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西部社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6-21焦方红钱双

人民论坛 2016年14期
关键词:社区信息化对策

焦方红+钱双

【摘要】社区的信息化建设将面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并逐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文章以吉林省西部地区各城市典型社区的信息化情况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在社区信息化过程中在构建及应用方面凸显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的解决策略。希望对吉林西部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吉林西部 社区 信息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研究吉林西部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意义

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其中,明确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九项战略重点,在此文件中,第四项的第四个方面,就是推进和完善社区建设,尤其是高度的信息化社区建设①。当前,诸多社区已经具备了信息化的设备,并尝试将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管理中,致力于打造智慧社区,进而构建智慧城市,但社区的信息化步伐和应用程度仍存在地区差异。在社区中如何切实地落实信息化的各项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社区建设中的信息化水平,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重要体现,是构建信息化城市的具体要求,也是完善和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作为生活在21世纪信息社会中的现代公民,要充分认识到建设高度信息化社区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升社区服务的便捷性。

理论意义。关注信息化社会中社区的信息化问题对于建设现代化社区及智慧型城市具有重大作用。社区的信息化程度高低,决定了居民生活便捷性和幸福感的程度,同时,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居民生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社区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决定了社区服务效率高低和服务程度好坏。我们这里探讨的社区信息化建设问题,是在消耗社区人、财、物、资源等最低的情况下,尽可能节约各项成本,进而切实提升社区服务的能力。

实践意义。根据吉林西部社区信息化自身建设的现状,并借鉴其他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范例,寻求适合自身地域特点、居民习惯、经济能力等特色的社区信息化的方案。为此,课题组首先开展了吉林西部地区社区现状调研,了解吉林西部地区的社区建设现状,并深入发掘存在的问题。为政府改善社区服务现状和提高社区服务职能,解决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困难,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通过查阅文献、搜索网络资源等,了解国内诸多城市中优秀社区的情况,探究符合地域特点和经济特点的、适合吉林西部地区发展和居民生活的现代化社区建设模式。

吉林西部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进行。其中,调查法选取实地调研和抽样访谈的调查方法,多方获取调研资料,使我们获得的数据来源多样性,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将国内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紧密结合,利用互联网和高校图书馆等多方收集相关资料,并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准确获取第一手资料,以便对吉林西部城市社区信息化理论和实践成果做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经过详细的统计分析,总结出吉林西部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存在如下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服务平台尚不完善。社区信息服务平台是社区和外界社会进行信息交换的中间桥梁,社区居民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共享社区的数字信息资源和获得社区网络服务。在信息社会中,完善的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可以使居民生活更加高效、便捷,很多居民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利用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完全可以享受到各种服务。而当前,吉林西部地区基于信息技术支撑的社区服务平台尽管已经搭建,但与国内先进社区如江苏省淮安市上海路社区、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南街安民社区的信息服务平台仍存在较大差距。总体来看,在吉林西部地区社区的信息化平台构建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社区的居委会、物业公司等管理机构计算机持有率较低,而且配置陈旧,信息系统更新速度滞后,无法及时为居民提供现代化的信息资源,不能满足居民利用虚拟社区办事的需求。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全面开启了信息化的步伐,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各个角落。在社区的信息化建设中,应遵循设备先行,如果没有先进的信息化设备,社区的便民服务、管理服务、物业服务等的信息化便无从谈起。因此,吉林西部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当属高配置的信息化设备。社区信息化建设,硬件设备配置应首当其冲。

第二,信息化社区网站还不完善。在吉林西部城市社区中,有白城市洮北区、松原市宁江区的少部分社区建立了社区网站,并构建了白城之窗、白城社区在线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但大部分社区的网站及信息化服务平台仍没有搭建,已经建立网站的社区提供的服务滞后,服务项目少,信息更新不及时,无法较好的满足居民需求。针对居民关心的社区医疗、老年人关爱、社区救助、文体活动等问题仍无法提供即时的网络服务。

