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山杏果实性状评价*

2016-06-18

林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山杏评价

李 雪

(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9)



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山杏果实性状评价*

李雪

(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09)

摘要:对不同地区山杏果实性状的评价结果表明,山杏在果实性状方面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地区山杏果实形状各异,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果核侧径、果核纵径和单果重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果重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变异系数最小的为果仁纵径。

关键词:山杏;果实性状;评价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科技计划应用研究项目(sgzjY2012012)

山杏(Prunus sibirica),小乔木,高2~5m,小枝淡红褐色或灰色,叶卵圆形或近圆形,花白色或粉红色;果肉薄,质干,核扁圆形,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河北等地,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地区分布较广[1]。山杏耐寒、抗旱、适应性强,杏仁能入药,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2];杏仁的出油率较高,可制做杏仁油、杏仁霜等。山杏开花期较早,又是很好的观赏绿色植物和蜜源植物[3-4]。黑龙江省的山杏资源大部分处在野生状态,有关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利用的相关研究和报道也相对较少。本研究对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的山杏果实和果仁性状进行了评价,旨在为优良个体的选择提供基础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取自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的牡丹江北安、江山娇林场,林口的建堂、西北楞林场以及柴河等地,于成熟期采集的山杏果实。试验地概况见表1。

表1 试验地概况

1.2试验方法

1.2.1果实性状观测

通过资源调查,选择上述各个产地的优良植株各15株,选优标准为生长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种子饱满的植株。果实进入成熟期后进行实地调查,每个产地选择3块样地,每块样地面积50m×50m。每株优树在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分别选取一个标准枝,将标准枝上的果实全部采集到一起;观测性状指标为果实外形,果实、果核和果仁的三径(纵径、横径、侧径),单果重,果仁干重等[5]。

1.2.2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所调查的数据中,一部分为数量性状,如单果重等,采用原数值数据对数量性状进行分析;一部分为非数量性状,如果实外形,赋值后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各地区各性状表现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所有运算和分析采用SPSS17.0数据处理统计软件完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地区山杏果实性状特征

因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山杏果实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性状特征。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产地山杏果实的形状差异较大,建堂、西北楞和柴河的山杏果实为圆形、扁圆形和卵圆形,而北安和江山娇的山杏果实除了圆形和卵圆形外,还有心形;果核形状从椭圆形到圆形,不同地区果核形状各不相同;果皮颜色差别不大,多为黄色,只有西北楞的果皮颜色偏红色。

从果实大小来看,北安果实横径、纵径和侧径均最大,分别为26.29mm、26.11mm和23.42mm;其次为北安产山杏,再次为柴河和西北楞产山杏;最小的是建堂产山杏果实,横径比北安的小30.23%,纵径小30.23%,侧径小32.75%。从果核的数据比较来看,北安果核的纵径和横径最大,分别为17.73mm和15.36mm;通过对不同产地山杏果核的纵横比计算得知(表2),北安、西北楞和江山娇山杏果核纵横比大于1.15,果核呈椭圆形,而建堂果核纵横比为1.03,果核呈圆形。从果仁的数据分析来看,三径的大小差距不是很大。从单果重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最重的是北安产山杏,平均单果重达到9.62g;最小的建堂果重为3.04g,前者是后者的3倍。而平均果仁重二者相差仅0.09g,说明北安山杏的出仁率要明显低于建堂产山杏的出仁率。

表2 不同产地山杏果实性状

2.2不同地区山杏果实形态变异

2.2.1种内形态变异

从表3可以看出,山杏果实性状种内变异系数有所不同。不同产地种内,单果重和果核干重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67.86%和42.86%;变异系数在20%~40%之间的有4项指标,主要有果实横径、果实侧径、果核重和果仁重;而变异系数在20%以下有7项指标,主要为果实纵径、果核横径、果核纵径、果核侧径、果仁横径、果仁侧径和果仁纵径。其中,果仁纵径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0.23%。

表3 山杏种内果实形态性状变异

2.2.2不同地区果实形态差异显著性检验

通过对不同产地山杏果实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间,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果核侧径、单果核重和单果核干重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果核纵径和单果重差异呈显著水平;而果核横径、果仁横径、果仁纵径、果仁侧径和单果仁干重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表4)。

表4 不同地区果实形态性状差异显著性检验

3结论

对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山杏果实性状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山杏果实个体差异较大,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果核侧径、果核纵径和单果重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说明山杏在果实性状方面遗传多样性丰富。黑龙江省山杏资源丰富。广泛的遗传变异可以为山杏新品种的选育和品种改良提供丰富的遗传基础,并为优良个体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周以良,董世林.黑龙江省树木志[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卢振宇.山杏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方果树,1998 (4):28-29.

[3]鲁子瑜.山杏抗旱造林技术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8(3):45-52.

[4]马成亮.山杏的形态比较与资源的开发利用[J].昌潍师专学报,2000,19(5):45-46.

[5]李红莉.不同地区软枣猕猴桃果实性状评价[J].林业科技,38(5):33-35.

(责任编辑:潘启英)

Evaluation on Fruit Characters of Prunus sibirica in Southeas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LI Xue
(Mudanjiang Forestry Science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Mudanjiang 157009)

AbstractThrough the evaluation on the fruit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regions of P.sibirica showed that apricot fruit traits in genetic diversity were rich,apricot fruit shape vary in different region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ruit vertical diameter,fruit horizontal diameter,fruit side diameter,stone side diameter,fruit longitudinal diameter and single fruit weight.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single fruit weight was the larger,the nuts longitudinal diameter was the smallest.

Key wordsPrunus sibirica;Fruittraits;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S662.2,S6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499(2016)03-0037-03

作者简介:第1李雪(1978-),女,农业推广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经济林培育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11

猜你喜欢

山杏评价
山杏苗繁殖技术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山杏种子的冬藏处理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自然野生山杏与人工栽培山杏抗旱性对比
本溪地区山杏造林不同组成的生态特性研究
彰武县山杏良种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亲吻阳光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