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地方高师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研究

2016-07-04许瑜铭

亚太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毕业生政策

许瑜铭

摘 要:本文首先第一部分综述国内外就业创业政策研究现状,包括对当前我国有关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概述,阐述其在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所起到的总体作用以及待完善之处;第二部分分别阐述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创业中所遇到的难题及其造成就业、创业困境的原因所在;第三部分在分析第二部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提出在促进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过程中政府、高校、事业企业单位、毕业生个人以及其他社会角色应该起到的作用,特别是在促进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作用。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就业创业政策;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73-02

一、国内外就业创业政策研究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委员会、联合国国际发展组织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开始考察、研究创业活动对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并试图探寻提高区域创业活动水平的解决方案。直到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学者进行了有关创业政策的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凯尼、伦德斯特罗姆、史蒂文森、维尔休尔、阿奇·佐尔坦和鲁贝尔。但是这几人的创业政策研究是针对所有创业人群的,针对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讲,还几乎没有研究者涉及。

学者王丽敏在《国外促进就业政策及其启示》中对比了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典型国家促进就业的政策,通过对比她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中国应该学习国外的这些政策制定和政策导向,消解“隐性失业”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和风险,以促进我国的就业和创业,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李彪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及优化对策分析——以辽宁省为例》这篇文章中,阐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在他的文章里依旧强调的政府主导,完善立法,从政策的制定角度扩大惠及范围,保障各个社会主体的需求得以满足,研究角度依旧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机制,缺少“自下而上”的灵活调整和上下互动机制。另外,在有关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一些文章和著作中也会涉及到对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是零星的,缺少系统性和全面性。

二、地方高师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现状以及就业创业存在问题、原因

1.地方高师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现状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对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培养管理以及相关机构和体制改革的方针原则的确定。总政策主要体现在200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之中。从内容上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具体政策可以分为以下五类:一是就业市场规制和职业准入政策。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状态后,一般是通过就业市场,如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会和洽谈会等方式寻找工作。二是就业指导和服务政策。就业指导和服务政策主要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毕业前后的各种指导和服务,通过毕业前的职业、择业指导和就业后到单位报到过程中的相关服务来帮助毕业生以最有效的速度进入就业状态。三是招考录用政策。招考录用政策主要是选拔高校毕业生的一系列关于资格、要求的招考与录用上的规定。四是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以带动就业是国家政策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它是目前最为有效并且最有可持续发展趋势的积极就业政策。 五是权利保障和社会保障政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政策,在现阶段主要是指面向基层开辟就业路径、创造就业岗位,同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缓解就业压力问题而制定的相关政策。目前主要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城乡基层岗位开发、統筹实施大学生下基层项目;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主要是指通过招聘方式选择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含社区)担任党支部书一记、村委会助理或者其他村“两委”职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和“三支一扶”计划;参军入伍政策; “特岗教师”计划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简称,于2006年正式启动,计划设定之初主要是为解决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是为了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实行的;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政策。

2.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和发展,大学生就业体制由过去的统招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27万人,比2013年增加28万人。2014年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师院校毕业生尤其是师范类专业初次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据统计,目前我国高师院校毕业生初次签约就业率基本维持在70%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所就业的专业是不对口就业,另有将近40%的毕业生无法实现初次就业。近年来各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许多事业单位与国企人员录用均采用公开招考方式,考试时间均是在毕业生离校后,导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相应有所降低。

3. 造成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困境的原因

(1)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不受社会用人单位重视青睐。当前一些高师院校只顾及经济效益和政绩考虑持续扩大招生规模,导致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不适应使得需求较少专业的毕业生相较于其它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激烈、就业困难。

(2)不受社会用人单位重视青睐。师院校多处于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近年国企改制,产业结构调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多年积压的未就业毕业生形成人力资源“复杂叠加”,导致就业竞争加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设定毕业生学历门槛,甚至直接把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拒之门外,社会观念加剧毕业生就业难度。

(3)学生就业创业准备不足,缺乏理性。高师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对地区、单位性质、对口就业以及薪酬待遇等方面要求过高,很难实现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三步走正常自我职业规划。学校就业创业政策宣传不到位,学生在择业时不熟悉国家就业政策,不了解社会职业信息,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行合理定位,这就使得许多毕业生无法充分就业。

