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非电类专业《电工学》教学改革探索

2016-07-04李新君伍铁斌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15期
关键词:电工学教学改革

李新君+伍铁斌

摘要:针对我校非电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该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并且较难等特点和本校现状,提出了非电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上述教学改革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非电类;电工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5-0160-02

Abstract: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oblems on our school non-electrical specialty "electrotechnics course ", combined with less teaching hours, more content and more difficul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non-electrical specialty " electrotechnics course " is put forward, which stimulate the students to the course of study.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teaching reform program has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non-electrical; electrotechnics course; teaching reform

《电工学》是一门基于实践应用的基础课,对于非电类工科专业后续电类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深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电工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学知识,促进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好地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为生产生活实践服务[1]。目前,《电工学》课程已经成为我校十余个非电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涵盖了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材料、化工、化学和软件工程等学科专业。本文根据我校《电工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 新形势下《电工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学时偏少,内容偏多而且涉及面宽[2]。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我校选用的教材为秦曾煌主编的《电工学》第七版,理论学时为72学时,实验学时为18学时。电工学理论的内容包括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个大部分,可以很明显看出,要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教学内容是件很困难的工作,特别对于年轻教师是个很严峻的挑战。

2)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学生学习普遍缺乏兴趣。《电工学》是主要研究电路组成、电磁规律及其分析方法的技术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电工学》所包含的教学内容比较多,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学习难度大。由于高校近年来扩招的影响,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特别是对涉及数学方面的知识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一些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不知所措。

3)教师缺乏对相关专业的了解,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与所教专业其他知识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电工学》与他们所学专业无关的错觉,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教学手段单一。一方面采用灌输宣讲式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又过分依赖电化教学,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5)考核方式不尽合理科学。现在普遍采用单纯的期终闭卷考试作为考核方式,过分注重卷面成绩,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深刻理解掌握。

2 《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对于《电工学》课程中涉及《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在讲授前应该首先温习相关内容。比如正弦交流电路这一部分知识,就在讲授之前复习复数的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2)强化教学过程的专业背景【3】。缺乏与所学专业培养目标或者应用背景的衔接是非电类专业学生在《电工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困惑,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课程学习与后续学习的关联性。例如针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将电动机这部分内容与《泵与风机》课程联系起来,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意识到《电工学》课程的重要性。

3)对于任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不足,我校和系部已出台政策,每年各教研室安排两名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并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建立一支具有专业工程背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为了改变以往教学方式单一,过分利用电化教学的弊端,本门课程已有一半左右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实验室讲授。教师在一边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一边用实验演示,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

5)考核方式更加科学合理【4】。期末总成绩采用课堂出勤、平时小测验、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加权总值,有效的改变了以前单纯依赖期末卷面成绩的局面,更好的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以上方案实施一年以来,无论是学生的到课率还是学生实验能力及考核成绩均有显著的提高,得到了学校系部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3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和综合型人才的需要,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尤其如此。然而培养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却是目前社会和企业对高校教学提出的迫切要求。所以在新形势下,只有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创新和实践,才能总结和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显金. “电工学”课程中的思维方法及教学引导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14).

[2] 姚志树. 非电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9).

[3] 蔡昌春,苗红霞,刘翔,邓志祥,李威. 非电类专业“电工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3).

[4] 路志英,王萍,李鹏,李洪凤. “电工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探讨[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6).

猜你喜欢

电工学教学改革
电工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电工学中常用电路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浅谈《电工学》课堂教学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工学教学改革研究
专业引导在“电工学”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