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规模养蚕户 促进蚕桑产业稳定

2016-06-15邵国庆

蚕桑通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淳安县蚕茧蚕业

邵国庆

(淳安县蚕桑管理总站,浙江杭州311700)



培育规模养蚕户促进蚕桑产业稳定

邵国庆

(淳安县蚕桑管理总站,浙江杭州311700)

蚕桑产业是淳安县农业产业中对外宣传的一张金名片。2000~2014年间,蚕桑给淳安县蚕农带来的经济收入达30个亿。同时桑树具有强大的生态效应,对千岛湖青山绿水的维护是其他农业产业难以替代的。

淳安县2014年有个22乡镇276个村1.44万户养蚕,桑园面积5133 hm2,其中投产桑园4753 hm2。全年发放蚕种98324张,生产蚕茧4192 t,蚕茧产值17857万元,蚕桑总产值21083万元。养蚕农户户均蚕桑收入1.46万元,全县年产茧500 kg以上的规模户有9995户,占总饲养户的71%,在民生改善和新农村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淳安县蚕茧总量位列浙江省第三,蚕茧统一收购量位列第一,蚕茧质量连续多年位全省之冠。该县蚕茧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1%,优质蚕茧却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是国家级优质蚕茧基地。但自2015年以来,蚕桑生产的规模下滑速度较快,蚕桑形势不容乐观,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培育养蚕大户,发展养蚕家庭农场,以推进整个蚕业生产规模化健康发展。

1 淳安蚕桑生产及养蚕户均规模的变化

表1 1999~2014年淳安县蚕桑生产基本情况调查表

表2 2003~2014年淳安县户均养蚕规模变化调查表

表3 2007~2014年淳安县养蚕规模户分布情况表

模减幅虽大,但年产茧500 kg以上的户占总养蚕户的比例变化不大。因此,如何培植和稳定养蚕大户是稳定蚕桑产业的当务之急。

2 培育规模养蚕户面临的问题

2.1养蚕劳动力日趋紧张

近年来,淳安县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严重制约了蚕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为培育养蚕大户带来更大的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桑园抛荒严重,全县现有桑园面积为5133 hm2,但实际用于养蚕的桑园只有近4000 hm2;二是留守劳动力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弱,养蚕技术水平难以提高,桑园管理水平下降;三是劳动力价格提高,蚕茧生产成本上升。

2.2养蚕基础设施相对不足

近年来淳安县由于拆违使许多原规模较大的养蚕农户的简易蚕室被拆除,现有的蚕室无法满足有一定规模养蚕户的需要。同时,一些具有省力、省时的用于桑园培管、养蚕等方面的设备,如中耕机、伐条机、六连片方格蔟等推广速度比较缓慢。

2.3桑园流转有待规范

受农民传统观念和短视利益观念的影响,在桑园有偿流转中,蚕农宁可荒芜也不愿意适价转让或要价过高,不利于桑园流转,影响现代蚕业示范农场的组建。

3 规模养蚕户的确定和培育建议

3.1规模养蚕户

所谓规模养蚕户,不仅包括养蚕大户,而且包括专业农场。

3.1.1现代蚕业示范专业农场

农场分综合性和单一性。综合性农场为既有桑田绿海观光、果桑采摘体验、蚕桑文化展览,又有优质茧生产、桑园套种综合经营、乡村休闲农家乐等多功能,建设规模以有标准桑园2 hm2以上、年产优质茧5 t以上为宜。单一性农场既可以是只种植桑树进行桑园管理以卖桑叶为主,也可以是只养小蚕以卖小蚕为主的“十天养蚕法”示范点,或是以专门饲养大蚕的专业农场。

3.1.2养蚕大户

养蚕大户是目前蚕桑生产稳定的主力军之一,以农村有技术、强劳力的农户为主,通过“合同蚕业”、“公司+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联合,经营2000~6670 m2桑园,年产蚕茧500 kg以上的养蚕农户。

3.2培育规模养蚕户的措施

政府出台政策积极支持闲置桑园有序流转。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劳动力短缺、蚕业生产水平低下蚕农的抛荒弃管桑园进行有偿流转,充分利用好现有桑园,并做好对衰退桑园的更新改造,确保优质桑园利用最大化。鼓励农户采取互换互利方式解决桑园零碎化问题,确保桑园集中化,降低生产成本。

3.3支持开展生产方式和农作模式创新

积极扶持养蚕大户、家庭农场、蚕业合作社,探索创新生产方式和农作模式,组建现代蚕业家庭农场,推进蚕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进程。鼓励和发展一批专业养蚕大户积极探索桑园套种套养模式,利用冬闲套种蔬菜,桑园套养家禽,走标准化栽桑、省力化饲养、工厂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新型蚕桑经营模式。

3.4加大对规模养蚕大户扶持力度

一是对年产茧量500 kg以上的养蚕户,当年给予100元/50 kg的奖励;对年产茧量1000 kg以上的养蚕户,当年给予120元/50 kg的奖励。二是进一步推进“十天养蚕法”示范点星级管理制度,扩大高星级点面。三是加大对养蚕大户省力机具的补助力度,如:机动喷雾器、补湿器、电动喷粉器、切桑机、长力臂桑枝剪等蚕业生产省力机具,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增加蚕农效益。

3.5依靠科技,提高规模化生产效益

3.5.1提高实用技术应用水平

对全县年产茧500 kg以上的户,每年集中进行生产技术系统培训,使其能熟练掌握现代蚕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加大推广桑蚕新品种力度,积极推广蚕沙无害化处理,六连片方格蔟营茧等实用技术。

3.5.2推行连续化养蚕

连续化养蚕,可帮助养蚕规模户最大限度地利用桑叶,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可解决养蚕规模户用工急增急减矛盾,均衡劳动用工,稳定用工人员;同时,可提高蚕室蚕具利用率,机械化应用程度,降低生产设施成本投入。

3.5.3进一步加强蚕桑技术服务工作

加强对养蚕规模户在蚕桑生产中产、供、销的全程服务,确保养蚕户生产的安全、有序、高效进行。在蚕茧收购上要切实贯彻优质高价,劣质低价的收购政策。

3.6强化养蚕安全保障,降低养蚕风险。

推广应用蚕沙无害化处理、大环境消毒、桑园统防统治、新蚕药推广、蚕病的预警机制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蚕病损失,稳定淳安蚕业。继续推行养蚕保险,解除蚕农后顾之忧,增强从事蚕桑生产信心。

猜你喜欢

淳安县蚕茧蚕业
咬破死亡的蚕茧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淳安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淳安县2014年晚中秋蚕大幅度减产原因的分析与思考