(4)地方、国家重视不足,相应政策出台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宣传应用,没有起到该有的效果,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灵活整理变动就业政策,让大学生走上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人生价值。

4.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实证研究方法。调查对象设定为河南省3所具有代表性地方高等师范院校(郑州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即将毕业和已经毕业的高校毕业生。问卷调查方式主要采取的是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但抽样的渠道分为两种:对即将毕业的高校毕业生,问卷主要是通过在校园以书面纸质形式直接发送方式进行;对已经毕业的高校毕业生的调查问卷,主要是通过网络邮件方式进行。

分析本次问卷调查收回168份有效问卷,可以得出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师院校毕业生对于高校提供就业政策的宣传和辅导的需求心理非常强烈。在调查中,高校毕业生认为非常需要提前开设相关政策辅导有49人,占总量41. 5%;认为比较需要的有55人,占总量的46. 6%;认为不太需要的有12人,占总量的10. 2%;认为完全不需要的有2人,占总量的1 .7%。

在调查高校毕业生对现行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时,从数据可以看出,对就业政策了解比较多的人数占较少比例,共14人,占样本总量的11. 87%;通过媒体渠道获知部分就业政策信息的有89人,占样本总量的75. 42%;对就业政策几乎不了解的有9人,完全不知道的有6人,兩者共占样本总量的12. 71%。

了解就业政策对就业是否有促进和帮助的作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中,认为非常重要的有32人,占总量27. 1%;认为比较重要的有62人,占总量的52. 6%;认为重要性一般的有21人,占总量17. 8%;认为不重要的有3人,占总量的2. 5%,完全不重要的选项无人选择。

三、针对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存在问题的提出的解决对策建议

本文根据之前分析地方高师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现状并总结其根本问题以及原因,根据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的特色,结合当前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大背景,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建议,修改制定出更高效实用的,正对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政策,扶持更多的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

1. 促进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过程中政府应该做好宏观调控、政策指导和方向引导作用。特别是在促进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作用,政府在招生专业和数量上要尽可能合理规划,避免教育资源浪费,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出台专门针对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问题的积极的就业政策,合理引导毕业生就业方向,预防扎堆现象,完善与就业工作体系配套的劳动人事制度、保障制度等。

2. 促进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中涉及到高师院校应该起到的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21世纪高师院校求生存、求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改善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地方高师院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要求,根据社会经济走势、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供求的变化科学设置专业和调整招生规模,根据用人单位反馈,进行专业升级改造,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摒弃老套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和培养动手能力,树立以精神塑造和责任感培养为核心的职业理念,加强师范性与应用性的融合。高师院校要密切与政府、用人单位交流合作,加强职前实训和订单培养,培育稳定的“客户群体”,促进毕业生就业,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

3. 促进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中应涉及事业企业用人单位应该起到吸收人才、尽可能地多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的作用。要求用人单位要根据政策落实服务理念,按照岗位的实际要求确定用人标准,不盲目追求高学历。

4. 促进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中应该提倡毕业生个人的作用。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高师院校毕业生应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目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努力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拓宽知识面,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传统的观念的束缚,做好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找准就业的社会定位,利用好国家相应政策,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提升核心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就业。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教育系)

参考文献:

[1]李彪.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及优化对策分析—— 以辽宁省为例[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0月第6卷第4 期.

[2]李宏骥, 刘乔.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 2010年11月第8卷第11期.

[3]崔畅,林娅琪.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 年第5期总第191 期.

[4]丁庭选,常俊标主编.大学生创业基础[M].大象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

[5]王霆, 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求实·改革与发展,2006第3期

[6]李志兵. 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研究. [J]教育与职业,2015年第10期.

[7](美)黛安娜·萨克尼克等著,周文霞等译, 职业的选择:成功规划你的人生 [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2月第9版.

[8]徐喆,中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研究分析——基于多源流理论[J].现代商贸工业,2013(16).

[9]巩丽,田兆富. 加强大学生就业中的职业心理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15年第12期(总第832期).

[10]李家华主编,创业基础[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

[11](美)塞缪尔·H.奥西普,路易丝·F.菲茨杰拉德著,顾雪英等译,生涯发展理论 [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毕业生政策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