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轻还是相惜,这是个问题

2016-06-17扶楠

中国德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山涛纳兰性贞观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一种普遍存在于人际的现象不寒而栗:同行是冤家。

具体到文人这里,就化为了另外一句话——

当年,曹丕凭借犀利的思考和简练的语言,在流传至今依然是文学批评史上经典作品的《典论·论文》中写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1

在文人相轻的大氛围中,在建安七子依然延续了前辈弊病的环境中,一声驴叫划破天际。

政治的曹丕经常为后人诟病,说他心眼小,记仇,不善待弟弟,挤兑忠良,等等。

然而,文学的曹丕却是个可人。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病逝。他的葬礼不可谓不隆重,当时身为魏王世子的曹丕,亲自率领众文士为他送葬。

想起好友平生的爱好,曹丕对大家说:“仲宣(王粲的字)平日最喜欢听驴叫,我们每人学一声来为他送行吧!”

话毕,一片驴叫之声响起。

如果有幸穿越到现场,耳闻目睹这一场景,你是为场面之滑稽而捧腹大笑,还是为他们洒脱而深厚的友谊而点头称许?

2

同为“竹林七贤”中人的嵇康和山涛是好朋友。

山涛在由选曹郎(吏部郎,主管官吏的选授)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时,想要推荐嵇康做他原来的职位。换句话说,他升官了,便提携好友一起做官。

一般人会回复山涛一句“感谢”,而非一般人的嵇康则回复给山涛一封“绝交信”。

《与山巨源绝交书》(巨源是山涛的字)是千古名篇,信里说:“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这无异于在说山涛是个圆通善变的人,要拉自己入坑,让他也染上官场的腥气……

就是这样一封信,让他们两人同时在历史上深深刻下了自己的大名,只不过一个清高,一个世俗;一个遗世而独立,一个随波而逐流。

但故事没有结束。

就在嵇康得罪司马家族而获罪,将要被杀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子女托付给了山涛,并对只有十岁上下的儿子嵇绍说:“巨源在,汝不孤矣。”有山涛伯伯在,你不会成为孤儿的。

没错,尽管声称“绝交”,嵇康仍然相信山涛的为人,相信他的气度(这也是山涛自己打趣说唯一能胜过嵇康和阮籍的优点);而山涛也没有辜负好友的这番信任,他对待嵇绍就像对待自己儿子一样,后来嵇绍长大,也是山涛推荐他做的官。

所以,在读《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时候,先收起对文中那个山涛的鄙视,因为你有可能误会了一个真正堪称朋友的人。

3

用今天的话讲,刘禹锡算是个个性诗人。

唐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作为唐朝历史上一次重要改革“永贞革新”失败的牺牲品,“二王八司马”被贬出了长安。刘禹锡就是“八司马”之一,同期被贬的还有他的好友柳宗元。

十年后,他们终于得到皇帝的召唤,回到了长安。而在十年中积压的郁闷之情、不甘之心,在回来两年之后的某一天爆发了。

玄都观中,面对怒放的桃花,刘禹锡写下了一首诗名很长而又很有名的诗,《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中嘲讽的意味实在太过明显,隔着千年,隔着纸面,一腔愤慨仍旧压抑不住地喷薄而出。

自然而然,刘禹锡这首诗触怒了皇帝,但幸好那时尚未有文字狱,于是刘禹锡的结果就是再次被贬,并且,比上次贬得还要远。

这可愁坏了柳宗元。

柳宗元知道,刘禹锡家有八十岁老母,不忍心看他去那么偏远的地方,于是向皇帝恳求,希望用自己的去处柳州和刘禹锡将要去的播州交换,这就是有名的“以播易柳”的故事。

柳宗元的真诚打动了皇帝,他把刘禹锡改贬到了他之前去的地方——连州。

于是,刘禹锡和柳宗元这对好朋友便一起上路了。他们结伴南行,一路上诗酒相酬,直到衡阳,两人不得不分别,各奔前程。多情自古伤离别,两位诗人互相唱和了一共六首诗之后,才依依惜别。

五年后,刘禹锡的母亲病逝,他扶着灵柩北上,准备安葬老家。

他再一次经过衡阳,那个和好友柳宗元分别的地方。这一次,他见不到好友的音容笑貌,听不到好友治理柳州的消息,得到的却是一个噩耗:柳宗元已经故去了。

晴天一声霹雳!

刘禹锡立刻停下自己的脚步,转而为柳宗元料理后事,因为他也清楚好友的家境:柳宗元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他只有两个妹妹,此刻不可能前来理丧,而柳宗元身后还有四个孩子无人照料。

刘禹锡悲痛万分地写了一首《重至衡阳伤柳仪曹》,还有两篇《祭柳员外文》。但文字只能寄托哀思,刘禹锡更把对好友的思念与友谊化在了行动之中——正是刘禹锡,为柳宗元整理了遗稿,并编纂成集,向世人介绍好友的生平与成就。此外,刘禹锡还收养了柳宗元的一个儿子柳周六。

尽管遭受了许多磨难与挫折,刘禹锡的傲骨却并没有被二十年的光阴消磨殆尽。太和二年(公元828年),刘禹锡回到长安,再次游览了玄都观,并写下《再游玄都观》,嘲笑当年的“种桃道士归何处”,而今“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一次,刘禹锡平安度过,没有人再跟他计较这不是文字狱的文字狱,想必他的好友柳宗元泉下有知,也可以把心放下了。

