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限空间事故何时休

2016-06-19钟金花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6年9期
关键词:盲目中毒应急

文┃本刊记者 钟金花

有限空间事故何时休

文┃本刊记者 钟金花

▲ 有限空间作业具有高风险性,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管理,否则极易发生事故。图为演练场景

今年以来,全国已发生多起有限空间作业典型事故,造成多人死亡。7月14日,国家安监总局发出提示: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处置不当问题应加强防范。

有限空间,也叫受限空间、密闭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集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活动就叫有限空间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具有高风险性,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管理,否则极易发生事故。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呈季节性特点,每年的3—10月为事故易发期,春夏两季尤为突出,所以在此时间段内的有限空间作业行为一定要更加注意。

空间虽小 祸患不小

3月4日,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街道办狮井石灰销售部4名工人在石灰窑顶部的操作台进行放料作业时吸入有毒气体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3月19日,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大洋皮业有限公司滤液池底部的污泥泵发生故障,污滤操作员进入滤液池排查故障时,中毒晕倒,后有2人先后因施救不当遇险,导致3人死亡。

4月4日,山东省曲阜市八宝山氧化钙厂1名工人进入石灰输送通道进行窑底清理,吸入大量一氧化碳气体造成中毒窒息,其他人员盲目施救,导致4名工人相继发生中毒窒息, 2人当场死亡, 2人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6月12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利鑫石化有限公司1名工人在沥青空罐内取劳动工具时中毒,另外3人先后前去罐内寻找,并相继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7月9日,河北省武安市广耀铸业有限公司混铁炉环保除尘项目施工中,箱体外作业人员未确定箱体内有人作业的情况下,进行氮气阀门调试,致使箱体内5名作业人员氮气中毒窒息死亡。

7月11日,宁夏自治区中卫市宁夏正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1名工人在生物发酵车间清洗饲料发酵罐时晕倒在罐内,现场另外3名工人进入罐中盲目施救,导致4人死亡。

……

另外,记者注意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委办在6月8日下发了一则《关于近期连续发生6起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警示的通知》,提及今年5月乌鲁木齐市、伊犁州、昌吉州、阿克苏地区共发生6起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导致8人死亡。

7月28日,在国新办举办的发布会上,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焕宁表示,今年以来,发生有限空间较大事故22起,导致75人死亡。

而往前数,2010至2013年,全国工贸行业共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事故67起、死亡269人,分别占工贸行业较大以上事故的41.1%和39.9%;2014年全国工贸企业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2起、死亡41人,分别占工贸行业较大事故总量的50.0%和51.8%;2015年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依然多发。另外,据统计,2001年到2009年8月,我国有限空间作业因中毒、窒息导致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为2699人,平均每年300多人。

有限空间安全不容忽视

从以上数据来看,有限空间事故多年来一直呈频发多发态势,其安全实在不容忽视。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有限空间安全又并未真正引起一些地方的重视。

国家安监总局5月18日对外通报了去年9月以来各地区组织开展造纸和酱腌菜生产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重点工作专项检查情况,发现一些企业对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要求落实不到位,检查出存在问题和隐患的企业2116家,占所查企业的2/3。其中未开展有限空间风险辨识的企业611家,未建立台账的企业424家,未开展培训或者培训内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875家,未按照要求设置警示标识的企业754家,暴露出许多企业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不重视,对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认识不到位。值得指出的是,此次专项检查仅排查到一半的造纸企业和三分之一的酱腌菜生产企业。而且就在专项检查工作刚结束之际就发生了山东省青岛九盛纸制品有限公司“12·25”有限空间较大中毒事故。

8月22日,国家安监总局向河北省专门下发通知督促整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隐患。通知指出,7月20至21日,总局组织检查组赴河北省邢台市对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随机抽查了邢台钢铁有限公司等5家工贸企业,发现普遍存在辨识排查不到位、缺乏现场警示标志、作业审批不规范、安全培训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检测通风防护设备、应急演练不到位等明显隐患和问题。

事故暴露出五大问题

国内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时常发生,虽然并非重特大事故,但暴露出的问题令人深思。缺乏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检测、不通风、盲目作业;作业人员培训不到位;防护设备设施配备不到位;未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盲目施救导致伤亡人数扩大……每次总结分析有限空间事故为何发生时,几乎都能找到这些具有共性的原因。

