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净宋百存

2016-06-15茹丽

金秋 2016年11期
关键词:戏迷花脸秦腔

文茹丽

名净宋百存

文茹丽

宋百存,1948年生于陕西省蓝田县,1960年进入西安易俗社第15期专科班。他受教于秦腔花脸名家李可易先生,以擅演大花脸和二花脸见长,是秦腔艺术中少有的文武俱全的演员。他曾先后在《铡美案》《黑叮本》《黑虎坐台》《五台会兄》《打銮驾》《斩单童》《火焰驹》《大回荆州》等60多出戏中扮演角色,其众多精彩唱段被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收录和播放,受到戏迷们的欢迎和同行的肯定。

宋百存进入西安易俗社时年仅11岁,文化底子薄,平时不爱言谈,脾气坦荡直率,甚至有些执拗。刚进社时,因家穷个子小,个别老师看不起他,不给他排戏,但他不气馁:“你不给我排戏我就自己练”,硬是在摸爬滚打中蹚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最终成为第15期学员中的佼佼者之一。

他平时吸收前辈们的演唱特点,学习他们刻画人物的方法,并向同辈花脸请教,无论主角和配角,他都会认真去演。他曾说:“台下哪怕只有一个观众,我也会全力以赴。如果今天不认真演出,不是对不起观众,而是对不起自己”。他着意追求人物造型的工架性、主体感与雕塑美,在发音与行腔方面,结合本身嗓音条件,除大量运用龙虎音、炸音、犟音之外,在喷口、吐字、尖团、收声、归韵等技艺处理上,尽量做到全面继承和有效发挥,彰显了秦腔花脸的阳刚之气、雄壮之美与豪放之魂,形成了“吼而不怒、声大而不炸”的唱腔特色。

1980年,他以演出《铡美案》中的包公而一炮走红,1995年获得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了春节戏曲晚会的演出,成为走上央视戏曲春晚的秦腔第一人。1996年1月18日,“美国之音”向全世界播出了《打銮驾》,并称赞:“宋百存唱出了中国秦人的性格。”1998年12月,由宋百存主演的《铡美案》一剧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拍摄收藏。1999年4月《斩单童》一剧被中央电视台录入《国粹秦腔》。

宋百存爱戏成瘾,痴艺若迷,非常爱才惜才,从不怕别人超过自己。他除了手把手地教花脸演员温军海,还亲自带他演出,并把自己的戏一点一点地渗透给他,直到温军海把一本戏全部拿下来。温军海深有体会地说:“我不但要继承宋老师的艺术事业,为发展秦腔努力奋斗,还要牢记老师的话,‘要想做一名好演员,首先要做好一个人’。”在给学生排戏时,如果中午时间紧,他不是让学生请他吃饭,而是戏排完后,带学生们到他家中,亲自给学生们做饭,并让他们在家里洗澡、乘凉、休息。惠敏莉刚到易俗社时年龄小,她的父亲有些不放心,专程从黄陵来到西安,经过考察后认为宋百存可靠、善良、有责任心,就亲自将敏莉送到宋百存家中,让其帮忙照顾。后来惠敏莉荣获了“中国戏剧梅花奖”,还当了西安易俗社社长。

《大回荆州》这部戏,是一出唱念做打的文武兼备的戏,按照戏剧界的惯例,四五十岁的演员一般都不再去演剧中的张飞。2004年5月16日晚,多年患糖尿病的宋百存和易俗社演出一队的同志去王寺演出《大回荆州》一剧,已经56岁的他,在“芦花荡”的重头戏中,把张飞的威猛刚烈演释得十分火爆。戏罢脱去戏服,浑身大汗淋漓,因后台洗脸热水用完,就以凉水擦洗,不料热冷交替使人中风,迫使他离开了心爱的舞台。2013年1月17日,因病情恶化,宋百存的心脏停止了跳动。2013年元月31日,上海《东方早报》以《宋百存,著名秦腔花脸艺术家,于2013年1月17日在西安逝世,享年65岁》为题,用半个版面对宋百存进行了追忆。戏迷姚先生发来唁电说:“央视陕台多露面,美国之音播佳段。一代名伶垂艺史,三秦戏迷口碑传。公今驾鹤撒人寰,哀乐悲恸贯人天。愿君走好仙界路,九原之中超然眠。”宋百存的学生们说:“宋老师像太阳一样下山了,但你的精神在这个世界永远存在。”

猜你喜欢

戏迷花脸秦腔
我家的戏迷外公
花灯和花脸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有猫如弟
小戏迷登台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花脸一朵朵
丁洋澜??《小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