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程砚秋的“侠女”情结

2016-06-30王希宝王琢珏

戏剧之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侠女聂隐娘

王希宝+王琢珏

【摘 要】在程派的众多艺术形象中,侠女具有独特气质和性格特征。为了挖掘和抢救失传的京剧剧目,本文以程砚秋的三出“侠女”戏来研究他的“侠女”情结,意在抛砖引玉,弘扬传统文化。 【关键词】程派侠女;红拂;聂隐娘;陈丽卿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07-03程砚秋一生编演了20多出新戏,《锁麟囊》和《春闺梦》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流传甚广,但程砚秋有几出侠女戏如今并未人们所熟知。新戏,又称“本戏”“私房戏”,是艺术家独创首演的剧目。侠女指的是古代武艺高强、身怀绝技,常手持剑术或器械的女子形象,她们行动诡异、出手矫健、擅长格斗和武打,性格豪爽、仗义,有江湖气质,有的劫富济贫,有的惩恶除奸,人物形象鲜明,她们的最大特点是女性阴柔气质较少、阳刚之气较多,是侠义仗胆的“女汉子”。唐代的《剑侠传》、清代的《聊斋志异·侠女》中都有侠女形象,《水浒传》中的“一丈青”扈三娘、孙二娘,都是很有个性的侠女,甚至有点儿男性化。侠女戏跟明清小说史有关,京剧中的很多剧目都是由武侠小说演变而来,如《十三妹》出自文康《儿女英雄传》,“悦来店”、“能仁寺”等至今久演不衰,程先生年轻时也演过,但演的不是侠女十三妹,而是张玉凤,他的老师荣蝶仙演十三妹。程先生所演的悲剧较多,如:《青霜剑》《荒山泪》和《窦娥冤》等,但他性格刚正不阿、倔强,为人仗义、爱憎分明,骨子里透着侠客气质,早年也曾编演过三出“侠女”私房戏:《红拂传》《聂隐娘》和《陈丽卿》。本着挖掘传统老戏的目的,本文重点谈这三出“侠女”戏。一、美人巨眼识穷途“长剑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馀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是《红楼梦》的第六十四回,林黛玉做了《五美吟》,其五咏的就是红拂,她是独具慧眼的女丈夫。京剧《红拂传》(一名《风尘三侠》)由罗瘿公编剧,原出唐代杜光庭的《虬髯客传》,本世见《隋唐演义》中的第十六回。元人有《风尘三侠》杂剧,明代的张风翼有《红拂记》传奇,均演此事。京剧《红拂传》说的是隋炀帝游幸扬州,使越国公杨素留守。三原布衣李靖有大志,前往见杨素,相府歌姬张凌华(即红拂)窥见李靖英俊,十分心折,乘夜盗取令箭,乔装前往投奔。两人结为夫妇,一同逃走,中途遇虬髯客张仲坚,彼此性情相投,因此订交。虬髯客亦有平定中原之大志,但闻太原李世民有雄才大略,乃约洪都客等三人一同往谒。及见李世民,虬髯客自叹不如,李靖则决心辅佐李氏。虬髯客乃赠家资与李靖夫妇,挈妇飘然而去。程砚秋在1923年3月10日,首演于北京华乐园,他饰演张凌华,郭仲衡饰演李靖,候喜瑞饰演张仲坚(虬髯公),有唱片传世。京剧《红拂传》是一出文武并重、载歌载舞的程派早期剧目。重点场次有三场:即“自叹身世”“拂尘舞”和“舞剑”。(1)“自叹身世”【二黄慢板】在相府每日里承欢侍宴……;(2)“拂尘舞”【西皮二六】见春光三月里百花开遍,撩人春色是今年;随风弱柳垂金线,灵和殿里学三眠。