行:

(一)、改变英美文学的作品编排方式

以往的按照年代进行文学作品编排的方式,侧重的是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不利于对作品进行深入鉴赏,因此要打破传统,将作品按照不同的文类进行编排。常用的为四分法,即按照不同种类作品的语言文体特点,将文学文本划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类,然后再将每一种文类进行细分,如将小说分为现实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等;将戏剧分为喜剧、悲剧、悲喜剧等。另外,这样的编排可以沿着某一体裁作品在同一个国家的发展变化,还可以为某一体裁作品同一时期在多个国家的不同风格内容,也可以这两种编排方法共同使用。如在讲授美国小说时,可以选择菲茨杰拉德和福克纳进行对比教学。选择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人间天堂》《夜色温柔》等等,分析菲茨杰拉德的语言风格:他大多用用第一人称展开叙事,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文笔优美,意象繁多,简洁流畅,具有诗意。在分析福克纳的写作风格时可以选择其代表作《喧嚣与躁动》,感受福克纳语言的华丽,句子的冗杂,以及其迂回曲折、深奥难懂的心理小说特点。这种比较的文体分析法,便于学生在学生文本时认识作家的心理世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按照文学作品的不同文体进行教学

将英美文学按照不同的文体分为四类:个人文体、群体文体、民族文体和时代文体进行教学。这四种文体在共时和历时中相互交叉,共同发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不同文体作品时,对这些文体进行比较、分析和类化。如在讲授“伊丽莎白时期的戏剧”时,可以节选出这一时期的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如《哈姆雷特》以及喜剧,如《仲夏夜之梦》等进行作品的分析,了解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人物塑造特点等,这就是对个人文体的学习。接着,再将同时期的剧作家本琼斯、西德尼等作品进行对比,这就是群体文体。然后,分析莎士比亚之前有名的戏剧作品,查考之前的戏剧作品对莎士比亚创作的启发与影响。再分析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意象选择等对后世剧作家,如王尔德等的相应影响,这就是时代文体。最后,将与莎士比亚同一时期的中国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及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杂剧进行语言、风格等的分析,探究在不同国家、相异的文化背景下戏剧发展的特点,这就是民族文体。将文学作品按照不同的文体进行教学新,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了解同一时期某一体裁作品的作品风格和创作特色。

四、文体学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将文体学运用到英美文学教学中主要有以上两条途径,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语言、词汇、句法、修辞等,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总结写作风格,从审美的角度感受文学作品。

(一)、分析作品中的措辞语言

作品中的措辞语言的意义不是局限在词典里的意义,而应该根据语境,来具体分析。立足于整个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特点,研究各个词语之间的关系,理解其实际的意义。在解读一篇小说、一个戏剧时,要想清楚:叙述人是谁?所用的语言主要是一些方言还是标准英语?所用的词汇是简单易懂的还是生僻深奥的?表述是清楚的还是模糊的?

以海明威作品《老人与海》的一段文字为例:

The clouds over the land now rose like mountains and the coast was only a long green line with the gray blue hills behind it. The water was a dark blue now, so dark that it was almost purple. As he looked down into it he saw the red sifting of the plankton in the dark water and the strange light the sun made now.

通過分析语言,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以记述者的角度,描绘了老人出海打渔时的景色。远处有白云、山峰、海岸线,海水的色彩也在不断地变化,由深蓝变成淡紫,将动态的景物和静态的景物相结合,词汇简单,表述到位,也反映出老人当时的乐观、快乐、自信的生活态度。

(二)、分析作品中的句子构成

句子是文本的基本构成单位,分析句法有助于了解作家的写作特点,便于对作品中的人物心理进行解读。英语句子根据其相关功能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按照句子结构可划分为简单句、复杂句、并列句等,不同的句子有不同的文体效果。

如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作品的开头就是一个著名的设问句“To be ,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另外,在正文中,也有很多的疑问句,如“With a bare bodkin?”“Than fly to others that we know not of?”等,将哈姆雷特内心的纠结和矛盾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让读者体会到戏剧中的悲情色彩。

(三)、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

在作品中使用得体的修辞能够帮作者的思想更好地表达出现,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英语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格有明喻、暗喻、拟人、反讽、双关语等。

下面以马克吐温的作品《speech on babies》为例:

In another (cradle) the future historian is lying and doubtless will continue to lie until his earthly mission is ended.

其中,作者使用的为词义双关的修辞手法,借助“lie”这个词语,因为这个词本身就具有两层意思:“躺下”和“撒谎”,使得整个句子具有两种意思,也将自己对某些历史学家的讽刺表述地更为巧妙。

五、结论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反映客观的外物世界,也可以展现作家主观的内心世界。而文体学在分析这些作品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以最大程度上带给读者审美的体验。所以,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运用文体学,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并且,文体学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使用也要较大的发展空间,它依然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在英美文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要对文体学这一方法论进行深入思考,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进.文体学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2(02)

[2]夏万碧.文体分析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山东社会科学,2011(S1)

[3]邵璐.西方翻译文体学研究[J].中国翻译,2012(05)

[4]吴建.从文学文体学视角评《傲慢与偏见》的三个译本[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5]许庆红,戚涛.让文学回归其原有的位置---文学本体性与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反思[J],山东外语教学,2012(04)

猜你喜欢

文体学语言学
文体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从文体学视角研究英诗《为国捐躯》的反战主题
评几种质疑共时和历时划分的语言学观点
近期认知研究对戏剧文体学的启示
佛典譬喻经语篇衔接方式的文体学考察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