总结起来,有限空间事故主要暴露出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一是对有限空间的辨识存在误区。如:2015年3月18日,海南省儋州市蔚林橡胶公司在清洗无盖废水池时发生中毒事故、死亡3人,该公司认为这种敞开式的池子不属于有限空间,更不会导致人员中毒。

二是涉及硫化氢的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不到位。近一半的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都是硫化氢中毒引起的,因搅动造成沉淀物中的硫化氢气体逸出,从而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演练活动

三是食品加工等行业企业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不重视,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腌渍池、污水处理池等各类池、井、地沟、下水道等有限空间事故多发。如:2014年9月4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引镇街道北留村腌菜厂在腌制池打捞腌制蔬菜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死亡4人。

四是作业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如:2015年1月14日,云南红河金珂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清洗糖浆箱时发生中毒事故,死亡4人,该公司虽然制定了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但形同虚设,未按要求进行作业审批。

五是盲目施救导致人员伤亡扩大问题突出。盲目施救导致二次事故是造成有限空间较大事故的主要原因。很多时候,由于盲目施救造成的二次事故死亡人数,甚至比原事故死亡人数更多。近年来,90%以上的有限空间较大事故都存在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人数扩大的问题。如:2015年5月31日,河南省周口市德瑞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在清理淤泥作业过程中1人中毒,之后有12人相继参与施救,因施救不当导致4人死亡、2人重伤。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在哪里

据专家介绍,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限空间内含有的有害物质浓度超过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的浓度。有限空间由于通风不良、空气成分复杂,故与一般工作场所相比,存在更多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环境的危害程度更高。在许多情况下,有限空间内含有的有害物质浓度超过了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的浓度。当这些物质达到该浓度时,若作业人员未佩戴呼吸防护用品或呼吸防护用品因故障等原因失效,短暂接触高浓度的有害物即会对大脑、心脏或肺部造成终身伤害,对作业人员构成生命威胁。如有机物(生活垃圾、动植物等)的分解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硫化氢及甲烷,如果作业人员吸入过量有害气体,将中毒或窒息。

二是有限空间内的氧气被消耗或被挤出导致氧含量过低引起缺氧,如动植物呼吸、电焊大量消耗氧气等情况。正常空气的成分包括78%的氮气、21%的氧气和少量惰性气体。在有限空间内,如果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9.5%时形成缺氧状态,极易导致缺氧窒息事故的发生。

三是有限空间内积聚了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会引起燃烧爆炸。

四是其他任何威胁生命和健康的情况。有限空间作业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还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淹溺、坍塌掩埋、触电、机械伤害、噪音、坠落、滑倒、绊倒及跌倒、坠物伤害、低能见度等。此外,还包括灼伤与腐蚀,高温作业引起中暑,尖锐锋利物体引起的物理伤害和其他机械伤害等。

如何防范有限空间事故

针对有限空间安全,近几年国家安监总局屡屡出台相关规定,从2013年的《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到2014年的《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的通知》《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再到2015年的《关于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的通知》《关于开展造纸和酱腌菜生产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重点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提出了各项防范措施,只要一条一条落实到位,完全可以避免事故发生。

摸清底数。企业要深入开展有限空间辨识排查工作,掌握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管理台账并报送属地安全监管部门。

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企业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严禁不审批开展作业。针对可能逸出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清淤、清污、维修等作业,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重点确认相应防护措施,确保作业现场有持续稳定的机械通风,并配备空气呼吸器等个体防护装备和应急装备。

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企业在排查出的每个有限空间作业场所或设备附近设置清晰、醒目、规范的安全警示标识,标明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警示有限空间风险,严禁擅自进入和盲目施救。

加强应急演练,杜绝盲目施救。企业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防护装备,开展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提高有关人员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风险的认识,加强现场安全监护,发生意外进行科学施救,杜绝盲目施救。

扎实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企业应组织开展有关人员有限空间作业专题安全培训,确保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熟知并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有关规定,确保作业人员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援方法;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常识,努力营造关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舆论氛围。

此外,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督执法,加强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通过执法检查、交叉检查、暗访抽查、回访检查等方式,有效推动企业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主体责任。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9号):

◎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

◎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猜你喜欢

盲目中毒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盲目剃“满月头”可能对宝宝造成什么伤害
中毒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爸爸中毒了
盲目自大的小蚂蚁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