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现场

2016-06-18

东方艺术·大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家艺术

应空间“无定之形”群展探讨绘画语言的构建

3月12日,绘画群展“无定之形”在应空间开幕,与之前的项目式展览不同,这次展览由策展人戴卓群策划,呈现了九位艺术家(蔡泽滨、龚辰宇、贺勋、吉磊、史怡然、王兴杰、肖喆洛、郑田明、郑文昕)各自关于绘画的思考与创作实践以及他们对于绘画语言的构建。将形象和形式作为一个整体统辖的范畴来考察,则其间一切绘画实践活动,都无可避免地经由语言的实现以图重建崭新秩序,通过一种关于过程的实践,将个体思想、观念以及事物内在的规律显现出来。形象和形式成为语言的表征,绘画存在于语言之中。也只有在语言的建构中,事物原本被遮蔽、不可见乃至不可理解的东西显示出来。绘画通过语言将真实对象予以分析、分解,然后重新给予新结构、新内涵,这种没有确切意义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形而上学活动,使得绘画在与其客体以及时空之司产生新意。

异域之后——东南亚当代艺术

3月12日,索卡北京推出了开年首展“异域之后——东南亚当代艺术”,此次展览由孙艺玮策划,主要展出了17位分别来自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的东南亚艺术家的作品,呈现了一个东南亚异域地区的艺术状态。东南亚诸国的艺术是各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互相交融的产物,他们同样有受欧美艺术的影响,有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学习与发展,也有对各自民族文化的自觉注入。在经济全球化,互联网一体化,资源无限共享的最新时代,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在各自不同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已经对于艺术家本人国籍身份的区分度越来越不明显,看似越来越不分东西的视觉图像背后其实是异域之后的文化集合变形体。此展将持续至4月17日。

至爱之塑——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

“至爱之塑——王缶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于3月4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将呈现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和雕塑作品,为美院师生、为社会公众述说一段美术学院历史上的经典和佳话。

王缶乙、王合内夫妇是中央美术学院的著名教授,二人的人生和爱'王是中国美术界的一段佳话,两位先生身后无嗣,根据他们生前的意愿,全部生平遗物和作品捐赠给了中央美术学院,保存在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对于这些珍贵的作品和资料倍加珍重。经过近十年全面的整理,终于将几百件作品和几千件文献资料进行了分类、登记、拍照和修复,挖掘了大量的珍贵作品和史料。为了纪念王缶乙、王合内夫妇的艺术成就和至爱人生,基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藏品,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美术馆共同策划本次展览,并计划将二位先生的雕塑作品全部翻制铸铜,捐赠中国美术馆收藏,此项目已入选文化部“2015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曹庆晖教授和王伟副教授担当策展人,策展团队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将纷杂的文献和作品进行学术梳理,经过近一年时司的紧张筹备,才将展览成型。此次展览回师母校——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馆,展览将以全新的视觉设计和展示效果,补充更为丰富的文献、教学资料和雕塑作品,使学院师生和观众能够更为入的感受到浓浓的美院精神和美院传统。

“青衿计划(2016)”在正观美术馆开幕

2016年3月5日,由正观美术馆主办,关山月美术馆、天大云华美术馆协办,韶颂艺术基金赞助的“青衿计划(2016)”在正观美术馆、天大云华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80后”艺术家群体的创作观念和思想状态。展览由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馆馆员魏祥奇担纲策展人。

“青衿计划”作为一个征集项目,自从2015年11月份启动以来,组委会共收到涵盖水墨、油画、版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各个门类的报名资料,总数达到800余件。经过展览组委会分批整理和推荐人评选最终选出51位艺术家的170余件作品。

此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为:毕晓慧、蔡泽滨、陈子风、杜汇、杜雨青、付磊、高扬、高杨、侯子超、胡楠、霍广录、蒋昭昆、雷徕、李明、李天琦、李严、李振、刘聪、刘麟瑶、刘夏、刘章羿、卢琳、吕松、马文霆、孟韵、聂力、聂世伟、祁磊、任钊、任哲、商成祥、史成栋、舒兴华、孙岩、涂曦、王琳、王霖、王雪树、王云冲、魏久捷、温一沛、肖答牛、熊晓东、许宏翔、闫锡聪、颜秉卿、燕思雯、姚浩、姚朋、张英楠、郑宏祥(参展艺术家按字母顺序排名)。