社区建设信息化程度差别较大。在调研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吉林西部地区社区信息化程度差别较大。有一些省级、市级重点社区信息化程度较高,而一些偏远社区信息化程度较低。伴随着信息化的全球化进程和智慧城市的到来,构建信息化社区势在必行,尤其是社区安全、社区管理、居民就业、社区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信息化程度要逐年提升。

在进行社区信息化建设时,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协同合作,统一规划、部署和实施,避免出现软硬件资源重复建设、信息不联通等现象。

缺乏专业的信息化建设团队。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在各行各业中普遍应用。在社区建设信息化的进程中,亟需高素质、懂技术、懂业务的建设团队。只有专业的建设团队,才能保证社区中的软硬件设备得到充分、合理、高效的利用,为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当前,很多社区已经建立了社区服务网站,但由于缺乏专业的信息化建设团队,信息不能及时更新,社区管理仍无法实现网上办公。例如社区的安全系统,由于管理人员的小小失误操作,导致整个社区信息系统多项数据被乱排,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给整个小区带来不良后果,如果没有专业的信息化团队进行后期数据处理和维护,社区服务的各项问题将进一步恶化。因此,在现代化社区建设中,必须要有专业的建设团队保障社区服务工作的亲民化、常态化。

社区管理数字化程度不够。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由于资金短缺,专业团队短缺等多种原因导致社区管理的数字化程度不够。此外,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不能实现良好对接问题也亟待解决。因此,涉及政府电子政务部门、公共服务部门与企业电子商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和统一,信息资源能够真正实现政府部门、社区、居民等各方满意,避免将社区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信息孤岛。在笔者的调研中,很多物业公司员工缺乏专业素质,技术及管理能力较弱,很多数字化设备成为摆设,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智能化的基本上不能发挥“智能化”的作用,数字化社区建设的物业水平比较落后。

社区应急管理系统尚未建立。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对人类社会构成重要威胁。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县地震,再到2015年的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爆炸事件等,这些灾害事例都说明生命的可贵,同时也暴露出在自然灾害面前普通居民束手无策。如今国家大力提倡建设智慧城市,打造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现代社区。城市居民生活在社区之中,因此,社区的应急管理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能够以快速有效的方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资金、物品的损失,信息化的社区应急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的多地社区都未曾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社区应急管理系统。但社区居民对于应急管理系统的需求程度却越来越高。吉林西部城市社区信息化服务中,社区应将基于云计算、开源软件等支撑的应急管理系统列入构建范畴,并尽可能详细的安排部署,最大限度的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尽量减小或避免居民在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中的损失。

解决对策

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国家、省、市级先进社区。在这些先进社区中,已经很好的实现了信息化建设,并能够利用社区网站提供信息化的便民服务。在很多一线城市,政府已经出台了社区信息化建设文件,并对该项工作有具体的安排部署。当前,国内的诸多社区如江苏省淮安市上海路社区、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南街安民社区等信息化程度较高,可以实现多项网上便民服务。这表明政府的相关部门对于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还是相当大的。吉林西部地区地理位置较偏远、经济欠发达,在社区的信息化建设问题上,应该吸取大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特点,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具体来讲,政府部门应该做到政策先导,提出建设的总目标及原则,提供支持信息化社区建设的指导性方案,并落实到相关部门,进行具体部署。吉林西部各城市要成立社区信息化考核小组,由市区领导作为牵头人,政府信息化职能部门、社区代表、信息技术专家等作为具体考核人员,经常深入社区内部,通过走访、调研(实地调研和网络调研)等方式,了解社区信息化在居民生活中的真实的应用情况。具体的考核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社区居民便捷的服务通道,例如社区门户网站、信息呼叫中心、数字电视等的建设情况;政府为居民提供的公共公益服务,信息化建设重点能够在社区医疗、就业等方面给予居民实质性的、快捷的帮扶。此外,还包括社区提供的信息化的教育服务、救助服务、宣讲服务、无纸化办公等。

