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赛珍珠中国农村题材作品中的“土地意象”剖析和归纳“土地主题”

2016-06-30何帆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8期
关键词:赛珍珠

摘 要:赛珍珠作为一位美国女作家,其对我国的文化,尤其是农村文化相当了解,因此其创作了大量丰富的农村题材作品。这一系列作品截至今日,仍焕发着强大的艺术张力和文化扩力。而且作品中对“土地意象”的丰富诠释,展现了其对中国农村“土地”这一主要元素的丰富认知。虽然赛珍珠为外国作家,但其对中国农村的了解已经远远突破了其身份界限,实现了对土地主题的深度归纳。本文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土地”一词的认识入手,结合赛珍珠的中国农村题材作品中对土地的多角度阐述,从其“土地意象”中分析“土地主题”的内涵。

关键词:赛珍珠;中国农村题材作品;土地意象剖析;土地主题

作者简介:何帆(1982.5-),江西省新余市人,硕士,江西新余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1

一、引言

赛珍珠是知名美国文学家,曾于1938年凭借作品《大地》获得了世界诺贝尔文学奖。一直以来,她都以推广和介绍中国文化为自身使命,其在中国文化交流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和影响力是全世界公认的。赛珍珠凭借自身对中国农民形象的诠释,极大改善了全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二、中国传统意识中对“土地”一词的认识

正如知名作家海德格尔所说:有语言的地方,才会有世界。在20世界20、30年代,世界各地正处于一片战争之中,中国依旧保持着传统、和谐的生活方式。长期以来我国都是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形式,因此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受到战争太多影响,这与其他战争环境之间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反差和对比。

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土地一词先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赖以生存之本源。然后,其还是一种文化,一种民族情结。之所以说其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主要基于长期以来我国以农为本的社会状态。从易经开始,我国文学作品中就没有离开关于土地的阐述。

如同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所写到的“从根本上看,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也就是说,乡土是人们生存之本,随着发展,乡土逐渐从物质丰富发展成为一种意识,在传统文化中,所说的人民,实际上更多是一种农民,经过深厚、体系、成熟的农耕文化与儒家理念融入,如今中国文化中的土地情怀已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情怀的重要内容。

三、赛珍珠作品中对“土地问题”的多角度阐述

赛珍珠的文学作品中,通过以“土地问题”为切入点,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思考诠释出来。而读者则可以根据文学作品中的具体描述,来理解赛珍珠原本想表达的内容,也就是深入思考其中所隐含的实质性内容。所以在赛珍珠的文学作品中,土地问题始终是其主线。在赛珍珠看来,土地不仅如同空气、阳光一样,同时也是为人类生活提供充足力量的基础和关键。而经过几千年人们对土地的开发,人们逐渐形成了与土地有关的风俗、生活理念和规范理念,土地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融入了多元价值、多样情感的综合体。

以其获得诺贝尔文学作品《母亲》为例,在其笔下,母亲与土地融为一体,不仅浑然一体,同时为土地赋予了温暖的人性。而经过深入研究赛珍珠的这一系列农村题材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大多都是将理想化的田园风景作为开篇,而这也成为其文学作品的重要特色。而在《母亲》这一部文学作品中,也有些深化,其中对土地和人性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度升华和发展,阐述了母亲的心情与“土地”之间的波动和变化,这也恰好表明了其文学作品中对土地问题与土地意象之间的高度契合。

自1934年,赛珍珠离开中国后,实际上,她就再也没有回到过中国。1942年其在美国了文学作品《龙子》,本书以南京城一个村庄人们反抗日军的故事为核心,结合土地和人性,阐述了在战争时期,人们对土地和人性观念认识的变化。赛珍珠尽管此时已经离开中国8年时间,但她仍然用自己的文学积淀,加上她农民生活的了解、掌握,构想了《龙子》的主体内容,向全世界讲了新的“土地故事”。

此外,其在描述土地主题过程中,也融入和添加了中西文化相对比的色彩元素,而这实际上其在多元文化、跨文化融合环境下进行的“土地主题”探索。在《同胞》这一文学作品中,可以说其表达的文化、价值观念已经大大超出了其他传统作品,赛珍珠将文化、桥梁,融入了“土地”这一元素之中,土地不仅成为人们生活的根,也成为人们亲情连接的纽带,因此,在这一部文学作品中,赛珍珠将土地意象中的“根”进行深度诠释,升华了对土地主题的理解。

四、结语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历史中,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度探究的内容。而赛珍珠正是在用文学作品挖掘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无论是《大地》,还是《东风西风》、《分家》等等,都是其对中国农村文化和农民心理的深度把握和考量,正如很多欧美人看赛珍珠的文学作品,依旧津津乐道一般,人们被其纪实的写作手法所吸引,深刻感悟到其作品中的“土地印象”和“农民情结”。

参考文献:

[1]李烨红.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以赛珍珠为中心的讨论[J].科学导报,2013,(07):68-73.

[2]夏兰.浅赛珍珠现象:多元文化主义者的悲哀[J].理论界,2013,(21):109-113.

[3]苏静.异乡人的写作一对赛珍珠作品的社会学解释[J].东方教育,2014,(05):73-81.

猜你喜欢

赛珍珠
赛珍珠与徐志摩的“生死缠绵”
赛珍珠纪念馆品牌形象设计研究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风车山麓
赛珍珠受到钱钟书斥责原因探析
《春晖大地》:这是一部独特而有文化与艺术意义的书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赛珍珠研究所简介
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1世纪中国赛珍珠研究述评
一颗仰望神州的明珠——赛珍珠和她的中国情怀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