红襟紫颔衔泥燕,飞来飞去把花穿……;(3)“舞剑”【南梆子】在筵前双手儿分开两剑,好一似双飞燕戏舞阶前;既不是化龙形空中百变,又不是白猿女道法相传;又不是留仙裙回风自转,也不是汉宫中人柳三眠……剧本最后四句念白点名了主题:(李靖白)盖世英名一俊豪,平生侠其远冲霄;(红拂白)流传佳话千秋少,付与丹青姓字标,即风尘三侠。“舞剑”一场是《红拂传》末场,红拂、李靖、虬髯公马上就要分别,即将浪迹天涯,红拂要感谢虬髯公张仲坚的馈赠嫁奁,非常激动,因为红拂自幼学习剑法,当场舞双剑一回,唱出了“多感他张三兄恩德不浅”。可以看出,红拂是用“舞剑”作为一种报答和回赠,突出了“侠女”味道。另外,“夜宿”(马趟子)、“梳妆”(西皮原板转流水)很有特色,前者红拂手持马鞭,与李靖跑圆场,高矮亮相很独特,舞蹈组合多样,极具观赏性;后者唱腔洒脱、明快,突出了红拂新婚燕尔的喜悦心情。关于《红拂传》首演之现场观剧记实,见之于当时的报刊专文,文字记云:…艳秋饰红拂,首场衣藕灰褶子蓝披丝绦,系湖色带,手持红拂而出,一段【二黄慢板】抑扬抗坠,腔极清新,闻系王瑶卿所特别研究者。坐下念白之后,来一侍女传司徒命,唤令前往,逐下。杨素(候喜瑞饰)用文阳红莽,勾脸与曹操相似,花园设宴,命歌姬歌舞,复出三女,红拂杂其间。此场艳秋于衣上加一背心,当筵唱【赏花时】一段略带身段,且歌且舞,身段玲珑,煞是可观......末场舞剑赠剑,腰肢灵活,手法伶俐。双剑为真剑,寒光熠熠,犹如两道金蛇飞舞于台上。舞剑时之南梆子,与兰芳《别姬》之舞剑异曲同工,显为名师所授,使四座尽倾,与前场二六之舞均不蹈电影派,均似真正功夫非一般舞蹈也…”(小隐《二月初八程艳秋<红拂传>之一斑,《晶报》)①这段当时的剧评不仅能够体现戏剧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而且再现了程砚秋刻画红拂这一人物时的栩栩如生,侠义仗胆的“女丈夫”形象跃然纸上,她时而含情脉脉,时而乔装改扮男装,时而飒爽英姿,堪为女中豪杰,另外,也记录了当年程先生演出《红拂传》时珠玉歌喉的高超演唱技艺和载歌载舞的表演风格,尤其是“舞剑”堪称一绝,可与梅兰芳《别姬》中的“舞剑”相媲美。红拂夜奔精神在当时是不光彩的,由于红拂、李靖和虬髯公他们三人是风尘中的知己,因此《红拂传》也称为《风尘三侠》。《红拂传》是罗瘿公为程砚秋编演的第三个新戏,从文学角度看,文辞考究,唱词写的很美,富有诗意,亦动亦静,引用典故恰到好处,如“白猿女道法相传、人柳三眠”等;从主题思想看,它突破了罗瘿公早期编写《梨花记》和《花舫缘》时“才子佳人”的窠臼,强调了女权主义,女性地位和身份认同不再是建立在父权制基础之上,红拂面对李靖的倜傥外表和虬髯公的仗义豪性,不再是卑微、躲避,而是大胆、主动地接受,红拂的爱情观和婚姻观都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之上;从艺术风格上看,它开创了程砚秋载歌载舞表演艺术风格,因此《红拂传》为程砚秋早期作品中最负盛名的一出戏,是一个占据至高点、里程碑式的经典剧目。二、仙风道骨似仙游京剧《聂隐娘》由金仲荪任编剧,本事见唐代段成式的《聂隐娘》传奇,清代尤侗的《黑白卫》。魏将聂锋之女聂隐娘,为老尼摄去,传以剑术,学成,令刺杀太原太守胡藩,为民除害。聂隐娘回家,父母代选女婿,皆不中意,独属意一磨镜少年。婚后,聂隐娘夫妇受魏博节度使安之聘,前往刺杀陈许节度使刘昌裔,聂隐娘知道刘为人正直,变计反护刘,田知其事,怒遣精精儿、空空儿往刺;精精儿为聂隐娘所杀,空空儿一击不中,羞愤而去。聂隐娘免夫事刘,已则回山谒师。京剧《聂隐娘》在1925年4月18日首演于北京三庆园,程砚秋饰演聂隐娘。