4

宋代大文豪苏轼一生中有许多朋友,在堪称挚友的名单上也有一长串。

我们很难知道“唐宋八大家”中的“另类”王安石在这份名单上的确切位置,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位别样意义的朋友在苏轼的心中的确占有一席之地。

他们生来就是“敌人”,因为他们的初次交锋就因为北宋的新旧党争而添加了对立的色彩。此后,两人明里暗里一直在斗,即使在纯文学领域,两人依然是对手。

王安石曾作《字说》,用字形来解释字意。比如“坡”是土之皮,“笃”是以竹鞭马。聪明的苏轼立刻反驳:“难道‘滑是水之滑,‘笑是以竹鞭犬?”王安石则解释说:“‘鲵是鱼子,驷是四马,蚕是天虫,可见古人造字是有一定来由的。”苏轼便问他:“鸠是九鸟,你知道这里有什么典故么?”王安石认真请教,苏轼则说:“《诗经》中有句‘鸣鸠在桑,其子七兮,所以七只小鸟加上它们的父母,就成了‘九鸟。”

这样的斗嘴并不都是苏轼取胜,比如有一年他看到王安石写菊花诗,想当然地以为菊花只会枯萎而死而不会凋落花瓣,所以王安石“吹落黄花满地金”是胡写。但是最后苏轼发现是自己见识短浅,没见过“菊花残满地伤”的场景。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一颗名叫“友情”的种子,终究挡不住两位大家身上发出的光芒,在他们二人相斗中生长发芽了。

当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满朝新党大臣攻击,连他自己都怀疑会有性命之虞时,作为他曾经理所当然的政敌,王安石却反对杀苏轼,已经身居江宁的他在关键时刻上书宋神宗,说了一句关键的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移汝州,途经江宁,专程去拜访王安石。早已下野多年的王安石,披上蓑衣戴上斗笠,骑着一头瘦驴,赶去渡口与他会合。苏轼也衣着随便,冠巾不戴,潇洒地从船舱中走出来,向老对手深深作了一揖:“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牵着驴子的那人则笑着回答道:“礼岂为我辈设哉!”

在江宁,他们就像多年好友一样,互相唱和,谈诗论文,一连数日。

这时的两人,渡尽劫波,他们之间曾经的恩怨,也许已经在渡口相逢时的一笑中泯然消散了,余下的只有文学大家之间的惺惺相惜。

5

纳兰性德,清康熙重臣明珠之子,名副其实的官二代,高富帅。

然而,纳兰性德本人是个有追求的高富帅,他的追求体现在那一套《纳兰词》当中。

和纳兰性德一对照,一介寒儒顾贞观(号梁汾)就显得有些人生失意了。但他也是有追求的人,他的追求体现在那一套《弹指词》当中。

本来,站在两端的人,正常情况下很少能有机会相遇。但明珠听说了顾贞观的才名,邀请他为自己的儿子授课,由此两人结为好友。

纳兰性德对顾贞观相见恨晚,初见之时便题了一首《金缕曲》:“德也狂生耳……”

之所以用《金缕曲》这个词牌,是因为顾贞观给他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他的好友吴兆骞因别案牵连蒙受不白之冤而流放戍边,远在苦寒之地的他给顾贞观寄来一首诗,描述自己的惨状,以及对友人的怀念。顾贞观看到之后心情十分悲伤,便为吴兆骞作了两首《金缕曲》词,对好友的同情感怀、劝慰叮咛,每一字都仿佛从肺腑中流出一般。

顾贞观的词作和对友人的真诚感动了纳兰性德。当下,他便去向自己的父亲求助,希望为好友的好友平反冤案。他向顾贞观承诺,五年之内一定会让吴兆骞从绝境生还。

五年之后,吴兆骞果然回到了京城。他知道自己得以归来,受益于明珠父子的全力相助,因此他带着满腔感激之情到纳兰府上拜谢。在明珠书房的墙壁上,吴兆骞看到一行字“顾梁汾为吴汉槎屈膝处”,不由得潸然泪下。这时,他才知道为了营救自己,顾贞观耗费了怎样的心血,付出了怎样的辛苦。

6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没错,这样的故事很多。但同时,我们还看到了很多惺惺相惜的故事。

在项羽乌江自刎、安葬鲁城的时候,刘邦为之哭祭,表现了帝王的胸怀;在管仲因射中带钩而得罪小白的时候,鲍叔牙却竭力劝说齐桓公重用他为相,表现了名臣的风度;羊祜临终前力荐杜预,表现了名将的器量;高渐离为了荆轲刺秦成功不惜自杀,表现了侠士的肝胆……

其实,文人哪一点又比他们差了?

颜延之与陶渊明为挚交,在陶去世之后为他私谥“靖节”;李白杜甫相交,离别之后杜甫一再作“梦李白”为主题的诗歌来怀念朋友;元稹和白居易哪怕远在天边,也唱和不停、思念不断;才与陈亮分别的辛弃疾为了赶上好友,冒着大雪赶了一天的路,最后不得不投宿荒村……

文人之间,亦可相惜。

至于是相轻还是相惜,并不取决于他们“文人”的身份,甚至不一定取决于“同行”这个概念。能够决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是个人的修养和胸怀。

【扶楠,自由撰稿人】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山涛纳兰性贞观
浅析唐太宗的文化人格
分析唐朝贞观之治的当代启示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竹林”大哥山涛的为官之道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唐贞观年间“罢大都督府”事考辨
“竹林大哥”山涛的为官之道
山涛:传说中的老大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