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人员安置问题研究

2016-06-20李越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

李越

摘要:资源型城市在我国整体比重较大,我国资源型城市共262个,涉及28个省(市、区)、126个地级行政区、62个县级市,涵盖全国国土面积的40.71%。2015年里我国经济指标呈现疲软态势,中国经济整体增速放缓,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以钢铁、煤炭为首的多个资源型行业产能过剩造成的产品价格下滑造成的,在以煤炭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几个省份经济表现尤为明显。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去产能将成为全国经济改革工作中的重点任务,资源型城市即将迎来一次巨大改革,在转型过程中如何保障民生,顺利的完成转型企业的人员安置,是每个资源型城市都必须面临的问题。源型转型过程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人员安置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124-02

一、中国需转型资源型城市现存问题

(一)城市中的工业企业产能过剩

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漠视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造成了如今钢铁、煤炭、电力、水泥、石化等工业产业产能过剩、积重难返的情况。产能也就是生产能力,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产能过剩是现有生产能力、在建生产能力和拟建生产能力的总和,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需求的总和。中国传统的粗放型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工业生产成本上升、需求量下降等多重困难,产能结构转型势在必行。

产能过剩的资源型企业与当地经济利益密切相关,转型难度巨大。资源型企业前期投入的成本大,传统的生产线一旦被拆除,如果无法用其他形式获得重建,等于所有资产付诸东流。以资源为主的城市中,资源型企业在城市经济中的经济比例十分巨大,是整个城市的经济支柱,与整个城市的每个人密切相关。除了企业的工人工资,还包括企业占地对农民的补贴,当地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绝大多数公务员的工资。

(二)资源型企业排污量大,生态环境受到严峻考验

过去我们发展经济,忽视对环境的保护,传统的钢铁、化工、煤炭等产业对环境污染严重。这些厂区给周边的水源、空气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煤炭产区采空区无数,造成了地下水污染,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质塌陷随时可能发生给人民群众生活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冶炼钢铁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渣,都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进入空气和水中,会造成人体中毒,增加致癌机率。生活在这些企业周边的居民们,面对严重的污染早已怨声载道,破坏生态环境进行的掠夺式的生产等同于竭泽而渔,最终是不能长久的。习主席在主持学习的过程中曾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大都污染情况很严重,政府虽然也出台过各种环境保护政策力求还给人民一个蓝天,但是由于落后的工业生产技术,只要一生产,就会出现污染,无法做的根治。治标需治本,只有彻底根除落后的资源型企业,实现高科技化排污处理,引进先进的无污染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才有可能迎来长久干净的空气和水源。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资源型企业的高投入,促管理,使得资源不能得到最高效的利用。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同时又要防止原有已经产能过剩的企业进一步扩大产能,引发新的危机。

(三)企业科技含量低,大量“僵尸企业”存在

资源型企业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发展,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不注重自身行业的科技水平提升,使得企业竞争力持续下降,出现不能维持发展濒临倒闭的情况。但是这些企业由于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或其他原因,接受了政府或者放贷者的支持而免于倒闭,却毫无恢复的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僵尸企业”。“僵尸企业”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保有大量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机会,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但是,这些大量存在的“僵尸企业”吞噬着市场经济的活力,浪费了可以投入到新兴行业部门的资金,对经济的良性发展造成严重损害。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人口安置困难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主要围绕自然资源开发加工进行,是整个城市的经济支柱。这些城市的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严重依赖与当地的自然资源,其主要支柱产业受损,整体经济形势都会下滑。产业结构单一,给就业造成的主要问题就是就业选择窄,城市范围内的其他经济实体体量和规模都较小,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和渠道窄。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职工基数巨大,且技能单一

资源型企业是一个人员高度密集性产业,大量的人员转移困难较大。传统的资源型企业对人才的吸引作用较小,大多数的从业人员竞争力较弱,人才资源存在结构性短缺。当企业面临转型变革时期,企业对具有创新性、开发性的人才需求增大,原有的部分职工必须另谋出路。

三、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人员安置的建议

(一)推动多元产业发展,支持创业项目发展

加大力度提升国有大型资源型企业的科技含量,增加本地企业竞争力,减少污染排放。

通过引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相关产业,带动原有企业的升级转型,向世界先进技术看齐,努力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就业岗位。大型企业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积极提供就业岗位,安置接纳一部分下岗的人群。积极引进新的项目,努力形成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相辅相成的良好互动局势。

支持私营企业和第三服务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群众创业。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引进一些高科技高密集型产业,可以很好的促进就业。政府应该为私营企业与创业企业搭建适宜的金融平台,帮助和支持小型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的困难。鼓励下岗职工进行创业,并给予相关的政策倾斜,包括提供创业指导,进行创业培训,为创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做好预防失业保障措施,提供必要补偿性补贴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数量多、面积大,资源型企业普遍涉及社会范围广人员多,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必然会带来大量的人员流动,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在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和广阔面积下进行的改革,政府不可能做到一一帮扶,这就必然要求政府要做好保障性建设以避免引发社会动乱。绝大多数下岗工人大多需进入民营企业内,从事第三产业来维持生活,这些工作大都以加工业为主,人员流动性大,工资较低,职工就业稳定性差。不同于农民还可以依靠土地生存,失业的工人一但失去工作就失去了生活来源,甚至沦为城市贫困户,形成新的社会问题。

(三)进行专业性的新技术培训,促进失业人口尽快适应新企业需求

大多数的传统资源型企业工人,劳动技能单一,文化水平层次相差较大。在传统以资源型企业为主的工人中,工厂过去单一的生产技术在其他行业可能并不适用,同时还存在大量以体力劳动为主,文化素质较低,年龄大,因公致残的弱势人群。这部分人群再就业困难重重,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政府促进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

(四)加强民主监督,杜绝权力寻租,保障民生

国家大力支持和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投入了大批人力财力,怎样保障这些钱款、物资、政策得以顺利的投入经济转型中去,需要借助法律的力量和民众的监督。财政拨款的每一笔都应该在法律的保障下顺利投入运行,对于其中存在不合法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具体细化:财政的每一笔钱款支出是否可以做到追踪,钱款什么时间到位,群众个人什么时间银行账户收到补助款项;每一环节谁应该对此负责;百姓能否直接了解到上级的政策,并监督整个钱款运行过程,发现问题通过什么途径检举解决;财政拨款怎样获得最大的效益。企业转让、改制、资产处置中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也要做好提前预防工作,有针对性的完善预防腐败的制度和流程、加大公开透明力度,加强过程监督,事后的专项专家审计。

猜你喜欢

资源型城市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基于DEA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
资源型城市转型如何“破茧成蝶”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