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俯仰总相似 痛悲自有别

2016-06-28余伟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王羲之生命

余伟

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在兰亭举行修禊诗会。会后将诗作汇编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此序乃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艺术作品之一,此序文本更值得我们读者细细品味。

一人一世三“俯”“仰”

全文324字,共出现了三次“俯”和“仰”,可见这两个字至少在当时曾深深地触动作者的内心。

(一)“仰观”“俯察”,细描当下。

开篇叙述,作者先交代几个要素。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事件:“修禊事也”;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及至环境和人的活动,表达方式即转为描写。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活动:“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第一部分的结尾,由描写而至抒情,作者以人的活动直接带出了自己的心理感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开篇表达方式多变,却衔接得妥帖自然,天衣无缝。寥寥数语,充分透露了以下信息——名士济济、同道相逢,环境幽雅、气候宜人,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其中,“仰观”“俯察”这一对状中结构的偏正关系短语在前头的叙述、描写铺垫得恰到好处的时候,立上语言的制高点,统帅、支配,给读者以通彻、痛快之感。又因它们所引领的宾语对象极具宽大、密集的特点,词语内部的张力愈发强劲,情感“乐”的导出便犹如水到而渠成了。

“乐”从中来,诗从中来,序文亦从中来。一千六百多年前,一组普通的动作给了作者以灵感,穿越历史的风尘,它们仍然不间断地发挥着自己朴质而幽邃的魅力,并以此感动、影响着敏感的读者和作者。

(二)“俯”“仰”连用,概述人生。

第二部分“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为过渡句。以极其简单而又具有代表性的日常动作概述了人的生命的全过程。当“俯仰”与“一世”拼接在一起时,艺术效果顿然产生——短暂与长久、简单与繁复、具体与抽象,对比之下,可视可感;而就是这些外貌迥异、性格相反的几组词语,竟然又携起手来,共同走向了一个叫作“死亡”的结局,幻灭感真切、强烈。这里,“人之相与”承上,“俯仰一世”启下。句子短,节奏快,不禁让读者联想:时间的脚步一分一秒未曾停歇,生命的钟敲得何其凄促!形式和内容自然融合、高度统一。

王羲之生活的年代,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许多文人都死在了残酷的权力斗争之中,因此天下名士的首要任务都成了“保全性命”。他的周边就盛行着以下两类“静”“躁”不同的生活方式,作者除了介绍,还客观地梳理了他们行为背后相似的心理轨迹:“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先描写,后叙述。东晋的社会背景造成了大多数文人“虚无”的生活态度,作者隐匿在人群之中,表达自己的认知:人生都有一个规律性的历程,追求、满足、厌倦,再追求、再满足、再厌倦……无限循环,当中永远充满烦恼。恰在这时,“俯仰”第三次出现。二字连用,并列组合,勾勒出动作之简、之小、之具体;前置于“之间”,形成四字偏正结构,刻画出速度之快、难度之浅、频度之高;而“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八个字,两句话,有力地呼应了前文暗含的生命特征——“幻灭”。此处,表达方式已属议论,论据一:“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指世事无常);论据二:“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指生命易逝);论据三:“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指死很重要)。生命无限美丽,而一旦与死亡接触,“岂不痛哉”,本段末尾仍以抒情作结。

从一般的动词,表具体的动作、行为,到拥有一定的修辞(借代)意义,“俯”“仰”在《兰亭集序》前两部分内容中三次出现,准确、富有层次地传达出了作者的思想,并展现了汉语词汇表意的丰富性、灵动性和演变性。

“痛”广“悲”深奇文传

现代汉语中, “悲”“痛” 往往结合在一起,不分彼此。那么这篇序文第三部分的“悲”,和第二部分的“痛”是怎样的关系?难道情感只在一个层面上徘徊、重复?

第三部分由叙述开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昔人兴感之文,作者没有直接引入,但我们可以稍作补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曹植

作者发现,这样的情感是一致的,但坦承并不太明白为什么会一致。然后行文转入议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借助这番冷静的表达,作者将思考推向深远。设若以自己为原点,昔人昔文—今人今文—后人后文便连缀成了一条直线。“未来”那向的内容,作者彼时当然无法具体涉及,但我们也可以稍作补充: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陶渊明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李白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

生命本身渺小、短暂、飘忽,生命的归宿终究是消亡,所以才“悲”从中来,不可断绝;所以才穿时越空,千秋同“悲”。纵观古今,人的情感何其相似!由此可得:“痛”是自我个体的,“悲”是古人、今人、后人所构成的整个人类群体的;“痛”是横向的、平面的,“悲”是纵向的、立体的。

道出宇宙生命的共同规律之后,作者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结合上一部分“死生亦大矣”句,我们可以品出,作者文字背后潜藏的意思是:生和死是生命的两端,都很重要,“死”已为众人所屡屡关注、无限夸大,但从“生”那头开始演进到“死”,还有个“过程”,这个被时人所忽略的“过程”正是作者所关注的。在那个虚妄思想当道的时代里,这是一束多么珍贵的精神火花!它揭示了生命共同的局限性,也阐明了生命个体的能动性。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文末抒情之后紧接叙述,强调“悲”感的时空普适性,同时又理性回归序文写作的格式,收束全文。

阅读《兰亭集序》,当然首先是因为它在书法领域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然而细读之下,却不禁为王羲之文本之精妙而拍案赞叹,也为其艺术光芒掩盖下的情感之诚挚而振臂呼喊。四种表达方式自由切换——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三种不同心境递进贯穿——乐、痛、悲,两种人生态度显隐呈现——虚无、现实,终于凝成了一篇传世奇文——《兰亭集序》。记之,与同道分享。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王羲之生命
王羲之送字
大书法家王羲之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绍兴风物志
书圣王羲之
辩才和尚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