此次展览在布展上也尤为用心,此次展览布局大致分为抽象与表现,中间穿插着雕塑,还有部分水墨作品,绘画性与图像性的区分,整个展览主要还是多种艺术面貌的呈现,可以分成表现和再现两种类型。策展人魏祥奇表示:“我们想讨论的就是80后青年艺术家他们这个群体在今天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不是一个总结,只是一个阶段的展示。”

“TA时代”第三回一中间地带

3月20日,《“TA时代”第三回-中间地带》在北京时代美术馆顺利开幕。展览邀请了OlgaGeorgievas、陈晓、陈子风、付豫、郭山杉、胡楠、黄黎、蒋同、金京华、金静任、金贤镐、雷磊、李雪莹、李姃润、里燕、林旭辉、刘芯涛、柳莹旭、卢琳、马宏杰、马晟哲、朴基兑、覃琨瑛、齐文清、任哲、沙丽娜、申相容、孙南南、孙江舒、田宝瑁、王宏州、王磊、王牧羽、王云冲、王琰迪、韦冬、魏久捷、吴健、吴霜、徐惊、许经文、杨欣嘉、杨艳茹、姚新会、伊瑞、乙蒙、于幸泽、赵露(按拼音先后排名)参与。

“TA时代”作为北京时代美术馆每年一届的公共话题性展览,自2014年起,已经举办三届。从关注女性视角到跨领域、跨边界的思考,再到今年以“中间地带”为主题的这样一个的文化思考层面,来关注当下的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状态,为当下艺术创造了一个自由活跃的互动性平台。本次《“TA时代”第三回-中间地带》特别邀请了多家机构共同发起,并得到了言几又、侯莹舞蹈剧场、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等机构的大力支持。自由、开放的视角和组织模式,多元的视觉与情感体验,呈现了当下青年艺术家、文化学者等“多样”的艺术语言。

此外,展览期司还将组织多场互动沙龙,跨越音乐、戏剧、视觉、舞蹈、文学、影像、行为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形态,使不同领域的艺术在这里碰撞。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4月17日。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双展及2016年度展览预告

3月17日下午,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举行了2016年全年展览的预告和说明,作为一家致力于推动当代水墨发展和研究的艺术机构,从今年的展览布局上看,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将延续以往的展览方向,与此同时,兼容其他材质之门类,以实现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在展览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三个展览或是两个展览同时开幕的局面还将持续,就在发布当天,蜂巢·生成“第十七回展览”刘国强“移动的图像”与群展“过于喧嚣的孤独:中国国当代艺术中的潜行者”同时开幕。

2016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总体的方向还是一如既往,继续以东方艺术的美学线索作为学术探讨的方向,在保持同等数量和质量展览的前提下,蜂巢将重点会推出几个重要的艺术家个展,在蜂巢看来,关注一些被艺术史、艺术市场所低估和轻慢的艺术家,可以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注入令人振奋的新鲜感。与此同时,在同步推出的两三个展览项目上,能从创作媒介、学术方向、研究角度、艺术家年龄,甚至市场销售等方面去考虑得更完善一些,形成比较有意思的展览组合。

展览名称“过于喧嚣的孤独”来自博胡米尔赫拉巴尔(Bohumil Hrabal,1914-1997)的同名小说,正如捷克这位既伟大又苦难的作家所说:“因为我有幸孤身独处,虽然我从来不独孤,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为我有点儿狂妄,是无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许就喜欢我这样的人。”确实,历史总是对喧嚣时代中那些孤独的沉思者和实践者青睐有加,而不是相反。

“移动的图像”是刘国强的首个个展,将集中呈现艺术家近几年来创作的录像、摄影以及绘画等作品,构建一个纯粹、理性、极简气质的视觉场域。图像是无辜的,始作俑者将它们置于意义世界的入口,偏离于惯常的审美目的,也不构成何种作者指定的隐喻,转而在图像意识的内容立义范式中寻找缝隙,将观者对图像的感知引向某些日常难以察觉的幽微之处,依凭观者而非作者的想象力去统摄它们。

“翼”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第二季在中间美术馆收官

3月5日,“翼——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第二季巡展”在中间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北京中间美术馆、中国雕塑学会、雅昌艺术网主办,南通中心美术馆协办,吴洪亮、唐尧共同策展。中国雕塑学会沙龙的青年艺术推介计划从2010的首展“构”到“翼”展览,已在7年间走遍了近半个中国,共举办展览31个,推介艺术家106人。

