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穆龙:一位大学生“村官”的梦想与探索

2016-06-18周神青

当代党员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孙政才綦江蜜柚

周神青

10年前,他从贫苦农村考进大学。

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返回农村。

背后,是同学们的错愕,亲人的埋怨。

但他未做过多地辩解,只是悄无声息地把根扎在乡村。

他叫穆龙,一名扎根綦江区偏远山村的村党支部书记。

他没有收获什么财富,却拥有“比财富更珍贵”的荣誉——市委书记孙政才亲自给他回信并点名表扬他,团中央领导3次到村里调研……对此,他却很淡然:“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党员。”

“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2年,穆龙通过大学生“村官”考试,走马上任村支书助理,两年后任村党支部书记。

他的岗位在綦江区扶欢镇安育村,一个位于渝黔交界处的偏僻山村。

这是一个典型的“空巢村”。

“村里平时主要就是两类人:一类是留守儿童,一类是留守老人。大部分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甚至在春节都难得回家。”穆龙说。

刚到这里时,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甚至也干不了什么——因为村里人并不相信一个毛头小伙子能干出什么业绩来。

穆龙却并没消沉下去:“办法总比困难多。”

他先盯上了那些放学后满山疯跑的孩子们。

“这样下去,这些孩子们长大后只能像父辈一样卖力气了。”来自农家的穆龙生出朴素的担忧。

“当时虽然不知道怎么当‘村官,但至少还知道怎么和孩子们玩。”穆龙回忆说,他把这个当作了自己工作的突破口。

几天后,他趁回到镇子的机会,给孩子们买了两盒橡皮泥。回村后一拿出来,居然没有一个孩子认识,这令穆龙有点心酸。

穆龙开始把村里的孩子们组织起来,在放学后和周末给他们补课、读书,陪他们做游戏、看电影。

把孩子们“黏”在身边后,穆龙才发现,他也把村民们“黏”了过来,而这正是当“村官”最难之处。

忙完农活的老人们,都愿意围在孩子们身边,也就间接聚拢到了穆龙身边。

渐渐地,村里和镇里的干部们惊奇地发现:在安育村最容易召集村民开大会。

这个“毛头小子”就这样赢得了群众口碑。

“作为党员,我必须带领乡亲致富”

带好孩子们后,穆龙开始关注村里的留守老人。

“最难忘的,是刚来时常见到的一位70多岁的婆婆,儿女都在外打工,她经常坐在家门口唱山歌,一唱就是一天。”穆龙说,“歌声很美,但也很孤独。”

穆龙并没有沉醉在歌声里。

“作为党员和村干部,我必须带领乡亲致富,这是我最核心的工作。”穆龙说。

他曾为村里申请了600株“琯溪蜜柚”树苗。

领到柚苗,村民们挖坑直接把蜜柚栽下去,却怎么也长不好。

后来问了专家,才知道这种蜜柚是要栽到土包上面的。

这次挫折,比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更触动穆龙。他自此坚信,农技知识和劳动技能的缺乏,才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

但是,经济相当拮据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哪里有财力聘请专业农技人员?

他想到了志愿者。

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农技专业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开始进入村里,将这个山村的志愿者服务提高到了“扶智”式扶贫的高度。

志愿者服务催生的变化是巨大的。

村支“两委”从原来的村小学校舍中,拨出几间房给穆龙,建起了全国第一个乡村“市民学校”。

这里不仅成为孩子们的图书馆、活动室,也成为村民的文化中心。

“作为党员,我必须成为榜样”

2015年底,一支由镇、村干部组成的队伍到安育村学习考察。

穆龙向他们介绍了市民学校的建设经历及对村落的影响。

“我们要像安育村一样建设自己的村落。”听他说完后,一位村干部对他说。

如今,安育村在周围十里八乡出了名。除了拥有书籍、电脑,村里还有了新的公共服务办公楼和场地,有了新的公路,有了新的发财致富的机会……

这些,很多都与穆龙有关。

他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和引起的外部关注,让全村很好地抓住了发展机会。

这个村子与穆龙一起成为当地典型。

穆龙也通过这些努力获得了村民认可。

如今村里谁家要是遇上什么难事,总会找他来一起想想办法。很多春节返乡的村民也愿意与他一起分享在外打工的故事。

“他是我们的榜样。”村里的年轻人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对穆龙的认可。

“作为党员,我必须成为榜样。”穆龙说。

在大学毕业后的六年时间里,他作为村干部典型,被市委书记孙政才这样评价:“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青年,踏实、担当、奉献的青年。”

他所创办的乡村“市民学校”也被孙政才书记赞为:“有特色、有成效,很好地回应了群众的关切和期盼。”

他的工作、经历被很多志愿服务乡村的大学生借鉴,也被数十家媒体报道。

“我要把这段青春年华尽情挥洒,做好自己想做的事”

荣誉面前,穆龙并不忌讳向外界表达自己在艰难处境下曾有过的几次“动摇”。

几年时间里,他只回过一次老家;没时间陪女友;有过三次留在城区的机会,却最终都放弃……

而让他第一次动摇甚至想要大哭一场的,却是接到大学生“村官”分配通知书的那一刹那。

他希望去一个离綦江城区不远的村落,方便与女友相处——女友为了爱情,追随他到綦江;他也放心不下大学时开创的爱心组织。

他也有相当的自信——他当过校学生会主席,大学时就因表现优异入了党,在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间表现优异……他相信单位领导会考虑他的现实处境和期许。

最终,他却来到了偏远的安育村。

如今,30岁的穆龙说,他正要努力完成三件事:探索城市反哺农村之路,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反哺平台,这是其一;其二,发展产业,这既是第一件事的实践案例,也是关乎为百姓致富的决定性因素;其三,创新村务管理,既在理论上探讨如何发挥服务型村“两委”的作用,也要在实践中尝试推动村民自治。

“我要把这段青春年华尽情挥洒,做好自己想做的事。”穆龙说。

猜你喜欢

孙政才綦江蜜柚
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以重庆市綦江区为例
前进中的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
红肉蜜柚在合川引种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提高新栽蜜柚幼树成活率
福建·平和蜜柚罐头出口态势良好
福建·龙岩蜜柚产销两旺
市针灸学会组织“綦江行大型义诊活动”
綦江区加工型辣椒优质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