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又一次站在风口之上的张江

2016-06-18李伟

华东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张江高新区综合性

文 李伟



又一次站在风口之上的张江

文李伟

从“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到“第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再到眼前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对外多多少少折射出了当今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动态,以及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于上海在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中心建设上的排兵布阵。

近日,发改委和科技部关于同意上海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消息被证实后,作为张江核心园区重要的上市开发主体,张江高科股票在当天的尾盘涨停,报收19.97元。从直观的数字上可以看出,此举是市场对于张江高科未来发展所持积极态度的体现。

纵观张江这几十年的发展之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线与试验田,其多次站在了风口之上,被一次次地赋予了新的使命与责任。从“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到“第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再到眼前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对外多多少少折射出了当今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动态以及“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于上海在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中心建设上的排兵布阵。

“双自联动”效果初显

2015年11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此举被看作是上海市政府对外所宣示的“双自联动”具体执行指南。

何为“双自联动”?从字面上来看,它是指“上海自贸区”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从地缘上来看,上海自贸区面积120.7平方公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积531平方公里,两大国家战略有约65平方公里的叠加区域。对于这部分叠加区域而言,上海市委常委、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方案》自公布以来,在国家和上海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10项试点事项在稳步推进,有些事项已经形成了阶段性成果。如加快推进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张江关检联合服务中心建设等均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背景:

2011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张江高新区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张江高新区面积531平方公里,22个分园,覆盖上海16个区县。2015年,张江高新区营业收入3.59万亿元,出口总额644亿美元,净利润2013亿元,实际上缴税额2432亿元。张江高新区共有企业50000家,国家级研发和创新创业服务机构355家,外资研发机构253家。此外,截至2014年底,张江高新区共有院士159人,中央千人计划人才586人。截至2015年10月,张江示范区总收入2.9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净利润1514.39亿元,同比增长5.8%;实缴税收1297.41亿元,同比增长7.4%。预计2015年全年总收入3.5万亿元,净利润1850亿元,税收1560亿元。

目前,张江高新区面积531平方公里,22个分园,覆盖上海16个区县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示,面向未来发展,我们要看清推动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哪里?随着要素驱动的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必须有新的动力不断补充,通过动力转换实现持续发展,新的动力就是创新驱动。

此外,从近半年以来的一些政策法规中可以发现,国家相关部门对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张江“双自联动”建设陆续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如2015年6月,公安部推出了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12条出入境政策措施”,其已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再如,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10项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举措”,共同助力“双自联动”和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其中“试点内外贸税收征管一体化”、“实施减免税政策‘清单制’”等试点措施在聚焦政府职能转变和改善治理能效之外将进一步激发出企业创新发展的原始活力。

“‘双自联动’可以理解为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联动,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体系与创新转型的联动。”沈晓明同时指出,“它不是简单的物理联动,而是要形成投资贸易便利与科技创新功能的深度叠加与有机融合,从而产生‘1+1远大于2’的化学反应。”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运而生

据记者了解,“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15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其目的是为解决上海在科技创新、研发能力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欠缺。上海想要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势必需要充足的后备能量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作为支持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重要引擎之一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终于在2016年从纸上走入了现实。

根据批复,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将会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重点工作:建立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推动设施建设与交叉前沿研究深度融合;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探索实施重大科技设施组织管理新体制。从去年12月发布的《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行动计划(2015-2020年)》中可以看到—以五年为界,循序推进张江空间优化调整、产业功能布局、科技人才培育等工作,抓住“一带一路”以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契机,逐步搭建出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框架。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需要前瞻、前沿的科技研发、应用与转化,中央在沪科研单位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示,面向未来发展,我们要看清推动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哪里。随着要素驱动的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必须有新的动力不断补充,通过动力转换实现持续发展,新的动力就是创新驱动。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突破口和载体。要在上海光源、蛋白质科学设施等重大项目基础上,积极争取新一批国家大科学设施、大科学计划落户上海;依托包括“国家队”、“地方队”、“海外队”在内的各类中外优秀科研机构,合力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要以应用为导向,使最新科技和前沿技术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不断渗入市场,推动产业发展,坚定不移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实施人才驱动战略,除了现有的“千人计划”之外,要继续求贤若渴地为各类人才在沪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张江作为改革创新的前沿与阵地,历经20多年的开发与建设,现如今该地区集聚了大批的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张江的创业人员达10万人、从业人员达32万人。而如何从最大程度上使其产生化学反应,激发出科技创新的巨大能量这对张江来说则是一个且行且思考的问题。其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更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

猜你喜欢

张江高新区综合性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基地简介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浅析张江科学城景观标准化的探索实践
Vπ张江孵化器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张江高新区普陀园科协成立
郑州高新区贾庄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