在展览开幕式上,吴洪亮感慨地说道,从一开始我们做的就是“小事”,但这件“小事”我们坚持了6年,今年共走过了13站。我们没有巨大的资金支撑、没有商业目标的基础上起步,甚至所出的画册只有巴掌大小,但是,在未来,我们一直会继续做下去。唐尧说,中国雕塑学会的这个项目因单纯的想法开始,作为专业的、全国性的雕塑权威学术机构希望为年轻的雕塑家提供一池创作的活水,展示的空司,给从事雕塑创作的年轻人一个坚持的理由。甚至期待因为这些年轻人的创作,给雕塑这一传统的艺术门类一个青春版的回应,一些新的可能。在场的雕塑界的前辈纷纷表达了雕塑领域能有朝一日被注入新鲜血液和生命力的夙愿,未来、革新、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此次展览取“翼”作名,意在传达他们希望这些青年艺术家可以飞起来、飞远去、甚好的想法。

幻境——当代艺术展

在文明的“幻境”中尽情释放自我的野性,而这个“幻境”背后呈现的或许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幻境——当代艺术展”带来的震撼心灵的体验。“幻境——当代艺术展”由释艺网主办、释艺艺术空间承办,于2016年3月12日在太原市北美N1文创园区开展。共展出王尊、申树斌、刘军、何红蓓、张文彬、栗子等六位艺术家的30余幅作品。

这六位艺术家均是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中的佼佼者,他们以不同的艺术风格刻画出多样的心灵世界。申树斌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阐释了他对未来人类在精神废墟上狂欢的想象。栗子的作品以神秘主义的多维性直面充满诗意的死亡与心灵的归宿。王尊以超验的禅与冥想释放被禁锢的灵魂。刘军采用波普现实主义的方式,解读人性的另一面,挖掘人性深处的秘密。何红蓓如梦如诗的画面背后,隐藏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张文彬则以灰冷色调解读人们内心的涌动和不安。

作品展现出的世界另一面,既是“幻境”,也是“真实”。在物质至上的时代里,每天都上演着荒诞的喜剧,人们的心灵因为物欲的膨胀而变得无比空洞。这个世界是真实的世界,也是魔幻的世界,“幻境”作品展,一览无余展现出浮华世界里人类的贪婪,发人深省。

非有非悟-申树斌艺术展

2月27日,由商长松策划的“非有非悟——申树斌艺术展”在万国艺术馆开幕。此展是艺术家申树斌2016艺术系列展览的首展,亦是万国艺术馆2016开年展。

熟悉艺术家申树斌的都会知道,他从“都市寓言”系列开始,逐步跨向今天的“虚境狂欢”系列。中间虽历经了几个艺术创作系列的过渡,但是,他的创作风格和思想观念始终都是贯穿在一条艺术观念的主线上。作为一位70后的艺术家,他的视野并不局限在自我的世界,反而在作品中透露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忧世意识,从某种角度讲,大大超出了他的阅历和年龄,及对当下这个社会的认识。在申树斌以白色调为主的绘画作品里,看似温馨的画面,充满“温度”的作品名称,然而更像是绵里藏针,可以将人温柔的“刺痛”,而这就是申树斌艺术创作的一大特点。

万国艺术馆馆长商长松:“申树斌思考的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日趋被破坏、无度的开发和浪费,未来将如何?人类过度追求物质上奢华和彼此间争斗占有,我们在失去了精神的废墟上该如何生存?”其实,这种东方思考方式借用了西式的叙事,他的艺术虚拟和带有讽刺性的乌托邦构想,演示了当代青年艺术家申树斌大师般的巧妙。此展由万国财富主办,协办青年艺术+英才计划。

赵旭:星际边缘引力波的遐想

2月19日,艺·凯旋年后首展“赵旭:星际边缘引力波的遐想”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赵旭新作30余幅。同时本次展览也是与艺典中国合作的线上活动,所有线上拍卖及签名版画所得款项全部用于“赵旭艺术管理奖学金”项目。作为保利拍卖的掌门人,他似乎并不“安分”,闲暇之余总是希望自己回归到自己艺术家的身份。从拍卖场上的“赵董”到创作时的艺术家,他在用他对抽象绘画的热情,以狂放不羁的创作范式,开启了“星际世界”的遐想。事实上,早在1996年时就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个展。在展览开幕式上,赵旭谈到:“艺术家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90年代的时候,没有一个适合艺术家生存的环境,那时候做艺术家太苦了,所以我选择了做一份帮助艺术家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工作。但是我一直没有停止自己的绘画梦想,此次展出的作品都是我利用平常及周末休息的时候亲自画的。”这种对于艺术的执着精神还是直接学习和敬佩的。“一个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态度,好比科学家通过缜密的研究与科学的运算来探索宇宙奥秘,我非常幸运地能够选择用绘画这种方式来展现我对浩瀚星河的体验与理解。”在赵旭看来,画面里那些翻滚的热浪、辐射粒子和星云,其实是对今天重新看到自身精神内部与外部宇宙之间相互连接的一种隐喻。

