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怪杰”萨蒂的钢琴作品创作历程

2016-06-17吴文静

音乐爱好者 2016年6期
关键词:萨蒂印象主义十字架

吴文静

法国作曲家埃里克·萨蒂(Erik Satie),人称“怪杰”。从作品数量上来看,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从作品形式上来说,他的作品涉猎器乐、声乐、管弦乐、戏剧音乐等多种体裁;从创作风格上来说,虽然他的早期作品中对印象主义音乐风格起着先声作用,但是他并没有停留在此风格上。他的风格灵活多变,无法归纳在任何一种流派中。他的“古怪”创作思维对印象主义、新古典主义和十二音序列等诸多新音乐流派起到了一定的奠基作用。

埃里克·萨蒂与德彪西是同时代人,他们还是好友。虽然早在1887年,萨蒂的作品中就出现了印象主义的风格,但他认为印象主义并不能代表未来音乐的发展,法国音乐应该朴实、简单、明朗。他的这种思想影响了法国整整一代的作曲家们,并给予法国“六人团”以极大的影响。“六人团”非常欣赏萨蒂的作品及风格,并以此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音乐新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Naxos发行的埃里克·萨蒂的钢琴作品专辑共有四张,本期附赠唱片是四张专辑中的第一张(第一卷),共收录了萨蒂的十多首钢琴作品,贯穿了他创作的初期、中期与晚期。这些作品可分为六组,按照创作时间的顺序分别是:第一组《尖拱》(1886年),第二组《萨拉班德舞曲》(1887年),第三组“玫瑰与十字架”系列(1891年),第四组《英雄天门前奏曲》(1894年),第五组“沉思曲”系列(1910年),第六组“夜曲”系列(1919年)。

埃里克·萨蒂早期的作品带有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先声。《尖拱》(Ogives)创作于1886年,其创作思维来源于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特别是巴黎圣母院。四个乐章的主题乐思都带有中世纪风格的简洁旋律,和声采用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的交替,用几乎是一拍一音的节奏来表达庄严的宗教风格。值得注意的是,《尖拱》是萨蒂创作的第一部没有小节线的作品,在结构上采用模糊的创作手法,这为其接下来的创作风格埋下了伏笔。

《萨拉班德舞曲》创作于1887年,共有三首乐曲。萨拉班德源自于西班牙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起初用于葬礼仪式,所以在风格上较为庄重严肃。在这部《萨拉班德舞曲》中,作曲家大胆地创新了新元素。在和声上,大量运用七和弦、九和弦以及平行五度的和声进行;在结构上,模糊不清,无明显的段落界限。三首萨拉班德舞曲虽然在创作技法上并不复杂,但是在简洁的旋律、打破传统三和弦的和声、模糊的结构等创新笔法,既摆脱了当时法国作曲家对传统音乐的影响,又为印象主义音乐起到了开拓作用。

在1890至1894年期间,埃里克·萨蒂的创作与其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1890年,萨蒂因躲避债主移居到蒙马特高地,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玫瑰与十字架”教派的领导者约瑟芬·佩拉当,并受其影响加入了该教派。“玫瑰与十字架”教派1484年由德国人洛桑库鲁斯(Christian Rosenkreuz)创建。作为“玫瑰与十字架”教派的正式作曲家,萨蒂可以在佩拉当给他提供的场所自由地做实验,后者在举办展览时也将萨蒂的作品公之于众。在佩拉当的鼓励与支持下,萨蒂创作作品多达十五部,本张唱片收录了两部:一部是《玫瑰与十字架的第一思考》(Première pensée rose + croix),创作于1891年;另一部是《来自玫瑰与十字架的钟声》(Sonneries de la rose + croix),包含三首乐曲,分别是《命令咏叹调》(Air de lordre)、《真主的咏叹调》(Air de grand ma?tre)、《修道院院长的咏叹调》(Air du grand prieur),创作于1892年。

在创作手法上,《玫瑰与十字架的第一思考》仅用了三种和弦,即小三和弦、大三和弦及增三和弦。在音响色彩上,从柔和暗淡的小三和弦到明亮的大三和弦再到不协和的增三和弦,紧张的音响效果逐渐增强。简洁的旋律线、清晰的节奏及和声的运用,体现了萨蒂对宗教派别神秘感的崇拜与敬仰。

《英雄天门前奏曲》(Prélude de la porte héro?que du ciel)创作于1894年,它是萨蒂为自己而作的一部钢琴作品。该作品也没有小节线,从音响上不难听出,它采用短小的动机组成并发展动机,表现出萨蒂精致简约的创作技法。

在埃里克·萨蒂的晚期创作中,他又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新古典主义。本期唱片中与“沉思曲”相关的乐曲共有三部。第一部是《关于童年的沉思》(Rêverie de lenfance de Pantagruel),第二部是《不幸的沉思》(Rêverie du Pauvre),最后一部是《两首夜间沉思曲》(Deux rêveries nocturnes),其中第一首没有小节线标记。

萨蒂在晚期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组作品“夜曲”完成于1919年,实际上共包含六首乐曲,但是第六曲未完成。虽然这是一部不完整的作品,但是从前五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萨蒂并没有沿袭浪漫主义时期夜曲柔美的浪漫情怀,而是采用了简洁、凝练的音乐色彩。这部作品也体现了萨蒂对新古典主义音乐的萌芽起到的一定作用。

萨蒂之所以被称为“怪杰”,我想是因为他生活在世纪之交的年代里,其叛逆不羁的性格让他的音乐创作无法归纳入任何一种音乐流派中;他大胆使用创新元素,打破传统音乐的构造,为印象主义、新古典主义等新音乐开拓了先声;他还为作品起了各种奇怪的名字。与同时代的作曲家相比,萨蒂并没有太大的名气,甚至很少被提及,但不可否认,他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法国新音乐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猜你喜欢

萨蒂印象主义十字架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红色的激情——萨蒂·泽赫作品欣赏
浅谈埃里克·萨蒂人生经历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
加泰前部长在英国自首
浅谈许幸之《印象派就是印象主义》
人生十字架
最好的礼物——印象主义大师
十字架
错位治疗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