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要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2016-06-23卢衍清

中文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旅游

卢衍清

摘 要: 介绍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概念,阐述它在旅游发展中所起的地位和作用;概述泰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价值;分析泰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及在旅游发展中没有充分凸显出来的原因;着重提出在旅游发展中如何凸显泰宁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 凸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议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4-0086-02

\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旅游发展中所起的地位和作用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会议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旋即加入该公约以来,国内的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可以说是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普遍倾向于这样的共识,它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它的核心是传承人所承载的技艺、经验、精神等文脉,它要依托物质载体或民俗文化事项来表达其精神、价值和情感。是中华民族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识,它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生命密码。

近年来随着自然的、文化的遗产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其重心也开始转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当前我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点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并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合理、得当,是给旅游赋予了有丰富内涵价值的生命和灵魂,是旅游的精髓。它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深远的作用,也更能在旅游业中发挥其民族性、大众性和时代性的特质,使其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推动文化的发展。

二、泰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及其综合价值

泰宁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2009年3月,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泰宁县文化馆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普查了30余个村,已经完成普查登记表20余份。经普查的类别有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等12个类别。在这期间,收集、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100多种,确定有价值的30余种。其中,梅林戏荣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大源傩舞、赤膊灯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田蚯蚓灯、上清道教音乐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文化遗产已成为泰宁县的旅游资源、文化品牌。

泰宁的非物质遗产具有较强的综合价值。

1.有传承建筑技艺的历史价值。以泰宁尚书第为标杆的明代建筑群从平面布局、建筑结构、立面效果、建筑特征、装修和装饰艺术等建造技艺来看,具有徽派、江西、客家建筑风格、建筑语言、建筑符号,又有另辟蹊径的自我特点,是我国江南古建筑中不可多得的建筑类型,是建筑艺人的经典之作。

2.有推陈出新、兼收并蓄的艺术价值。一件艺术品如果不具备它固有艺术魅力、艺术特性和艺术价值,要流传几百年而兴盛不衰是不可能的。如泰宁的梅林戏源于徽戏,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不断地兼收并蓄,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在舞台语言方面,始终使用本地土官话而不使用泰宁方言,扫除了语言障碍,增加了它的观众群和流传地域。在音乐声腔方面,它巧妙地吸纳了江西土戏、江西弋阳腔的精华,又揉进地方山歌、小调和道士音乐,使得梅林音乐更优美、动听,且更容易表现诙谐、活泼的小戏、折子戏。在舞台表演程式方面,它又严格遵循传统,保留本身固有的艺术程式,保留了它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独特性。

3.有庆祝丰收、观赏愉悦的功能。如泰宁至今还保留的三千年以前殷商时期的原始傩舞。这种汉族舞蹈被人类学、历史学及艺术学视为活化石,是古代驱逐疫鬼祭祀仪式的一种巫舞。这种傩舞面具凶煞,舞姿粗犷,鼓声震天,舞队前后穿梭跳跃,给人一种古朴、神秘的感受。天长日久,它成为了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和驱邪避灾的仪式。现在,傩舞队在泰宁、三明都小有名气,多次应邀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种大型艺术活动和踩街游行。

当然,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它的功能或价值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甚至灭失,泰宁的一些有识之士越来越认识到,把祖先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在继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上,对做大做强泰宁旅游业也更显重要。

三、泰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泰宁目前是5A级旅游胜地,已拥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十佳魅力名镇、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等2块世界级、18块国家级旅游品牌。然而,泰宁旅游业的发展远不及四川的九寨沟、云南的丽江、杭州的名胜景区,甚至远不如本省的武夷山旅游景区火爆。究其原因,不是泰宁的山水不美,而在于泰宁的古朴淳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没有充分展示出来。如有号称“天下第一团”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泰宁梅林戏,还有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的新桥大源傩舞等,这些上档次的“名片”,游客都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更不用说其它的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现就泰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一肤浅的分析。

1.没有较强的人气氛围。正如街头杂耍表演前的开场白一样“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目的只有一个,聚集人气。同样,具有泰宁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让本地人耳熟能详,外地游客略知一二,也必须打造较强的人气氛围。

2.“外来民俗”活动冲击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如在野趣园招引的少数民族的踩竹杆舞,大家兴致勃起地参与,而本地有特色的泰宁山歌、梅林戏、傩舞、桥灯、花灯及习俗却没有在这些景区得到很好的演绎和开展,使之失去了传承性和娱乐性。

3.游客的参与性不够主动,搀和了功利性的色彩。如在尚书第给游客表演的梅林戏,应是很好的一种宣传,戏曲表演往往是演员在台上唱,观众在下面听,为了增加与游客的互动环节,演到新娘抛秀球时,按道理是男游客都愿意“中彩”,能与“新娘子”一同拜堂“成亲”,增加游客的趣味性与参与性,可是每表演到此处时,男游客像避“温神”一样躲开走下舞台的“新娘子”,因为,被秀球抛中的游客拜完堂后要被索取100元的“拜堂费”,这种功利性的表演艺术极大的脱离了非物质文化艺术传承的群众参与基础。

四、泰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发展中未充分凸显的原因分析

1.政府对这些方面的引导、扶持和投入缺乏极大的热情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短时间内很难有经济效益产生,如梅林戏及傩舞的表演。如没有对这些表演者适时的培训,没有对场地的建设、服装道具等配套设施的提供,它虽可以成为旅游景区中纯表演性的项目,但经济效益不明显,有这方面兴趣或技艺的人就不会持续下去,这样就很难获得社会效益,其生命力自然就不会太强,这就要靠政府积极地引导、扶持和投入。