何多苓:雪雁

3月5日,“何多苓:雪雁”展在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开幕,此次展览是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年后推出的首个个展。此次展览与泓盛空间共同合办。4月23日,何多苓个展将移步上海泓盛空间。此批作品是何多苓有感于保罗加利科同名小说而绘制。作品形象的细腻感人、构图的独特新颖,以及意涵的丰富产生了强烈的动人效果,具有高度抒情的视觉力量。

《柒舍雅集2011-2015》新书发布会在玄如艺术举办

3月17日,值“柒舍”成立5周年之际,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CCAD)推出了《柒舍雅集2011-2015》新书发布会。本书由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赵力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通过对柒舍雅集自成立以来的创作、展览及相关活动进行梳理,全面呈现了“柒舍”自成立5年以来的探索历程和艺术态度。

“柒舍雅集”是由从事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的青年艺术家发起成立的70后当代水墨艺术家自由群体,成员包括:杜小同、秦修平、谭军、杭春晖、徐加存、王煜、刘琦、孙浩八人,所以又有了“柒舍八人”的别称。

本书共包含五个部分,十余万文字,收录图片两百余张,是迄今为止对“柒舍”最为全面的记录,汇集了“柒舍”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及与重要学者、师长等的学术交流。《柒舍雅集》不仅是一本值得收藏的画册,更是一本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献集,也为当下“70后”水墨艺术家群体的艺术创作和探索留下阶段性的视觉证据。杭春晖作为柒舍的成员之一亦作为此书的设计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希望这本书是一个有温度有质感的文献集。整本书通过简洁大方的装帧设计确实让这本书变得有温度也有质感。尤其是对于这八位从始至终参与整个过程的艺术家而言,在场本身就具有温度。

单农艺术支持项目:何汶·作品展

3月10日,单农艺术支持项目:何汶玦作品展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单农品牌服装店内开幕。此次展览是既201 5年在白盒子艺术馆“何汶玦:权力情欲死亡”个展之后的又一个展。此次展览主要展出艺术家2013-2015年之司创作的数件雕塑、装置和油画作品。

黄金和瓷是何汶玦善用的材料,本次展览的雕塑和装置作品的选材依然如故,所包含的黄金、青铜和瓷对艺术家来说,皆是或者曾经是身份、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在这里易碎的瓷和玉与稳固的青铜及黄金形成的反差感、矛盾感,是何汶玦所着重追求的,他将这种矛盾和反差视为人类社会变革的推动力。艺术家利用这些材质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社会、世界的理解方式,以及他对于眼下社会现实的矛盾态度和多重的自我。

相对于其以往展览中展现的关于权力、情欲和死亡这一类主题的作品,本次展览中何汶玦建立了一个新的内在联系,他将过去绘画作品中的叙事性和伤感情结代入了这次展览的作品中,抽象的绘画《水》和陶瓷装置《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蝴蝶代表着流动与漂浮,它们的灵动同其他青铜和黄金作品的沉重和压抑相斥,如同欲望都市中权力的游戏背后那些伤感和别离的情绪。那些爱、伤感、权力、欲望、虚无和孤独,永远在逝去,永远变幻莫测,永远来不及凭吊

行走的墨线——顾小平作品(2013-2016)

3月12日,由冯博一策划的“行走的墨线——顾小平作品(2013-2016)”展览在北京798艺术区白盒子艺术馆举行。从南京到北京,顾小平已经在北京栖居与创作五年的时司,而此次展览则是顾小平在北京期间创作的12幅代表作品。“行走的墨线”顾名思义,顾小平比较擅长用墨线创作,只是他的墨线已经不再局限于惯常的毛笔,而是采用了中国传统木器制作的墨斗工具。他严格按照标准和精确的劳作方法,富有规则地在宣纸、布面等媒材上,重复第勒出一条条均衡的墨线,并朝着纵向或横向无限延伸,没有边际,构成了一幅幅疏密相司或积叠至黑的“墨线”图像。这种不厌其烦的用手工劳作的机械般重复的过程与视觉的复数性效果,形成了似与不似的互为图像,同时转化到艺术的行为之中。具有一种个人对现实生存与实在属性的感触,对绘画艺术本身的挑战、颠覆与消解,以及他日常“修行”的尝试。从而,在他周而复始创作的无聊感之中,体现出各种不失幽默的荒诞想象。显示了顾小平的冷静、理性、固执的特质,以及他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复制性、标准化的反思与表达,留下了他在形而上游走的心理踪迹。

