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衡的教育价值天平亟须校准

2016-06-20杨颖东

中国德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成人价值观博物馆

杨颖东

近日,据国家动物博物馆员工发布的一篇微博称,在北京朝阳区某小学组织学生参观该博物馆之后,博物馆展厅休息区垃圾满地、一片狼藉,现场图片清晰可证。微博中同时提到,尽管进馆前博物馆员工说明了注意事项,但学校老师、家长并没教育孩子如何参观博物馆。该微博发布短短一天时间阅读量超过百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这种不文明现象牵动着广泛的社会神经。

人们有理由为此感到焦虑和担忧,因为孩子代表希望和未来,如果类似的不文明行为一直延续下去,我们如何有信心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人们也有理由谴责小学生的无知和无礼,谴责这所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不作为,因为理性的谴责代表一个社会的集体道德自觉,它是维系社会良好秩序的根本保障。

然而,我们不应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小学生的不文明行为绝非一天养成,而是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长期熏陶逐渐累积并自然形成的。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当前中国,类似的不文明现象不仅存在于小学生身上,在成人世界也比比皆是。这些不文明现象如同一面高悬的明镜,清晰映照出当今成人社会的整体文明现状,其真正“病灶”在于我国成人社会在教育价值观上一贯的狭隘和扭曲。

通俗地讲,这种教育价值观的狭隘和扭曲就是成人在对未成年人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中,眼中只有成绩和排名。至于孩子是否能变得更善良、更有修养,在许多成年人,包括许多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成年人的实际教育行动中,则是无法衡量甚至可有可无的价值目标。教育价值观的狭隘和扭曲,已经成为我国成人社会教育行为中的“集体无意识”。

正是受根深蒂固的“集体无意识”支配,才会出现微博所称的尽管博物馆员工做了注意事项说明,但学校老师和家长仍然没教育孩子如何参观博物馆,导致博物馆垃圾遍地,成为孩子们追逐打闹的游乐场。老师和家长很自然认为参观博物馆只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走出课堂和学校去看看、玩玩,增长知识见闻,此外就没什么重要的教育目标了。殊不知,该活动是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公共秩序、提升个人文明素养、培养合格公民的绝好教育机会。可惜,教育价值观的狭隘和扭曲,使这些老师和家长面对学生的种种不文明行为时,表现出一种安之若素的状态。小学生的不文明行为,也正是成人社会在学生道德培养上长期“安之若素”的必然结果。

扎尔伯格说:善良比聪明更重要。面对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每一个成年人都需要怀有一种自责和深思的态度,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的教育价值天平是否存在着严重失衡?如果成人社会在教育行动中总是做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式的价值选择,那么可以肯定,类似的不文明现象还会在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国社会不断上演。

责任编辑/邱 璇

猜你喜欢

成人价值观博物馆
我的价值观
养大成人
博物馆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露天博物馆
神奇的太阳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缩微模型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