2.宣传方式单一

多数的宣传是靠报刊、宣传画等纸字的形式来宣传,很少有生动活泼的互动形式来宣传。

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品牌意识、缺乏激励机制,导致影响力不够广

在有些景区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如梅林戏的表演、傩舞的表演,场场如此,表演单一缺乏创新意识;泰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深远影响力的品牌意识,不像昆曲、中国古琴艺术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品名效应;一些表演技艺或做工技术的传承让人担忧,如开善乡开善村的车轮灯,目前,会绑车轮灯的惟一老艺人去年过世,怎样恢复这一已经失传多年的民俗活动,是一道难题。 而有这些方面技艺的人,其收入状况甚少,更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学习,行业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由于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五、泰宁在旅游发展中要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几点建议

根据国内外旅游开发实践,在旅游景区景点、博物馆、旅游博览会、交易会上,可以安排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进场展示。如展示泰宁的花灯制作,梅林戏服走台、傩舞面具制作等;在旅游景区进行民间艺术专场表演,旅游商品的开发中融入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和艺术内涵,增强旅游商品的文化性、纪念性、实用性等,这些既能丰富旅游活动的内涵,又能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和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可以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

这样,游客不仅对旖旎的自然风光留连忘返,对有特色的乡风习俗、饮食文化、技艺展示等也能呈现极大的兴趣。

如何操作呢?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思考与建议。

1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渠道来加深游客对泰宁的印象

1.1应在众人活动的场所,加大对非物质文化资源、历史文化价值宣传教育。

通过生动真实的介绍、讲解和宣传,增强旅游活动文化含量,最大限度地激发游客对泰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如泰宁“紫阳画苑”屋前,就有一群退休老干部自发组成了“古城新韵文艺队”在此表演。这些人自带乐器弹奏收集的革命歌曲、通俗歌曲、梅林戏等,有爱好唱歌或唱戏的就和这些业余爱好者共同表演给路人欣赏,很多居民及外地游客都会驻足观看,很有特色。喜欢听梅林戏的人几乎天天都来,这种大众化的文化传承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形式。

1.2借助从事旅游业服务人员的媒介来凸显泰宁的文化魅力。

作为旅游活动的最直接的宣传员、讲解者、解说员,应力求使他们深刻了解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历史价值和实际意义,通过他们的巧嘴厉舌唤起广大游客对所在地旅游的吸引力。比如,在上青溪漂流过程,可以唱上几句梅林戏或本地山歌,甚至可以教唱几句给游客。这些游客一但学会一些,肯定会想办法哼上几句,不知不觉中就起了潜移默化的传承作用,也加深了对泰宁的印象。同时,还可在游客休息间隙传授梅林戏的舞蹈动作等。这也是提高旅游活动吸引力的好方法。从而使旅游不仅成为一项游山玩水、放松心情的活动,也是陶冶情趣的文化艺术享受。

1.3充分利用讲坛、讲座形式介绍泰宁风俗民情

可以设“夜学讲坛”“金湖讲坛”,让有这方面专长的人边说边唱,既有介绍又有演唱,既有传统又有创新,始终抓住台下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能通过室外屏幕加以播放,定受欢迎。就以泰宁的梅林戏而言,完全可以请一些有这方面的专长且能边说边唱的形式来办 “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类)讲座”,可以用梅林戏特有的腔调演唱剧情,定能使广大游客大开眼界,一饱眼福。

2.打造泰宁非物质文化遗产附加值的品牌效应,延伸其影响力

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营销理念经营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附加值,是当今国内外普遍的一种做法,既可以增加当地的经济效益又可以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如利用梅林戏的服装道具和傩舞的面具,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还可以利用泰宁传统小吃独特的做法、口味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如朱口、龙湖、许坊、官田一带所做的暖菇包子、包糍就很有特色,也很好吃(人们到地里采集一种名叫“暖菇”的野菜嫩芽。暖菇学名“鼠曲草”,性温、味甘,入夏开黄白色小花,有化痰止咳,强筋益肾之功效。将采来的暖菇晒干,研成末;另用六成糯米四成大米混合,磨成米浆,装入布袋挤干水分,掺入暖菇粉末,揉匀后切成小块,捣成片状,包入甜或者咸的馅料,入蒸笼蒸熟即成一种美味可口的暖菇包),但这种风味却没有广泛地摆上游客的餐桌上。况且泰宁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种植的农作物所受污染较少,可以以“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作为一个品牌基地来打造,增强泰宁的知名度、享誉度。

3.展示人文特色,增强印象

在政府的扶持下,可以在人气比较旺的旅游景点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区,既可供游客参观欣赏还可以动手把玩,甚至动嘴品尝,使制作者获得一定的收入,岂不两全齐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出去学习一下别人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从而来做好泰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的文章。

4.激发创新活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发展中生命力的源泉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也要有创新,才会有活力。如泰宁梅林戏应在唱法、技巧、表演形式等各方面推陈出新,吸其精华、踢出糟粕,做到与时俱进才会不断焕发持久的生命力。

实践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得好,其价值就越大,旅游业和其它相关产业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否则旅游业的发展就会失去她的灵性。因此,充分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对泰宁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规范里程》--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3]参考泰宁县梅林戏剧团“非遗”申报材料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旅游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几点建议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