“汪一舟个案异置延伸——当代艺术的另一种可能性”研讨会在今日美术馆

2016年03月05日下午2时至4时,“汪一舟个案异置延伸——当代艺术的另一种可能性”主题研讨会于今日美术馆5层会议室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由著名国际策展人黄笃先生作为学术主持,由今日美术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知名当代艺术家,教授谭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王端廷;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美学理论家刘悦笛;艺术国际主编,策展人,评论家吴鸿;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美术史系教授邵亦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艺术史论系教授张敢;并且还有从台湾远道而来的当代诗人,画家,台湾师范大学教授罗青;以及今天议会的主角当代艺术家汪一舟等,参加了研讨会。与会嘉宾从各自不同经验与角度出发,结合汪一舟今年1月30日在今日美术馆的个展“异置”,深入讨论了“当代艺术的另外一种可能”、“传统媒介的当代性”等概念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所延伸出的话题。

Hadrien de Montferrand现代大师绘画展

3月12日,Hadrien de Montferrand画廊与Claude Bernard画廊联合推出欧洲杰出大师的纸上作品展,这五位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上半叶艺术革命先驱的大师是:皮埃尔·博纳尔,巴尔蒂斯,阿尔贝托·贾科梅蒂,胡安·格里斯以及亨利·马蒂斯。在这其中,每一位大师都对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而此次展览更是他们这些纸上作品原作(习作草稿、速写和素描作品等)在中国的首次曝光。通过展览,观众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艺术家们的创作历程,理解其彼此司的相互影响与促进,更能观赏到他们为当代艺术所留下的珍贵遗产。本次展览带观众回溯了一个时代,回顾了西方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流派、艺术家在实现艺术革命过程中的每一个决定性步伐及由他们引起的二十世纪艺术创作的新风潮。当代艺术进入中国生根发展已有三十五年,东西方的艺术交流和对话仍在推进,选择这个节点推出此次现代大师绘画展正当其时。

抽象与几何·苏艺、唐明伟双个展

3月12日,由赵力策划地“抽象与几何·苏艺、唐明伟双个展”在亚洲艺术中心(北京)开幕,此次展览主要展出两位艺术家近作作品。苏艺的擅长在平面空间中寻求纯视觉上的平衡美感。这种美感的冷静使其作品以触及心灵深处的感动把无序、无机、无意义的颜色材料打点梳理成为可辨、可识、可觉具有温度的冷峻图像,并令其刻意不失自由。尽管她的硬边风格和极简主义态度使画面的视觉性质更趋冷峻和机械,但在她细腻的表述层次下,以及对色彩有效运用下,作品所呈现的是在沉思背后的那种更具魅力的灵动感和自觉的视觉美学。

唐明伟认为创作就是“游戏”或是“表演”,并在自我设定的“规则”中肆意表达,而规则便是通过无数密密麻麻的横竖线条形成一种界定的形式,那横竖线就像无数的坐标。在这样一种界定中,几何线条得以清晰明确稳定的存在,然后有了折断、压迫、构建、互相抬高、空间错乱等一系列的动作。唐明伟的“理性自觉”,由最初的感性出发,到一种高度自觉的理性,最终可能还会回到用理性表达感性。以真正的理性自觉、艺术直觉的嵌入方式,将个人的情感表现力隐藏在看似机械的几何构图中。

佚名

3月12日,展览“佚名”于今格艺术中心开幕。“佚名”本义为隐逸之人也可理解为散失之人,无论是哪一种解读,“佚名”作为一种态度在现下的艺术生态中值得鼓励。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社会中,以成功学为目的的艺术家和艺术创作不在少数。中国当代艺术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变革,在此的契机下,我们尝试隐逸主题、去文本阐释,让作品以外的所有因素主动散失,还观者以本能的感知体验,回归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与观看,是这次展览主要探索的方向。参展艺术家有:卞青、陈春木、陈恒、陈或君、董大为、孔德林、李飒、刘传宏、卢征远、饶凌华、孙文、王梵僧、王海川、王宁德、杨述、周轶伦(按姓氏先后排序)。其中部分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中的老面孔了,无论中国当代艺术是被冷落或处于地下状态,还是在大家热议市场追逐之时,他们始终在延续着自己认定的艺术方向,探索着艺术语言及艺术活动之于当下社会的可能性尝试。让我们以“佚名”的心态直面当代中国艺术的创作和展览现场,用艺术的方式激发更多的社会活力,重新认知当代中国艺术多元、自主、自信的新兴艺术势力。

