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2016-06-21王军

考试周刊 2016年44期
关键词:知识性语言艺术创新性

王军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交流的最基础平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师只有灵活巧妙地运用好语言,才能把一节课上升为一种课堂艺术。语文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抓住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提高课堂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

关键词: 语言艺术 知识性 趣味性 感染性 创新性

语文是研究语言文字的一门学科,它应该教会学生学好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可见,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是对课本中语言的研究,还是研究者的语言,都尤为重要。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淌出知识的溪流。”新一轮课改让我们明白,语文教学无处不在,但课堂教学仍是最基础之地。因此,如何掌握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关键。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须通过语言这个交际工具,如不善于语言表达,则很难实现,更何况是作为教育学生的促进者与引导者的教师呢?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过一些尝试,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感染性及创新性的特点。

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知识性

祖国语言文字历史悠久,知识底蕴相当丰富浑厚。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一堂有质量的语文课,课堂语言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和大容量性,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根据教材内容,通天文、知古今,才能抓住每一位学生的“神经”,带领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殿堂,学生才会紧紧跟随老师探讨、汲取知识的养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博览群书,通古晓今,以深厚的语文专业知识和厚重的语言文学功底,研究教材,探讨教法,用渊博的知识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同时,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相对全面的各科知识,因为语文教学面太广,你要能准确地阐释知识,并能自如地应答学生所提出的疑问。不仅要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还要让学生不断获取课外知识,最好做到“游刃有余”,要让你的形象罩上“智慧”之光,并让学生认为你是一个“活力体”。那么,还怕学生不学?还怕学生不自觉学?当一名语文教师有了渊博的知识,深厚的专业素养,有修养的言谈举止,语文对于学生来说,那就不止是喜爱了。

二、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知识教学不能是“死”的传授,要想让课堂“活起来”,还要让语言具有趣味性。

学生大多不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听你“侃侃而谈”,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如果光是教师在郑重其事地讲解,那么即使教师的知识量再大,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很容易让学生疲劳,影响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教学情况,结合教材内容,随时把握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绪,灵活而生动地穿插诙谐幽默的语言,不但可以调节气氛,而且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我在教学《醉翁亭记》一文时,发现有极少数学生“精神不集中”,便有意提醒:“某同学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了吧。”这样,同学们对于这个句子可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并能轻巧地提醒“开小差”的同学,一举两得。又如,很多教师在发现有学生上课时打盹,便用《狼》一课中的句子,不露声色地提醒道:“这位同学是有点‘目似瞑,意暇甚了吧!”同学们轻笑,这位同学能自觉纠正自己,这比生硬的指责效果好得多,不但起到提醒作用,而且让全体学生在轻松环境中巩固旧知识。

凡事要有个“度”,含蓄、体谅式的幽默固然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演变为挖苦、讽刺的“风趣”,那会弄巧成拙,影响教师及学生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师要恰当把握,切记勿过之。

三、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感染性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其中一点就是,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语言的感染性。

语文学科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会让学生情感上受到熏陶,思想上得到启迪……因此,教师运用具有感染性的课堂语言,很容易激发学生思想感情,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鉴别,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于漪的《往事依依》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时喜欢大声朗诵时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于漪老师为什么会深情怀念她的国文老师,不就是因为老师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她喜欢上了阅读,爱国之情受到激发。教师在课堂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很容易把学生、教材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四、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创新性

“行动是创造教育的开始,创新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可见,课堂教学注重创新,课堂语言也要具有创新性。课堂语言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课堂问题的设计、引导与评价上。

问题设计出来,怎样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求解答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大胆引导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小组学习优势,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意见和见解的机会,决不能局限于个别学生的发言。同时,要鼓励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发言,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通过个人和小组的共同努力,探讨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这样,一定会激发语文课堂的活力与精彩。教师对学生的答问,要认真总结,并采用激励评价,抓住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每一次思维、见解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激励、评价,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深入开展。

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课堂语言这一重要工具。语文教师只有把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巧妙地揉和在一起,灵活运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才能达到让自己和学生得以愉快成长的境界。语文教师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博览群书,丰富知识储备,还要不断探索与尝试,让课堂教学语言更富有魅力,这样,语文课堂也才会更加灵动多姿。

参考文献:

[1]魏本亚.语文教育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7:31.

[2]雷玲.教师的幸福资本[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155.

[3]鲁洁.教育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5:171.

猜你喜欢

知识性语言艺术创新性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知识性与素养性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提高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刍议
谜中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