京剧《聂隐娘》的重点场次有三个,即:“闺怨”“夜行”和“舞剑”。(1)“闺怨”【西皮慢板】月昏黄又照那落花庭院,锁春愁好一似奴凤囚鸾;恨不能效男儿杀奸除患,早有心替女流一洗羞颜……;(2)“夜行”【西皮快板】正春宵好一派空明夜景……一霎时度过了千山万岭,好比那小游仙御风而行;(3)“舞剑”【西皮二六】手把龙泉奉师命,山容含笑似欢迎;初时作势看猱进,又复翻身效虎蹲;柔若三眠娇柳醒,轻如双燕御风行……这三场戏是《聂隐娘》的重点场次,“闺怨”有大段西皮慢板,整段唱腔基调是抑郁、幽怨和无奈,富有程派的唱腔特色,四句大腔落音分别落在6(院)、1(鸾)、2(患)、5(颜)上,绝不雷同,很新颖。一般传统青衣唱法上下句末的尾字落音分别是6和5,而程先生首先突破了这种传统,其中第二句“鸾”尾腔特别好听,…232355 0432︱ 1.212 1.212 3.52323 5643︱ 231233 23212 67676761 2355325︱ 1…。另外,“颜”字拖腔后来用到了《文姬归汉》“虽然是行路难却幸生归”的“归”拖腔里头,是这个动听大腔的雏形。此戏重点部分在后边,即“夜行”和“舞剑”“夜行”,边唱西皮快板边跑∞行大圆场;“舞剑”是边唱二六边与李十二娘双舞单剑,很吃功夫,最后“虎气龙身”中,程先生使用了一个多达16拍的回龙腔,结束全句,显示了极强的吞吐收放和气息控制力。来看当年的评价:悫厂以题为《观黄金剧后什谈》一文评砚秋于是日演出之《聂隐娘》一剧,文曰:“休息后,砚秋之《聂隐娘》即登场,此戏为砚秋初红时所排,因彼时北平盛行舞剑戏,故梅程尚诸伶,均纷排武侠戏,以相号召,《聂隐娘》亦其一也。砚秋饰聂隐娘,道白均用京白,听之清晰异常,扮相并不因其体胖而减色,聂既为侠女,且为有根基者,其行动当与常女子异,程砚秋颇能体会于此,故演时行动,均以轻快爽利出之,颇为合度。末场舞剑,与吴富琴之李十二娘合舞,二人同唱二六,边唱边舞,极动听悦耳……”②静仁赋《玉霜簃主饰聂隐娘即席口占写请吟正》曰:“剑光灼灼吐星芒,挥霍纵横似大娘。不杀权奸不罢手,从无恩怨定行藏。”涂斋于《再观程郎演聂隐娘寄示悔庐并博玉霜簃主人一餐》诗曰:“剑光横雪宇生霜,双绝轰傅粉墨场。听到临岐词侃侃,金华才调压西堂。尤西堂以隐娘事谱《黑白卫传奇》,此剧视尤作紧峭,而别刘昌裔一段,义正词严,苦心警世,全篇精神俱振,更为西堂所未及。日下争呼菊部头,玉龙双绕暑生秋,却将儿女娇憨态,变作幽并任侠流。玉霜演此剧庄严英伟不似平时袅娜也。”③这些评价再现了程砚秋当年演出京剧《聂隐娘》的盛况。《聂隐娘》秉承了程砚秋载歌载舞的戏路,如果说《红拂传》奠定了程砚秋侠女戏的基础,那么《聂隐娘》无疑是在此基础上的拓展与扩充,丰富了早期的程派剧目。三、唱筹量沙女飞卫京剧《陈丽卿》为李玉茹藏本,金仲荪编剧,本事见清代俞万春的《荡寇志》第二回至五回,实即《九阳钟(头本)》之一部分,亦单演。提辖陈希真之女陈丽卿,随父赴玉清大会,遭太尉高俅之子高世德调戏,一怒将高打伤。高世德为得陈丽卿,表示既往不咎,且认陈希真为义父,伺机托人提亲。陈希真因修炼五雷都箓大法将成,不便离去,乃佯许之。高世德一再前往纠缠,并遣人监视希真父女行动。大法练成后,希真父女见不能脱身,遂将高世德用药酒毒倒,割其耳鼻,然后逃出东京。1931年2月2日,程砚秋中和戏院鸣和社首演全部《陈丽卿》,自饰演陈丽卿。⑤尚小云曾编演同一题材的《九阳钟》(一名《荡寇除奸》),见荡寇志第一至十二回及第二十五回。老本为李毓如编,后尚小云演出,荀慧生也曾演过《美人一丈青》(一名《战濮州》),见《荡寇志》第一二九回,陈墨香担当编剧,荀慧生演的是扈三娘。