平行,在食色之间竞走——方太生活家体验馆跨界艺术展

2月26日,方太生活家北京体验馆与盈艺术中心一起,邀请多位艺术家,打通平行世界的“虫洞”,自由穿梭于高品质生活体验与艺术世界的精神自由之司。本次“平行——方太生活家北京体验馆跨界艺术展”由盈艺术中心承办,顾耀峰担任策展人。置身于充满家味道的美食体验空间,艺术家展出作品的同时亲自制作别具特色的私房美食,将为大家呈现前所未有的食色体验。美食宴饮之司,解衣磅礴,作为艺术源泉之酒神精神得以最大呈现。

艺术影响心境、生活也影响心境,它们就像A字型,都共同作用于人的心态(A字的顶端)。不妨说,艺术和生活间,并不是相交的,而是平行。只是在有些时候,艺术的频率和生活的频率恰好发生共振,形成和鸣。作为展览名称的“平行”,正是试图再现艺术和生活之司的此种关系。

艺术并不是点缀品,而是作为另外一个平行的场,与方太体验馆的生活场形成共振。人的生存质量的完美由两条腿互相支撑互相前行,一是生活本身的品质;一是思维(美学)的开阔,而艺术,是让思维(美学)开阔的一种很奇妙的方式。

“通天达地,圣珠祈福”在红廷别墅拉开帷幕

3月19日,由可佳艺术主办,红廷别墅协办,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玉器研究部指导的“通天达地,圣珠祈福”活动在望京红廷别墅拉开帷幕。贵州可佳艺术品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萍萍女士,红廷别墅北京森润地产常务副总经理杜宏志先生,中国书画艺术大师冯锦屏先生,正大地产集团董事长腾维方先生等莅临现场。王文浩老师携新作《玉海拾珠》为大家带来天珠文化讲解。王文浩老师指出:天珠,是青藏高原地区独特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敬天爱人,源于对天的敬仰,天珠之名,寓意天神洒落人间的珠子。古老天珠,殊胜难求,其浓郁神秘的藏传文化背景与其神秘、不可抵御的磁场,使其价值远高于一般古珠。天珠种类多样:有虎牙天珠、天地天珠等;又或者以“眼”之多寡,分为两眼、三眼、七眼等等种类。然而天珠并不以品类论优劣,而在于是否与佩戴者有缘。当天展示的天珠珠串,由各种殊胜天珠辅以珍贵的绿松石、红玛瑙、紫水晶等物搭配而成,或寓意圆满,或寓意富足,或调和五行,或善意加持,等等不一而足。除了天珠秀展,可佳艺术当天也为大家呈上东珠珠宝佩饰秀,一粒粒古代贝蚌的精灵,在现代珠宝设计大师的设计下,萦绕在佳人项背、跳动在柔荑腕司,演绎出的华彩乐章。

EGG画廊展现“四元色——晕色之美”

3月6日,EGG画廊推出绘画群展“四元色——晕色之美”,参展艺术家有桑火尧、王爱君、田卫、于洋,展览呈现出四位艺术家对虚色美学的个体想象与诗意描绘。此次展览由知名策展人夏可君策展,展期将持续至4月10日。

桑火尧以绢块叠加形成的透明绢色,既有空灵秀丽之美,还有着抽象空间的套叠,并且还接纳现代性的残缺感,让玉质感与青绿浅绛之色重新获得了现代的灵晕之美。王爱君以新的没骨画法重新激活了空白的灵晕,让巨大的空白在天地之间回响在色彩的细微过渡起伏之中,看似油画与水彩,实际上是水色的微妙之美,也让我们面对意外巨大事件的来临时有着内心的平坦与安然。田卫则以其佛教修行的内观,让一道玄白的光线主宰画面,引导着层层涌动的色彩,看似单色,实际上隐含无数细微的色层变化,面对纷纭的现实,以内观之色调节我们的心绪。而于洋以其色条的颜色组合,让我们看到了抽象与极简的美感,色条以黑白和浅绛为基调,赋予其排列组合的韵调变化,在镂空套叠中还有着平面深度的重新塑造。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艺术家艺术
当代艺术看得懂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