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6-06-20游美玲陈培珍代荣宋卫军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创新创业

游美玲 陈培珍 代荣 宋卫军

摘要: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地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显著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理念不够成熟、课程资源陈旧和师资力量薄弱等。需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意识,改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师资建设,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氛围。

关键词:改革;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450-0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我国正加大力度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以满足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增强我国竞争实力,促进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需求。近年来,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绩和突破,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带动国家的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凸显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意识

高校应该跟随时代的发展。从社会层面看,创新创业教育能够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动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从学校层面看,创新创业教育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拓宽毕业生未来的从业前景。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校和学生既是新的挑战也是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应以培养多层次,多类别人才为目的,将有创新能力并能发现创新成果的群体挖掘出来,培养其开拓精神和训练其创业技能能力,减少人才和新成果的遗失或埋没。因此,在当前我国高校的教育理念应当适时而变。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积极开展,更要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树立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可采取开放合作的方式,寻求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建立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渠道,通过各方面的力量,完善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合作育人的办学途径,使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多元化。将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注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目前,高校设置的课程以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和专业课程为主,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或通识课程较多,而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较少。创新意识和方法的培养在高校仍然重视不够,定位不清晰,课程的辐射面窄且对学生的作用小,想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仅通过开设几门相关课程是远远不足的。多数高校目前的现状是创新与创业精品课程数量少,课程资源共享程度低。传统的理论加案例和单一教学方法,对学生没有感召力,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

首先,创新创业活动的特点与学生特点相结合。结合创新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要将识别商机、撰写项目计划书,销售策略和营销手段,以及如何吸引投资家提供风险投资等内容纳入课程。因此,一定要了解创业活动的特点和设计的主要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学生作为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施者,创业者必须具备创造、革新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等特质,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中,一定要将这些特质的培养有意识的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去。其次,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要考虑课程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课程间的整合度。创新创业课程中要加大实践、模拟和体验类课程,但不可完全注重创业技能的培训而忽略了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

目前,基本上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特点是知识结构较单一,且横向跨学科领域的宽度不足;多以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或名师匮乏的矛盾较为突出;教师自身的实践经历较少,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另外创业类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地位较低,单薄的师资难以开出高水平的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专业教师队伍。一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进行创业实践培训,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通过经验丰富的创业指导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创新创业知识水平,更好把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教师在参与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加深对创业的认识,更客观地应对和解决创业突发问题。同时,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在这种跨学校、跨地区的学习和交流中,能丰富教师的思想和理念,并促进教师自身提高。只有教师的理论知识得到验证和升华,才能为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更有效的建议。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师评价体系。教师的评价机制,不仅是要求教师教学、撰写学术论文等,还要注重教师指导学生创业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培养的学生创业率。

四、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

1.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创新创业实践竞赛。以武夷学院为例,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包括大学生科技立项项目、“挑战杯”创业方案设计大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以及精品讲座、主题演讲、专题论坛等活动。学校鼓励各二级学院积极开展具有学院学科专业特色的各类学术科技活动,也特别支持主题新颖的专业性讲座、高质量“论坛”、“励志·创意·创新·创业·创造”类讲座。将科技创新、技能训练和课程学习融为一体,在科研中学习,在学习中做科研,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充分利用校内外创新创业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锻炼。以武夷学院为例,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圣农集团、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青松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圣农食品学院、太阳电缆学院、青松定向班,与省内外100多家大型企业共建专业、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基地,共同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

五、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氛围

推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包括政策护持、管理得当、物质保障以及校园文化氛围。首先,配套的管理是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育开展的基本条件。在推进的过程中,不断改善管理机制,给予必要的人员、机构和政策保障,完善校院两级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其次,物质环境是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直接有力保障,包括必要的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如我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街区,总面积达1.2万余平方米。被评为校创业示范项目的个人或团队给予3000元的奖金。第三,以校园文化氛围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观念。在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物质条件建设投入的同时,要通过积极有力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营造出一个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良好环境。以各类学术讲座和各种学术交流、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等为载体,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根据创业活动的特点,学校可以邀请有经验的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创业指导师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座、座谈,给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和技能。高校应努力塑造一种崇尚科学和弘扬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充分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积极的就业意识。

猜你喜欢

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创新创业
地方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