通过比较,程砚秋演的《陈丽卿》是《荡寇志》的前半,不同于尚小云《九阳钟》和荀慧生的《美人一丈青》。《荡寇志》为俞万春(1794——1849)作,是一部封建法权的艺术图释。作家深憾于“凡斯世之敢行悖逆者,无不籍梁山之鴟张跋扈为词,反自以为任侠而无所忌惮”(半月老人《<荡寇志>续序》),于是在书中对梁山一百单八将大张挞伐,斩尽杀绝,以便“使天下后世,晓然于盗贼之终无不败,忠义之不容假错混朦,庶几尊君亲上之心油然而生”,概以“尊王灭寇”(徐佩珂《<荡寇志>序》)为主旨。⑥根据《程砚秋史事长编》记载,京剧《陈丽卿》经历了三个编演阶段:即部分、全本首演和复排。(1)1930年11月8日(旧历九月十八),日戏《空城计》《陈丽卿》;1930年11月11日(旧历九月二十一),于沪荣记大舞台演《陈丽卿》最后一曲,鸣和社即自沪赴宁。[6]1930年11月26日(旧历十月初七),叔通先生又函:…《陈丽卿》能改弟所欲改,以后过场尤须缩短,且设法加以改好,太无意味也,以示不弱。”⑦(2)1931年2月2日,中和夜戏首演全本新剧《陈丽卿》。⑧(3)1936年10月,砚秋重排《陈丽卿》一剧,加入舞剑身段,从名武术家高紫云学太极剑对刺法三十六式。⑨当年的评价:“诗人冯升、君木先生闲居海上,卖文自娱,生平足不出户,观《陈丽卿》剧,叹赏备至,归而撰联以赠,联曰:“艳色照空,珠温玉钦;秋生脱吭,水立霜飞。”⑩这是唯一的一段记载对《陈丽卿》剧的文字评价,但也能窥到当年程先生演出该戏的盛况,珠喉玉润、声如裂帛、神态闭月羞花。不过,京剧《陈丽卿》与小说《荡寇志》一样,主题思想有问题,歪曲了梁山英雄人物,后来程砚秋演的得也不多,没有流传下来。四、二隐一现,亟待挖掘 程砚秋的这三出“侠女”戏,唯一留下来的就是《红拂传》。1985年10月,王吟秋在北京首届京昆艺术节上复排此剧,但剧本未做改动;1986年江苏京剧院的钟荣也改编其为《红拂女》,由丁汉稼整理改编剧本,钟荣担任唱腔设计,保留了原剧的唱腔精华,增加了红拂“夜奔”一场,“一句话引得我无言答对”【西皮导板转慢板】,新颖动听。新增的玉津园“夜奔”这场戏突出了红拂大胆追求爱情,向往美好生活的夜奔精神,这样作品结构便相对完整了,“自叹身世”【二黄慢板】、“拂尘舞”【西皮二六】、“夜奔”【西皮导板转慢板】、“夜宿”(马趟子)、“梳妆”【西皮原板转流水】和“舞剑”【南梆子】,有唱有舞,有一定得保留和继承价值。另外,《红拂传》“舞剑”是舞双剑,新艳秋、钟荣师生及王吟秋、迟小秋师徒善演,王迟舞双剑且有影像传世;《聂隐娘》末场谒师,师父“赵国处女”老尼让她和李十二娘舞剑,是双舞单剑,共24式,有高矮身段、圆场和双人大剑花,舞单剑当时是创新。《陈丽卿》在上海只演过两次,后在重排时加入了太极对36式舞剑,在北京演得也不多。《聂隐娘》的三段唱和最后的“舞剑”,由吴富琴的再传弟子、刘迎秋的弟子刘志保存下来,而《陈丽卿》则彻底失传。五、结束语程砚秋曾经在《检阅我自己》(1931年12月4日)一文当中对《红拂传》和《聂隐娘》做了一个自我评价:“《红拂传》写张凌华离叛贵族(杨素)而趋就平民(李靖),有革命的倾向,是其优点;但是浮露着英雄思想,有类乎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所主演的政治剧。聂隐娘自己做主嫁给了一个没有半点英雄气概的磨镜郎,是给《红拂传》一个答复……”?这三人性格迥异、武艺高超,红拂是为爱情私奔,聂隐娘是为百姓刺贪官,陈丽卿是为抗辱惩狂徒。