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禁区的生命奇迹

2016-07-04赵俊杰王传荣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深海生物生命

赵俊杰 王传荣

摘 要:曾被认为是不毛之地的深海底其实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聚集地。 深海是地球上条件最为恶劣的栖息地--寒冷、漆黑、缺少氧气、压力超常,然而,这里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聚集地。深海中众多构造奇特的生物向我们展示了深海世界的玄机和奥妙。

关键词:深海;生物;生命

哪里有适宜生命的环境条件(哪怕条件恶劣),哪里就有生命。我们知道海里除水外,拥有丰富的生命所需的矿物质。事实证明,即使在大洋比2500米还深的深处,只要有适宜的温度,就会造化出生命。海水自身就富含多种矿物质。由海底地热温泉喷涌出的水色如烟的泉水柱中,更是富含高浓度的铁、钙、锌、锂、硫等多种矿物质,这为生命的造化准备了哪怕是“劣等”的条件。

在同样深的深海底的另一些地域,惊现死亡生物之“城”——这里遍布死蛤壳、死贝壳之其它生物残骸,水温差1——4℃接近冰点,曾经喷涌的地热温泉已消逝不见。很显然,这里曾经地热温泉喷涌,生物熙熙攘攘,生机盎然。一旦地热温泉终止,生命终结。在阳光到不了的深海底之生命,几乎完全由地热主宰。

以事实作证,可以得出结论:与世“隔绝”的深海生命,由火山地热造化。同时证明地球上的生命由地球造化(由地球配合太阳造化)产生。地球上的生命非天外降临。

深海之生命以如下方式演绎:

在深海底,如烟温泉从地缝中不断喷涌而出,由地热温度造化,产生氧、甲烷、碳、氮等,由海水、矿物质及喷涌出的化学物质共同化学反应,造化生命的基本物质,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碱基、糖类……——这些物质,也有部分来自海面。海底温泉不断涌动,使生命的基本物质(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碱基、糖类等等)基因单分子在水中随机缘组合编码生命的DNA基因链,造化出管状蠕虫、巨蛤、贝类、盲蟹、龙虾等等一系列生物。这些生物以海底温泉为中心生存繁殖,在深海底有温泉的地方建立一个个洋底荒漠之中的“生物之城”。

深海底受食物匮乏的限制,所以这里只有小生物。即使深海底或许曾造化出大型生物基因,也会因缺食物而夭亡。食物充足与否,也直接控制着生命。在比2500米更深的深海中,不见有吨量级的大型生物存在。

大洋底深海荒漠之生命兴衰繁盛消亡,取决于温度。当深海温泉消逝,生命随之殒灭。当深海底别处一旦有新的地热温泉喷涌而出,不久这里便会造化演变出生命。

深海生物通常分为深海浮游生物、深海游泳生物、深海底栖动物三大类。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和浮游动物(Zooplankton)两大类。

浮游植物种类较为简单,大多是单细胞植物,其中硅藻最多,还有甲藻、绿藻、蓝藻、金藻等。

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中,占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海洋食物链中,浮游植物是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成为食物链的第一环节(也称第一营养阶层)。浮游植物的产量(初级生产)影响着植食性浮游动物的产量(次级生产),而后者又影响着肉食性小型动物的产量(三级生产)和肉食性大型动物的产量(终级生产)。这 4级生产的数量逐级减少,构成数量或生物量的金字塔。因此,浮游生物的产量(包括初级和次级生产)是海洋生物生产力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鱼类和其他经济水产动物的产量。

对浮游生物的研究,以下一些方面有待深入:①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②浮游生物生态系统的现场观察实验(包括提高生产力方法,浮游生物在氮、磷、碳循环中的作用及能量的流动)。③赤潮浮游生物分泌毒素的生理机制和生化组成,以及预测和防治赤潮的方法。④浮游生物对污染物质的吸收、富集、解毒、净化的生理生化过程。⑤浮游生物的大量培养(工厂化)。⑥利用浮游生物作为捕捞经济鱼类及勘探海底石油资源的标志。⑦浮游蓝藻的固氮作用。

深海游泳生物有节肢动物、虾、乌贼、章鱼和鱼等。深海头足类,没有它的浅海兄弟那么神气,它们身上的肌肉少,比较脆弱,运动慢得多。虾不多见,占主导位置的是鱼,已发现150多种,只占中层鱼种数的10%,其中70%属于角鮟鱇类。这类鱼口大得惊人,身体扁扁的,头大尾小,样子非常难看。它们都不大爱活动,只张开大口,靠拟铒诱捕猎物。这拟饵由背鳍前部鳍条衍生而成,即为一根长长的柄上有一个圆形膨大部,状如灯笼,内有发光器。发光器发出幽幽的光,“灯笼”在长柄上不停地摆动,状如游动的小动物。有些鱼误以为这是可口的美食,游过去刚要去咬,早被一直在守株待兔的鮟鱇一口吞进肚里。不管是鱼还是别的什么动物它统统能吃。这类鱼还有一个特点,雄鱼都长在雌鱼身上,永远不离不弃。当它们孵化出来不久就忙着找配偶,雌鱼发出一种特殊香气吸引雄鱼,雄鱼一日找到雌鱼紧紧咬住不放,至于咬到什么地方它满不在乎。时间一久,雄鱼的口就和雌鱼皮肤吻合在一起,消化系统全部退化,全靠雌鱼供养,所以身体越来越小。雌鱼可以长到6-8千克重,雄鱼只有几克重,到了生殖季节就用不着再到处寻找配偶了。

随着水深的增加,深海生物的组成也在发生着变化,潜水种逐渐被深水种所取代,生活在深海底栖带的生物,我们根据其体型的大小,将其分成了大型底栖生物、小型底栖生物和微型底栖生物3类。再一次颠覆我们认知的是,在万米以下的深渊,仍然有底栖生物的存在,海葵、孔虫、多毛类、等足类、端足类、瓣鳃类和海参类这些都是最好的见证。

海洋生物的颜色是它们表达信息的工具,这信息可以是友善,敌意,兴奋,威胁,恐惧,或者是欺骗。大多数海洋植物都有鲜艳的颜色以警告自己有毒,从而使天敌望而却步;有些食肉鱼长得和它们的食物一样,让食物不会在意自己的靠近;乌贼在捕食时会面对着猎物使身体产生游动的波纹来催眠猎物;章鱼能迅速让身体的颜色适应周围的环境颜色,而当自身受到威胁时会由于恐惧而全身惨白……还有,大多数海洋动物的体表颜色都是上深下浅,那分别是模仿海底和海面的颜色,这样上层和下层的生物都不容易发现它了。

千奇百怪的深海生物向我们证明生命:在地球上无处不在,生命创造的奇迹,我们今天似乎还没有完全认识到。

作者简历:赵俊杰(1983-),男,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洋科技发展战略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王传荣(1977—),女,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及战略。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H17F01)

猜你喜欢

深海生物生命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深海特“潜”队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