积极借鉴一线城市现代化社区构建的典型范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地社区建设及应用模式。例如在北京,完善的95156 热线呼叫中心系统和社区服务信息网实现了市区全覆盖。宁波市独具特色的81890社区服务平台整合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四大资源,使得需求方与供给方的无缝隙连接实现低价成本与较高效率的结合。上海市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康通”家庭呼叫服务,该服务具备紧急救助、法律咨询、医疗帮助、心理辅导等功能,这给居民带来了很大便利和福利②。2014年民政部评选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包括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厦门市、辽宁省沈阳市等14个城市和多个和谐社区,其中还包括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吉林西部社区信息化建设可以积极借鉴这些优秀社区的建设经验,并选派多批社区员工到优秀社区考察学习,取之所长,统一建立吉林西部地区社区信息化网站,务必实时更新;有效整合各类信息化的社区资源;促进公共服务、电子政府在社区的深入推广;建立和谐社区。

政府、企业、社区管理者和居民共同努力,打造吉林西部地区优质社区。社区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依托政府和社区管理部门。首先,政府部门发表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方案,需要吉林西部地区市、区、街、居四级政府组织和社区组织积极协调配合,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社区。消除信息孤岛,加强联网办公,信息联动,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第二,居民在社区信息化中发挥巨大作用。要建立优质高效的信息化社区,社区居民的参与必不可少。在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定期开展实地调研和网络调研,来了解居民的多项需求。社区居民的信息化建设参与性主要体现在社区居民的文明化程度、社区活动参与等。在居民服务网站的建设中,居民可以在技术、信息、需求等方面提供持续支持。包括房产信息、技术支持和信息提供等。还可以以社区实体店的形式为居民提供缴费、票务、生活用品的代订代缴代办服务。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建设主体是多元的,需要政府、社区、居民共同努力,共建和谐社区。第三,借助企业的力量,共同构建和谐的信息化社区。鼓励社区内企业积极参与社区信息化服务的业务流程优化、系统软件开发、社区管理体制、组织保障机制、投资运营机制等多个方面,最大程度发挥社区企业的力量。

构建基于协同信息系统的社区应急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提供社区中政府、非政府、个人、企业等多个组织的准确数据及更新信息,例如受影响地区的地理数据;避难所和可用交通工具的数据,受害者和救援人员的数据,可用资源数据以及科学化的测量范围数据等等。通过使用这些数据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中所有的可用资源,及时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当前信息系统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进行更好的管理。基于协同信息系统的社区应急管理系统采用多准则决策原则,提出了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连接本地资源库的虚拟数据库,为应急管理提供信息和人力资源。这样的虚拟数据库可以实现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内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的协同信息共享。此外,通过调取虚拟数据库资源,为评价当地社区应急管理系统提供帮助。

小结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社交的一个重要场所,现代化社区建设的诸多问题已经日益彰显。高度信息化的社区是构建现代社会的重要方面,是21世纪公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政府加强城市管理和为民服务的有效手段。同时,“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要素,其中包括社区管理体制、组织保障机制、投资运营机制、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③

吉林西部地区地理位置较偏远,经济欠发达,辖区内各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与国内一线城市中先进的数字化社区建设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我们需要发现问题,认清问题关键症结所在,逐一加以解决。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吉林西部城市社区的信息化工作主要集中在加大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宣传推广力度,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建设路径,完善信息化资源建设,逐步提升社区信息化的整体水平。相信在政府、社区组织、居民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吉林西部地区数字化社区建设能够实现积极推进、迎头赶上国内先进社区水平的目标,真正为社区居民打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生活环境,促进和谐社区、和谐城市、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作者分别为白城师范学院教授,九台市三台镇中心学校教师;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吉林西部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398号)

【注释】

①田野:“跟上六大行动,放眼九大重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06年18期,第38~41页。

②连君:“数字化社区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6月,第13~17页。

③张迎新:“济南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体系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年6月,第25~27页。

责编 /张蕾 丰家卫(实习)

猜你喜欢

社区信息化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