红拂有女权主义意识,强调女性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身上兼有“英雄至性”和“儿女真情”气质;聂隐娘有对铲除恶霸、扶危济贫的侠客怀有憧憬和向往,有“侠女”心态,她并不在乎丈夫的身份和社会地位;陈丽卿有惩暴护民的手段和本事,是貌美如花气质和武艺高强的完美结合和体现,因此红拂、聂隐娘和陈丽卿都具有典型地“侠女”风范。注释:①程永江.程砚秋史事长编(上)[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12-113. ②程永江.程砚秋史事长编(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422.③程永江.程砚秋史事长编(上)[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96.④丁秉鐩.青衣花脸小丑[M].台北:大地出版社,1989.33-34.⑤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46.⑥⑩程永江.程砚秋史事长编(上)[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267-268.⑦程永江.程砚秋史事长编(上)[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273⑧程永江.程砚秋史事长编(上)[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283⑨程永江.程砚秋史事长编(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393-394?程砚秋.程砚秋戏剧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8-9.参考文献:[1]中国戏曲研究院.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2]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M]北京:中华书局,2008.[3]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说程砚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4]翁偶虹.翁偶虹看戏六十年[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作者简介:王希宝(1967-),男,辽宁开原人,硕士,辽宁省鞍山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和翻译;王琢珏(1990-),女,辽宁开原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3级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戏曲小说。

猜你喜欢

侠女聂隐娘
京东侠女
像侠女一样生活
身份转换·修辞策略·影像机制
——论女性主义视域下电影《刺客聂隐娘》的改编
像“侠女”一样
像侠女一样生活
像“侠女”一样
身份的瓦解与重建
——从《刺客聂隐娘》看侯孝贤的“归去”主题
从《刺客聂隐娘》到大九湖湿地
从唐画宋摹本中说聂隐娘
聂隐娘,她不该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